“賺錢可以,但不能不要臉。” 證監會這次算是把話挑明了。107名券商高管集體上課,核心就一個意思——別光顧着數錢,投資者的利益不是你的提款機!
券商這些年賺得盆滿缽滿,但投資者呢?虧得罵娘。IPO高價發行、研報吹票、內幕交易……套路玩得飛起,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現在證監會直接放話:“功能性和盈利性要平衡,政治性和人民性不能丟!” 翻譯成人話就是——賺錢可以,但不能吃相太難看!
這次培訓班的重點很明確:“端正經營理念”。說白了,就是讓券商別總想着怎麼從投資者口袋裡掏錢,而是先想想怎麼做好服務。畢竟,金融的本質是信用,不是套路。
看看A股這些年,多少散戶被“價值投資”忽悠進場,結果被機構當韭菜割?券商研報吹得天花亂墜,股價一上市就破發。投資者虧得底褲都不剩,券商卻賺得手軟。這種模式,能長久嗎?
證監會這次強調“公司治理”和“合規內控”,就是在敲打那些只顧短期利益、不管長期風險的機構。“強化功能,堅守主責”——別整天琢磨怎麼搞金融創新,先把最基本的投融資服務做好。
金融行業最怕什麼?信任崩塌。如果投資者覺得市場就是個賭場,券商就是莊家,那誰還敢玩?最後的結果就是流動性枯竭,市場變成一潭死水。到時候,券商賺的錢,夠賠嗎?
有人說,這次培訓只是走個過場。但別忘了,證監會最近的動作越來越硬核——罰款、立案、限制業務,哪一樣都不是鬧着玩的。如果券商還抱着“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心態,遲早要栽跟頭。
真正的“一流投行”該是什麼樣?不是看賺多少錢,而是看服務了多少實體經濟,保護了多少投資者利益。 華爾街投行再牛,2008年金融危機照樣被收拾。中國券商要是學那一套,結局只會更慘。
金融的本質是服務,不是收割。如果券商繼續把投資者當韭菜,那監管的鐮刀,遲早會落到自己頭上。
你覺得券商真的會聽證監會的話嗎?評論區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