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下午,貴州茅台在“2025年貴州轄區上市公司投資者集體接待日活動暨2024年度業績說明會”中,以一場持續104分鐘的線上交流,向市場和投資者釋放出管理層直面關切的誠意。
貴州茅台黨委副書記、董事、代總經理王莉率隊,就2024年度及2025年一季度生產經營情況、增長目標、產能與投放等,詳細解答了投資者提出的32個問題,原定80分鐘的交流最終延長至104分鐘。這場“超時”對話,不僅展現出茅台對投資者的真誠,更以不迴避“犀利”問題踐行“真善美”品牌理念,向各界展示出貴州茅台積極與投資者情感共連的企業形象。
不迴避“犀利”問題的超時答問
作為一家“明星”上市企業,貴州茅台的一舉一動備受關注。投資者與媒體迫切希望通過本次交流深入理解貴州茅台的戰略與動向,會議還未正式宣布開始,已有問題湧入交流平台。

貴州茅台顯然關注到投資者的需求,並以慎重與真誠的態度把握此次與投資者交流的機會。筆者注意到,根據時間安排,本次會議的交流環節由16點開始,17點40分結束。但貴州茅台實際與投資者的交流時間,一直延續到18點,最後一個回答內容發出後才宣告結束。可以說,會議時間並未限制住貴州茅台為投資者答疑解惑的意願。
儘管會議是以網絡文字互動方式進行,但王莉及貴州茅台黨委委員、副總經理、財務總監、董事會秘書蔣焰還是出現在會場。高管們直面投資者有關2024年財報數據、國際化戰略、代言人事件等疑問,更有投資者直接向王莉詢問與數據變動、產品市場變化有關的“犀利”問題。但高管們並未迴避問題,而是認真閱讀並作出詳盡的回答。
直至交流結束,貴州茅台在1小時40分鐘的時間裡一共回答了32個疑問,基本涵蓋了投資者重點關切,且在市場上有廣泛討論的話題。
這種透明化溝通的背後,是茅台對投資者關係管理的重新定位。王莉在交流中多次提及“理性消費時代”的到來,強調茅台已進入由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的換擋期,而投資者的“真問題”恰恰是茅台校準戰略的“指南針”。
“真善美”品牌理念的踐行
行業人士高度評價貴州茅台與投資者溝通的積極態度。一方面,交流解決了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尤其是在白酒行業調整的大背景下,貴州茅台需要向外界展示一個更適應改革、樂於深入市場、勤於善於傾聽,攜手各方力量應對市場變化的“勇者”形象。
另一方面,貴州茅台作為中國白酒乃至消費品領域的傑出代表,在過往通過提高分紅率、股份回購、中期分紅等系列舉措的基礎上,用交流代替質疑,用真誠交換信任,讓股東、投資者以及消費者都吃下“定心丸”,相信茅台長期高質量發展具備可行性。

事實上,貴州茅台近兩年一直對外釋放重視投資者關係的信號,除常規業績說明會以外,貴州茅台還多次在線下舉行投資者交流會,認真聽取投資者對貴州茅台市值管理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當前,貴州茅台提出塑造“真善美”的品牌,其一是“真”,就是從“物質層面”提供情緒價值,取得“信任”;其二是“善”,就是從“精神層面”提供情緒價值,贏得“尊重”;其三是“美”,就是從“物質和精神的結合層面”提供情緒價值,獲得“認同”。此次業績說明會上茅台意在通過真誠的交流與服務,贏得包括投資者、消費者在內的各相關方的價值認同。
王莉指出,充分尊重各相關方發展權益,真誠交流、平等合作,創造更大的發展效益;打造利益共享、情感共連、價值共創的生態系統,讓各方既獲得物質層面的滿足感,也感受到精神層面的充分尊重,給足情緒價值。
業內分析認為,“真善美”從價值觀層面為茅台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錨點,其關鍵在於將品牌抽象理念轉化為可落地的管理標準。
對於投資者而言,超時答問或許比財報數字更具說服力——當一家市值超2萬億元的企業願意直面“犀利”問題,並將品牌理念與戰略細節娓娓道來,其傳遞的不僅是信息,更是一種可持續的信心。
來源 新浪財經
編輯 湛澤梅
二審 賀詩涵
三審 李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