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貿易格局的劇變正將亞馬遜推向一場生存壓力測試。
日前,亞馬遜發布一季度財報,首次將“關稅和貿易政策”列為可能對未來業績產生“重大影響”的因素,其給出的第二季度營業利潤指引區間低端比市場預期低27%。
隨着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高額關稅,並取消800美元以下小包裹的免稅政策,亞馬遜的供應鏈成本和運營利潤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無論是亞馬遜的自營業務還是平台上的第三方賣家,都在相當程度上依賴中國供應鏈。
高盛指出,如果亞馬遜無法有效轉嫁關稅成本,其年化利潤可能面臨高達100億美元的損失。
眼下,風險還沒有完全顯現。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了解到,多數亞馬遜大賣都在海外倉有存貨,目前美區還在正常經營。美國消費者也在加緊囤貨,亞馬遜在財報會議上表示,“某些類別的購買量有所增加”。
然而,囤貨行為只是短期的權宜之計,庫存在逐步消耗,新訂單可能伴隨着價格變動,對於亞馬遜來說,真正的考驗才剛剛開始。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高危警報拉響
從財報數據來看,亞馬遜在第一季度的表現整體較為穩健。
財報數據顯示,亞馬遜第一季度凈銷售額為1556.67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9%,但是是自2023年來的最低增速;凈利潤為171.27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64%。
“老本行”零售業務依然是營收的大頭,但表現中規中矩。第一季度,亞馬遜線上商店業務營收同比增長5%至574.07億美元;實體店業務營收同比增長6%至55.33億美元;第三方賣家服務營收同比增長6%至365.12億美元;訂閱服務營收同比增長9%至117.15億美元。增速環比去年第四季度都有所下滑。
亞馬遜預計,2025年第二季度營收在1590億美元至1640億美元之間,同比增幅在7%至11%之間;預計當季營業利潤將達到130億美元至175億美元之間,分析師預期為178.2億美元,整個指引區間都低於預期。在財報中列出的多項可能影響指引的因素中,亞馬遜新加入了“關稅和貿易政策”。
亞馬遜的核心商業模式決定了它在這場關稅風暴中難以置身事外。高盛估計,亞馬遜1P(自營)業務的商品成本約佔其在線商店收入的74%,美國市場占亞馬遜全球商品交易總額(GMV)的約60%,且美國1P商品成本中約35%來自中國。
考慮到不同地區關稅差異,高盛預估亞馬遜美國商品成本可能因關稅政策上漲15%-20%,全球商品成本增加9%-12%。
平台上數以百萬計的第三方賣家同樣面臨巨大壓力,除了中國的跨境電商賣家,許多美國本土賣家也依賴中國來生產或組裝產品。由於面臨更高的關稅成本,一些賣家已經提高了價格並削減了廣告支出。這種連鎖反應不僅會減少亞馬遜的傭金收入,還可能削弱其平台商品的多樣性和價格競爭力。
高盛指出,如果亞馬遜無法有效轉嫁關稅成本,其年化利潤可能面臨高達100億美元的損失,相當於2024年凈利潤的17%。
從歷史經驗來看,亞馬遜並非第一次面對關稅挑戰。高盛表示,2018-2019年特朗普首次實施系列關稅期間,亞馬遜全球商品利潤率基本穩定,這表明其具備一定的成本應對能力。
然而,此次的情況更為嚴峻——關稅範圍更廣、稅率更高,且取消了針對中國商品的“最低限度豁免”政策。亞馬遜作為平台方,既要平衡賣家的生存空間,又要維持自身的價格優勢,面臨更大的挑戰。
生死大考在即
但眼下,關稅戰風險還沒有完全釋放。
在財報會議上,亞馬遜表示,目前尚未發現市場需求疲軟的跡象,零售商品的平均售價也未出現大幅上漲。該公司還指出,“某些類別的購買量有所增加”,這可能表明人們為了應對潛在關稅影響而提前囤貨。
亞馬遜首席執行官安迪·賈西(Andy Jassy)透露,公司正在與賣家積極合作,提前將訂單轉移到美國,以避免商品面臨進一步的關稅徵收。
賈西說:“我們的第三方賣家已經提前上架了一些商品,因此他們這裡也有一定的庫存。我們正試圖將價格保持在儘可能低的水平。”
在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的採訪過程中,多位亞馬遜大賣家表示,美區業務還在照常進行,自身有較為成熟的海外倉布局,目前在美區的海外倉中仍有存貨。
寧波優未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王曦向記者表示,他們美國的業務沒有停轉,目前美國海外倉的存貨還有50%左右,還可以從加拿大等其他地區的海外倉補貨。
然而,分析師們指出,隨着現有庫存的逐漸消耗以及新訂單的下達,成本因素可能會推動商品價格上升,這帶來銷售上的不確定性。
高盛也指出,若消費者對價格上漲反應敏感,可能導致訂單量下降,進一步影響利潤。而美國消費者在持續通脹壓力下已變得更加價格敏感,任何顯著的價格上漲都可能導致需求萎縮。
值得注意的是,眼下正趕上亞馬遜7月Prime Day的報名和備貨節點。Prime Day歷來是亞馬遜僅次於黑色星期五和網絡星期一的重要促銷活動之一,亞馬遜每年仍投入數百萬美元通過電視和社交媒體廣告大力推廣該活動。
正如賈西所說,很難預測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會對亞馬遜的業務產生怎樣的具體影響:“現在很難預測關稅會帶來什麼。很難說他們會在哪裡達成和解,以及何時達成和解。”
短期內,亞馬遜面臨著平台生態平衡的挑戰——如果過多賣家因關稅而退出,或者商品價格普遍上漲,亞馬遜零售業務的盈利能力會受到影響;但從長遠來看,關稅以及小額豁免的取消也打擊了Temu等競對平台,亞馬遜強大的品牌效應和Prime會員體系或許能幫助其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保持較高的市場份額。
至於未來的走勢,還需持續關注關稅政策的最終落地情況和中美貿易談判的進展。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