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提拔中層幹部80%來自基層一線。”
在恆豐銀行2024年年報致辭中,辛樹人特別提到了這個數字。自2023年6月其掌舵這家全國性股份制銀行以來,“樹人”成了一項被反覆提及的任務。南都灣財社記者梳理髮現,恆豐銀行近兩年召開的5次年度和年中工作會議,無一例外均提到幹部人才隊伍建設,“能上能下”“能進能出”是高頻詞。
不過,幹部人才隊伍建設也只是恆豐銀行改革轉型的一個切面。制定轉型發展策略,夯實風控合規基礎,調整業務結構……這家曾因成功化險而成為典型的銀行正努力甩掉歷史包袱,向著新目標前進:“備上市、到中游、爭一流”。
去年,該行營收和凈利潤實現“雙增”,不良率實現連續6年下降,距離一流股份制銀行的目標又前進了一步。但先天底子薄弱,也導致其與其他股份行相比,仍有提升的空間。目前,該行已全面啟動上市對標提升工作,力求儘快達到上市條件,爭取在銀行業估值回歸、上市窗口打開時擇機上市。
“當前,恆豐正處在爬坡過坎的關鍵時期,我們要從改革化險的典型轉變為高質量發展的典型。”辛樹人說道。

恆豐銀行董事長辛樹人。
“來之不易的答卷”
某種程度上,辛樹人是帶着明確的使命調任恆豐銀行的。
這不是一家一般的股份制銀行。它的過往跌宕起伏,無論是兩任董事長相繼被查,經營陷入困境,還是得到國務院批複,要完成“剝離不良、引進戰投、整體上市”三步走,都極具戲劇性和話題性。
如今,恆豐銀行已經完成三步走中的前兩步,成為我國中小銀行成功化險的典型案例。在完成前兩步任務後,恆豐銀行原行長王錫峰和原董事長陳穎功成身退,分別於2022年8月和2023年2月辭任,走向新的崗位。
辛樹人於2023年6月擔任恆豐銀行“一把手”。今年59歲的他曾任中國人民銀行青島市中心支行行長、黨委書記兼國家外匯管理局青島市分局局長(副廳級);山東省政府副秘書長、辦公廳黨組成員;山東省統計局黨組書記、局長等職,既有央行體系深耕經歷,又有地方經濟治理實踐。
在外界看來,橫跨央行系統、地方政府、統計系統的職業路徑,使其在宏觀經濟研判、金融風險處置、區域經濟深耕等方面具有獨特優勢,對於需要強化風險管控、布局區域經濟的恆豐銀行來說,再適合不過。
留給辛樹人的任務是實現“三步走”中的最後一步——整體上市。
這是一個必須完成的任務。在窗口開啟前,需要做好十足的準備。為此,恆豐銀行制定了“3年-5年-10年”高質量發展綱要:力爭用3年時間基本達到上市條件,5年時間盈利能力達到股份制銀行中游水平,10年時間綜合競爭力邁入股份制銀行第一梯隊。
走向資本市場的前提是業績足夠穩健紮實,能為投資者帶來持續回報。但恆豐銀行底子薄弱卻是不爭的事實:無論是資產規模還是盈利水平,在12家全國性股份行中都相對靠後。
2023年,恆豐銀行營收同比增長了0.62%,但歸屬於股東的凈利潤同比下跌23.74%。在年報中,辛樹人稱,2023年是“恆豐銀行改革發展歷程中極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恆豐銀行外部要面對銀行業息差收窄、收入增長放緩挑戰,內部還要解決歷史包袱較重等問題。
“任重道遠,更須快馬加鞭。”辛樹人說道。
2024年,形勢開始發生轉變。這一年,恆豐銀行克服銀行業息差持續收窄、風險管控壓力上升等挑戰,實現營業收入257.75億元,同比增加5.00億元,增幅1.98%;實現凈利潤53.57億元,同比增加2.21億元,增幅4.30%。資產質量也進一步向好:報告期末,不良貸款率1.49%,較年初下降0.23個百分點,實現連續6年下降。風險抵補能力進一步提升:撥備覆蓋率154.40%,較上年末提升2.16個百分點。
“一份來之不易、好於預期的答卷。”辛樹人如此評價道。

恆豐銀行2024年業績情況。
“變革與重塑”
在2025年新年賀詞中,辛樹人說:“我們的業務結構、思路打法乃至經營理念面臨一場深刻的變革與重塑。”
據了解,該行正通過業務結構調整等,重塑市場競爭力。在存款方面,該行大力拓展活期、結算等低息存款,動態調整負債久期。財報顯示,去年,恆豐銀行全年存款增長11.2%,付息成本下降12bp,零售存款佔比提升1.83個百分點。在貸款方面,該行也不斷調整信貸結構。去年,該行製造業、綠色、科技和普惠等轉型重點領域貸款佔比提升4.5個百分點,新增貸款在全行的佔比接近八成。
此外,恆豐銀行還聚力做大中間業務收入,尤其是財富管理業務。去年末,其理財子公司——恆豐理財有限責任公司——管理理財產品規模1719億元,較2023年末增長了42.89%,資產總額24.58億元,凈資產23.58億元,實現凈利潤2.71億元。
除了業務結構調整,恆豐銀行在市場布局和資源配置上也做了改變。去年3月份,辛樹人曾發表文章,剖析中小銀行高質量發展之道。他認為,中小銀行應圍繞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等區域重大戰略,結合當地資源稟賦,充分發揮地緣比較優勢,深耕地方經濟,不求“大而全”,力求“小而專”,聚焦區域重點產業,以高質量金融服務助推區域經濟轉型升級。
在總行層面,恆豐銀行提出把資源向經濟質效高、發展潛力大、經濟運行風險低的區域所在機構聚焦,比如北上廣深、江浙、濟青煙,包括一些中西部中心城市的中心城區。
分行層面,恆豐銀行提出聚焦差異化,打造特色經營優勢。比如對山東省內三家分行,恆豐銀行提出要打造成“市場龍頭行”,而對於北上廣深及江浙地區分行,恆豐銀行欲將其打造成未來重要“增長極”。
財報顯示,去年恆豐銀行在多個地區的營收出現了增長。其中,珠江三角洲地區營收同比增長了16.71%,環渤海地區營收同比增長了14.65%,中部地區營收同比增長了29.23%,長三角地區營收則同比基本持平。此外,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貸款合計佔比75.68%,較上年末提升0.98個百分點。
在風控方面,雖然恆豐銀行此前在化險階段剝離了大量不良資產,但歷史的包袱仍在。近兩年,其仍在加大不良資產出清力度。財報顯示,2024年,恆豐銀行直接向第三方轉讓不良資產原值人民幣28.59億元,2023年則為22.08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恆豐銀行近年也響應國家促消費政策,發力消費貸。去年,其個人消費貸款餘額較上年末增長12.34%。但個貸不良率也在上升,從2023年末的1.4%升至2.4%。對此,辛樹人也表示,要加大個貸、普惠及貸後等薄弱領域環節管理。
不過,個貸不良率的上升是行業共性問題。南都灣財社記者統計發現,在已經發布年報的上市股份行中,僅兩家零售貸款不良率同比2023年末出現了下降,其餘均出現了上升,上升幅度從0.02個百分點至1.9個百分點不等。
“能上能下”
改革轉型,人很關鍵。
曾在中國人民銀行濟南分行任過黨委組織部部長、人事處處長、紀委書記的辛樹人,有着組織人事方面的積澱,這一背景某種程度上決定了其在恆豐銀行的改革轉型中更加註重幹部人才隊伍建設。
南都灣財社記者梳理髮現,2023年以來,恆豐銀行共召開了5次年度和年中工作會議。這5次會議無一例外,均強調了幹部人才隊伍建設,其中“能上能下”“能進能出”的表述多次出現。
去年,恆豐銀行出台《恆豐銀行幹部人才隊伍建設規劃(2025-2029)》,持續優化幹部梯次結構,進一步強化“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導向。
改革導向之下,去年以來,恆豐銀行人事調整頗為頻繁。
高管層面,去年新晉兩名副行長:房毅、畢國器,二者均為內部提拔。另一名副行長韓靖文的任職資格尚待監管部門核准,同樣也為內部提拔。
此外,今年3月下旬,中共山東省委組織部發布消息稱,恆豐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行長白雨石擬任省管企業正職。如其正式出任恆豐銀行行長,將是股份行最年輕行長,也是股份行中唯一“80後”行長。
中層方面,南都灣財社記者統計發現,去年以來,恆豐銀行分支機構中,30餘名管理人員任職資格獲監管部門核准。其中,僅今年以來,就有14人,包括恆豐銀行成都分行副行長丁瑜、恆豐銀行杭州分行副行長葛亮、恆豐銀行溫州分行副行長遲曉斌、恆豐銀行昆明分行副行長朱先濤等。
基層方面,“小夥伴”的成長也讓辛樹人感慨。“除了業務上的突破,最讓我們欣慰的,是隊伍的成長、能力的提升。很多入職時間不長的小夥伴,渾身都是勁兒,風裡雨里跑客戶,很快在業務一線獨當一面。”在2025年新年賀詞中,辛樹人如此說道。
展望2025年,恆豐銀行再次強調了隊伍建設:“要堅定不移推進資源分配機制改革,突出長期穩健增長,完善員工績效考核應用機制,穩妥有序推進薪酬機制改革,激發乾事創業動力活力。要進一步加強幹部人才隊伍建設,在轉型攻堅中選幹部、用幹部,拓寬幹部員工晉陞發展通道。”
未來,如何通過人才效能釋放,來化解歷史包袱、夯實發展根基、築牢零售風控體系,在利率下行、息差收窄、風控壓力加大等多重行業挑戰下,“爬坡過坎”,最終以嶄新姿態亮相資本市場,是留給辛樹人和恆豐銀行的考驗。
采寫:南都灣財社記者 劉蘭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