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周觀察】是鈦媒體旗下的特色周報產品,旨在將每周全球生態環境領域最重要的政策、事件、討論、數據呈現在讀者面前,用最真實、前沿的信息,捕捉我們身邊微小而重要的變化。環球同此涼熱,視野點亮未來。
政策
- 中辦、國辦發布關於完善價格治理機制的意見
4月2日,《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完善價格治理機制的意見》正式發布。在“創新服務重點領域發展和安全的價格引導機制”相關工作部署中,明確指出要健全促進綠色低碳轉型的能源價格政策。建立健全天然氣發電、儲能等調節性資源價格機制,更好發揮對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支撐作用。完善新能源就近交易價格政策,優化增量配電網價格機制。綜合考慮能耗、環保水平等因素,完善工業重點領域階梯電價制度。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為主體,完善碳定價機制。探索有利於促進碳減排的價格支持政策。完善全國統一的綠色電力證書交易體系。建設綠色能源國際標準和認證機制。
- 六部門聯合印發《推動熱泵行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
4月2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住房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國家能源局六部門聯合印發《推動熱泵行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其中提出,力爭到2030年,熱泵生產製造和技術研發能力不斷增強,重點熱泵產品能效水平提升20%以上,大功率高溫熱泵、高效壓縮機、新型製冷劑等核心技術取得突破,熱泵建築應用面積和熱泵機組裝機容量持續增長,熱泵產業高質量發展水平顯著提升,國際競爭優勢不斷擴大。
- 首批車網互動規模化應用試點名單公布
4月2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工業和信息化部、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通知,公布了首批車網互動規模化應用試點,上海市、廣州市、常州市等9個城市以及“北京市基於新型儲能的v2g車網互動協同調控試點項目”等30個項目列入名單。根據該通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牽頭負責充電設施發展的部門需會同發展改革、能源、工業和信息化、市場監管等部門,組織試點城市有關部門和試點項目建設單位積極推進試點建設,力求取得實效,並於2025年底前將試點工作總結報送國家能源局電力司,同步抄送國家發展改革委基礎設施發展司。
- 國家能源局就《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核發實施細則》徵求意見
3月31日,國家能源局印發通知,就《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核發實施細則(試行)》(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相關實施細則中提到,依託國家綠證核發交易系統,按月對可再生能源發電電量核發綠證。每1000千瓦時可再生能源電量核發1個綠證,不足核發1個綠證的當月電量結轉至次月。同時還寫明,對於源網荷儲、風光制氫(氨/醇)、燃煤自備電廠可再生能源替代等包含多種發電類型、儲能裝置的一體化項目,項目業主應委託電網企業或其他法定計量檢定機構為其不同的可再生能源發電設施單獨裝表計量。其中,風光制氫(氨/醇)、燃煤自備電廠可再生能源替代項目,可再生能源發電電量核發不可交易綠證。配備儲能設施的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儲能設施放電電量不核發綠證。項目應對儲能設施充放電量單獨計量,現階段未配置獨立計量裝置的,按項目上網電量扣減下網電量的原則核發綠證。今年3月1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五部門曾聯合印發《關於促進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市場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加快建立綠色能源消費促進機制,推動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市場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提升全社會綠色電力消費水平。
- 歐盟推遲發布2040年氣候目標
據中國能源報報道,歐盟委員會近日表示,原定於今年一季度末公布的2040年氣候減排目標將推遲發布。據了解,早在去年2月,歐盟就提出到2040年,將歐盟的溫室氣體凈排放量在1990年水平的基礎上減少90%,但隨着歐盟國家普遍遭遇經濟復蘇放緩、通貨膨脹等問題,綠色轉型節奏被打亂,目前來看,要達成2040年氣候目標並不容易。
- 日本新能源產業技術綜合開發機構發布太陽能戰略
根據pv magazine的報道,日本新能源產業技術綜合開發機構(nedo)近日推出了一項新的太陽能發展戰略,以助力該國在2050年實現碳中和。該戰略側重於推進太陽能技術發展,加大五項關鍵技術的研發力度。nedo稱將在2025財年啟動相關太陽能擴建和技術開發項目,計划到2040年可再生能源占日本能源結構的40%-50%,其中太陽能佔總量的23%至29%。
事件
- 光伏頭部公司正泰新能擬在土耳其投資建廠
4月2日,光伏頭部公司、在長城戰略諮詢《中國獨角獸企業研究報告2024》榜上有名的正泰新能宣布,將在土耳其投資建廠。相關文章顯示,當地時間3月26日,正泰新能董事長兼總裁陸川與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會晤,雙方就正泰新能在土耳其投資建設光伏電池工廠達成協議。據悉,這是土耳其首家也是唯一一家100%外資控股的光伏電池廠。根據協議,正泰新能將建設先進topcon電池生產線,並計劃將80%的產能用於出口。
- 芬蘭關停最後一座煤電廠
據澎湃新聞報道,當地時間4月1日,芬蘭能源公司helen正式關停了首都赫爾辛基的salmisaari煤電廠,這標誌着該國比原計劃提前四年實現了全面淘汰燃煤發電的目標。不過,helen集團首席執行官olli sirkka在接受採訪時也提到,應急方案中可能仍會使用少量煤炭,但無論怎樣,這都表明芬蘭已不再依賴煤電進行常規生產。(本文首發於鈦媒體app,作者|胡珈萌,編輯|劉洋雪)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