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特斯拉(tsla.us)周三公布的第一季度交付數據令市場倒吸冷氣——33.6萬輛的交付量不僅創下2022年以來新低,更低於此前已大幅下調的預期。這份"不及格"答卷直接拖累股價盤後暴跌近6%,報266.36美元。
"災難級表現"成為分析師的共識。韋德布什證券的丹·艾夫斯直言不諱:"馬斯克是時候停止政治秀,專註ceo本職了。"這位長期跟蹤特斯拉的分析師特別指出,交付量同比驟降的幅度遠超市場預期,暴露出公司正陷入"自造危機"的困境。
早在數據公布前,華爾街已嗅到不祥氣息。加拿大皇家銀行湯姆·納拉揚團隊坦言,雖然對疲軟業績有所準備,但3月交付量逆勢下滑仍出乎意料,這表明連傳統銷售旺季都未能挽回頹勢。"關稅預期提前透支需求"的假設,被現實數據狠狠打臉。
更令投資者心寒的是,這份報告幾乎沒有任何亮點。hargreaves lansdown分析師馬特·布里茨曼指出,即便市場已做好最壞打算,交付量同比縮水近15%的殘酷現實,仍比最悲觀預測還要糟糕。巴克萊、奧本海默等投行相繼發出警告:特斯拉正面臨"需求崩塌"的嚴峻挑戰。
這場風暴的餘波遠未結束。future fund的加里·布萊克預測,交付量暴雷將引發連鎖反應——2025年交付預期將被大幅下調,而當前"虛高"的估值倍數將遭受雙重打擊。即便考慮到人形機器人、自動駕駛等未來故事,多數分析師仍認為特斯拉股價存在嚴重泡沫。
在seeking alpha平台上,分析師凱文·山更拋出重磅炸彈:自動駕駛出租車絕非特斯拉的"救命稻草"。這位科技觀察者犀利指出,當特斯拉還在燒錢研發時,谷歌(googl.us)、蘋果(aapl.us)等科技巨頭早已在自動駕駛領域收割真金白銀。"用概念對抗現實",正在讓特斯拉陷入危險的戰略誤判。
隨着交付量暴雷引發多米諾效應,特斯拉的"科技信仰"正在遭遇最嚴峻的挑戰。馬斯克的"鋼鐵俠"光環,這次還能照亮資本寒冬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