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下午,2025中國產業轉移發展對接活動(湖南)新材料產業鏈專場對接活動在長沙成功舉辦。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省公安廳廳長、省現代石化產業鏈鏈長王一鷗,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副司長謝彬出席活動並致辭。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國家新材料產業發展專家諮詢委員會主任干勇,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市政協副主席、華東理工大學教授錢鋒出席活動並作主旨報告。省內外相關頭部企業代表,科研院所、行業組織、專家學者代表,項目簽約方代表,新材料產業重點企業代表;湖南省相關市州人民政府、重點園區、重點企業代表近300人參加活動。
本次活動以“智匯三湘 材領未來”為主題,由國家新材料產業發展專家諮詢委員會、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湖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主辦,中國建材聯合會、中國電池工業協會協辦,旨在把握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搭建產業轉移發展對接平台,推動湖南新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

從三句話看湖南新材料產業發展,從24個字看湖南優勢
王一鷗在致辭中指出,新材料產業是戰略性、基礎性產業,也是高技術競爭的關鍵領域。王一鷗強調,湖南新材料產業發展來勢向好、風口正勁,形成了從基礎研究、技術創新,到成果轉化、產業化落地的全鏈條布局,打造了10多個新材料特色產業園區,培育了鹽滷化工新材料等8個國家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化工新材料、先進鋼鐵材料等產品為探月工程、大飛機等國家重大專項作出突出貢獻。2024年,全省新材料產業實現營收近7500億元,總量規模位居全國第一方陣。
湖南承接新材料產業機遇疊加、優勢突出。擁有“一帶一部”的戰略區位優勢,是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產業轉移的“最佳承接地”,為新材料產業集聚打下堅實基礎。擁有豐富的技術創新資源,天河超算、北斗導航、“海牛”深海鑽機標誌性創新成果領跑全球。擁有廣闊的市場應用場景,培育了工程機械、軌道交通裝備等5個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綠色智能計算產業產值突破8500億元,新能源汽車年產量突破95萬輛、居全國第5,為新材料技術驗證、成果轉化、市場應用提供了“試驗場”和“大平台”。
湖南擁抱新材料產業誠意十足、服務至上。湖南將樹牢服務企業的理念,全力構建一流的政策體系,加強政策集成創新,為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政策支持。提供一流的要素保障,推動基金、用能、用地等資源向新材料產業集聚,幫助企業降低綜合運營成本、提升發展效能。打造一流的營商環境,擦亮“身在湖南、辦事不難”的金字招牌。
中國工程院院士闡釋新材料產業的最新進展與未來趨勢
活動現場,干勇、錢鋒兩位院士分別圍繞“新材料產業發展戰略”“人工智能賦能原材料新型工業化”作了主旨報告,深刻闡釋新材料產業的最新進展與未來趨勢,合力捧出一場讓人受益匪淺的思想盛宴,對更好地理解和貫徹國家重大戰略部署,推動新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錢峰在主旨報告中強調,人工智能賦能原材料新型工業化的“工業大腦”並不是簡單的“無人工廠”,無人工廠只是自動化高級階段,“工業大腦的內涵是引導數字經濟與製造業深度融合,打造'智造新實體'。通過AI賦能,構建集需求分析、研發設計、原料採購、資源配置、生產調控、綠色製造為一體,需求快速感知和供需精準匹配的'智慧大腦’,從而實現生產管理營銷模式的變革。”
婁底市“材料谷”、在湘外資企業代表講述湖南新材料產業營商環境
在活動的產業推介環節,婁底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蔡新亞在圍繞婁底“材料谷”進行了產業介紹,“目前婁底正加快推進先進鋼材、硅鋼、鈦材料三個千億級產業的路徑模式,預計十五五期間將整體實現產值突破3000億元的宏偉目標。”在發言結尾,蔡新亞表示熱烈歡迎企業家赴婁底投資。
巴斯夫杉杉電池材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Marc在發言中表示:“湖南省不僅有創新的基因,也有創新的環境,是非常吸引人才的地方,擁有務實、開放、包容等精神特質。”

△2025中國產業轉移發展對接活動(湖南)新材料產業鏈專場對接活動項目簽約儀式
本次對接活動成果豐碩,發布新材料領域轉移項目105個,總投資超1260億元,活動現場12個項目簽署合作協議,總投資額超217億元。
瀟湘晨報記者吳雨晴
報料、維權通道:應用市場下載“晨視頻”客戶端,搜索“報料”一鍵直達;或微信添加報料客服:xxcbcsp;或撥打熱線0731-85571188。如需內容合作,請撥打政企服務專席19176699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