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家印曾經是雄心勃勃的人,他在鼎盛時期問過他的部下如何才能夠做到流芳百世。但是,世事無常,他目前是“欠了幾屁股債”,不僅在國內欠,還欠到國外,尤其是美、加兩國。
不僅國內對他審查,而且國外也將對他追債。唉,許老闆肯定是無處可逃了!
許家王朝崛起
許家印出身清貧,青少年時期就是一個艱苦奮鬥的農村勞動多面手:作為青年農夫在晃眼的烈日底下除草或播種、開過冒着濃煙的拖拉機、做過水泥廠臨時工,賣過粉塵飛揚氣味刺鼻的石灰、當過白天握棍子晚上拿手電筒的鄉村保安......
許家印從小聰明伶俐,雖然窮,但還是考上了大學,畢業於武漢鋼鐵學院冶金系,雖然以後的職業與鋼鐵和冶金似乎沒有關係,除了鋼筋。但專業不重要,重要的是“男要入對行”。
他找對了創業的“風口”,所以飛起來了,並且飛得很高。許家印1997年成立恆大地產有限公司,開始創業之路;1999年把恆大集團發展並且推進到廣州房地產企業綜合實力30強第7名;2009年恆大地產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躍升為內地在港上市的最大非國有企業。
2011年,他的集團公司業務在全國各地全面開花,欣欣向榮,蒸蒸日上。在120多個城市有開發項目200多個;銷售面積、利潤等經濟指標均列全行業第一;品牌價值突破210億元。
2019年,恆大集團更上一層樓,名聲遠揚,進而有了國際影響力。2020年,在福布斯全球企業2000強榜排名中名列第154位;全年實現銷售額7232億元,凈利潤314億元。2021年,在《財富》世界500強排名第122位。
他一時風光無限,在財富滾滾而來之際,各種官運和榮譽也隨之而來。曾經擔任中國恆大集團董事局主席、黨委書記,以及中國企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副會長。
- 恆大集團崩潰
許家印和恆大的快速崛起,隱藏着一個秘密,也許在行業內是公開的秘密。但是,肯定是許家印玩得最有水平,所以才能夠異軍突起,一覽眾山小。
這所謂的“秘密”就是欠着巨資,做着巨型規模的生意。早期恆大現金流還允許,能夠定時定期地支付給施工單位與材料供應商。雖然可能要拖欠一段時間,但依據當時恆大許老闆的名望和他的企業形象,在大多數合作商心目中,還是有信心繼續合作的。
恆大的房地產金融遊戲想要順利玩下去,必須保持資金的高頻率周轉。然而,在大環境不利時,樓盤滯銷,資金回籠困難。
雪上加霜的是,許家印自以為是,過分自信,依然四處出擊。恆大汽車燒了上百億,並沒有明顯成績;另外在恆大“冰泉”礦泉水、恆大足球、恆大金融各種項目上都有巨額投資;還有一個典型燒錢例子就是存在了整整13年,目前已經“名聲遠揚”的恆大歌舞團。許家印完全沒有妥善考慮市場前景、投資風險等因素,導致恆大這些投資項目大多數虧本。
恆大王國崩潰之後,國內的銀行、施工單位以及廣大普通的購房者都是受害者。甚至,還影響到國外的很多投資者和項目合作者,尤其在美國和加拿大。
3,爆雷波及美加
許家印和恆大集團的負面影響波及世界各地。尤其是加拿大和美國,作為恆大集團最大的海外債權人和投資者,受害頗重。
首先,債券導致美加債權人和投資者的損失。
2021年12月3日,恆大首次宣布美元債違約。當時恆大表示,公司無法按期支付一筆2.6億美元的債務。
2023年11月份為止,恆大涉及“欠債不還”訴訟案2053件。在到期無法支付的3000多億中,包含了190億美元的境外債務。數據來自恆大正規報告。
2024年1月29日上午,法院判決中國恆大集團進入清盤程序。恆大共有10種現實存在的美元債,餘額143.104億美元,已全部違約。價格基本都在“地板價”以下。
據《紐約時報》消息,國外的債權人正在想方設法追蹤恆大的財務狀態,堅決要求恆大還債。顯然,以恆大目前的經營情況,不可能有錢或者至少拿不出這麼多錢來償還,所以必然導致投資者損失。
美加機構投資者持有大量的恆大集團的海外債券,然而,由上述可知,恆大集團無法償還本息,債券的價格暴跌。這意味着美加的恆大債券持有者將面臨巨額的損失。
其次,美加投資者在股市的損失。
2021年8月24日,恆大汽車下跌超過26%,中國恆大下跌超過12%,恆大物業下跌超過9%。股價損失大於400億港元。
2024年11月4日,中國恆大跌幅高達4%,恆大物業跌87%,恆大汽車跌超過5%。
以上是恆大港股跌價的例子和明顯悲觀的趨勢。
美加個人投資者也參與了恆大集團的股票交易,他們通過香港交易所或者美國場外交易市場購買了恆大集團的股票。然而,恆大下滑的業績導致一路下跌的股價。這意味着美加投資者將面臨股票交易的損失。
更加重要的是,美加在地產項目上的損失。
美加房地產開發商也與恆大集團有合作關係,然而,由於恆大集團的資金鏈斷裂,這些項目無法按時完工或者交付,導致了工期延誤、質量下降、合同違約等問題。這意味着這些合作商將會承擔巨額的成本增加和收入減少。
恆大在紐約投資了數十億美元,投資了曼哈頓的多項高端開發項目。恆大無法繼續為這些項目注入資金,資金斷裂,未完工的建築成了沉重的負擔。曼哈頓的頂級房地產無人買單,成為了恆大的絆腳石。如果恆大進入破產程序,美國的地產將成為抵債物品和拍賣品。
恆大還在洛杉磯和舊金山購買了大量豪華住宅。這些數億美元的房產曾經是恆大美國投資的驕傲。但當恆大爆雷後,這些房產變成了沉重的負擔。維持成本極高,而且多數房產還是空置狀態,成了恆大的一筆巨大開支。得不到支付的合作商家,不論開發商或物業管理,都將面臨損失。
恆大於2014年買下了佔地21公頃的加拿大魁北克著名的蒙特貝羅城堡酒店,這是頂級奢華式的木屋型建築,在加拿大歷史上具有獨特地位。這筆買賣當時被認為是中國企業家在中國改革開放之後快速成長、走向世界的榮耀。
該酒店曾招待過美國前總統里根、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等許多國際政商名流和皇室成員。
如今其主建築因缺乏修繕呈現殘破老態,木屋的外部看起來很陳舊,雪松原木上的保護性塗料脫落殆盡。而附屬建築的情況更糟,苔蘚長期無人清理,屋頂塌陷。恆大公司承認飯店過去二十年來沒有進行過重大維修。
恆大集團已經涉及多項指控並且業務陷於停頓、債務沉重,這些消息都已經進入當地市政府和居民的耳朵和大腦,難免使他們陷入憂慮。市長拉芙雷姆表示,城堡酒店是當地最大的僱主,所以它的未來將影響本地數百人的就業機會;酒店又是本地最大的納稅戶,因而當地政府非常關注恆大的命運。
隨着恆大集團的財務危機爆發,其與外國債權人和夥伴簽訂的各種商務合同和項目合同面臨著履行風險。特別是在一些關鍵合同的執行過程中,恆大集團可能無法按照合同約定履行其義務,導致合同糾紛和訴訟,也導致合作方的損失。
同樣非常重要的是,對個人投資者的嚴重影響。
早在2017年左右,某些美國投資機構就開始大量布局中國房地產。這些資本機構從那時開始,就想實現對中國房地產的做空,到時候大撈一把。
當時為了大量“抄底”中國房地產,這些資本機構甚至將其國內募集的各類資金都拿來豪賭,比如養老金、保險基金等。可謂喪心病狂!
因此,美國的個人投資者資金,被投資機構募集後,投放到了中國房地產之中,比如恆大集團,但是,隨着恆大集團的停牌,他們的投資資金也隨之被凍結,即使是通過破產保護來賠償,這個過程預計也會十分漫長。
而對於恆大集團無法履約的部分,美國相關部門雖然會對投資者進行兜底,但是這其中的審查流程和手續,也會相當耗時,受償進度遙遙無期,嚴重影響個人投資者的日常生活和家庭財務狀況。
最後一點,恆大危機對社會和經濟各方面造成了綜合性的動蕩和損失。
許家印和恆大集團的危機已經成為了一個全球性的問題,對中國乃至全球的經濟和金融市場造成了衝擊和危害。加拿大和美國作為恆大集團在海外的最大債權人和投資者,他們承受了最大的損失和風險。
據說,許家印現在已經是滿頭白髮,不知他那聰明的大腦在考慮如何向中國國內和美國、加拿大投資者償還債務,還是在考慮如何逃避罪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