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陶瓷大王”黃建平控制的兩家公司,一家正在衝擊IPO,另一家已是上市公司但可能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紅星資本局發現,四通股份(603838.SH)與馬可波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馬可波羅”)都專註於陶瓷領域。雖然馬可波羅曾在招股說明書中表示兩者不存在同業競爭,但在其官網上,有與四通股份業務相重疊的茶具產品售賣。
四通股份發布預虧公告
年報發布後可能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黃建平實控的這兩家公司都專註於陶瓷領域。
公開資料顯示,黃建平出生於1963年,華南理工大學無機非金屬專業本科畢業,其長期專註於陶瓷行業,是中國建築衛生陶瓷協會副會長,他也被外界譽為“陶瓷大王”。

截圖自馬可波羅官網
其中,黃建平實控的四通股份是一家集研發、設計、生產、銷售於一體的新型家居生活陶瓷供應商,產品覆蓋日用陶瓷、衛生陶瓷和藝術陶瓷等。
黃建平最初不是四通股份的實際控制人。2019年至2021年,通過協議轉讓、要約收購等,黃建平及其一致行動人等分批取得四通股份的股份,從而成為四通股份實際控制人。
不過,在黃建平成為實際控制人後,四通股份的財務表現並不好。
2021年至2023年,四通股份的營收分別為3.78億元、2.37億元和1.86億元,凈利潤分別為3223萬元、-2606萬元和-3736萬元,後兩年均為虧損狀態。
今年1月下旬,四通股份發布公告稱,經財務部門初步測算,其預計2024年的營業收入約為2.4億元到2.92億元,凈利潤約為-2665萬元到-1732萬元。
對於業績預虧,四通股份解釋稱,2024年,市場需求有所回暖,公司業務訂單回升,產品銷售收入有所增加,銷售毛利水平有所上升,但整體尚未達到預期效果。
四通股份還表示,根據相關規定,在2024年年度報告披露後,其可能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即在其股票簡稱前加“*ST”。

截圖自四通股份公告
截至2月8日收盤,四通股份的股價為5.2元/股,總市值約為16.64億元。
馬可波羅正在衝擊IPO
茶具業務或與四通股份存在競爭
即便已實控了一家上市公司,黃建平仍在推動他的另一家陶瓷公司——馬可波羅衝擊IPO。
公開資料顯示,馬可波羅成立於2008年11月,實際控制人為黃建平。
紅星資本局翻閱馬可波羅的招股說明書發現,2021年至2023年,其營業收入分別為93.65億元、86.61億元和89.25億元,凈利潤分別為16.53億元、15.14億元和13.53億元。
在2024年的上半年,馬可波羅的營業收入約為36.49億元,凈利潤約為7.11億元。
從財務數據來看,馬可波羅的表現比四通股份優秀,但它的IPO之路並不順暢。
2023年3月,馬可波羅在深交所主板上市的申請獲得受理;2024年5月,馬可波羅被暫緩審議,市場上一度有觀點認為馬可波羅可能會被裝進四通股份中。
直到今年1月14日,馬可波羅才順利過會。

截圖自深交所官網
紅星資本局注意到,四通股份和馬可波羅都專註陶瓷領域,是否會存在同業競爭情況?
對此,馬可波羅在招股說明書中解釋稱,四通股份專註於日用陶瓷,主要產品包括餐具和茶具等,而馬可波羅專註於建築陶瓷,主要產品為建築用瓷磚。
馬可波羅認為,產品的主要功能存在差異,不存在替代性、競爭性,不存在利益衝突,且兩家公司在人員、財務等方面相互獨立,均具有完整的業務體系和直接面向市場獨立經營的能力,不存在同業競爭的情形。
不過,紅星資本局翻閱馬可波羅的官網發現,其推出了“名家手作·博物館文創”系列產品,其中包括十二生肖的茶壺,定價為5800元/個。

截圖自馬可波羅官網
從這一系列的產品來看,馬可波羅或與四通股份的茶具產品有競爭。
馬可波羅業務與房地產緊密掛鈎
擬募集資金減少約16億元
由於馬可波羅主營的是建築陶瓷,其與房地產行業緊密掛鈎。
2023年,馬可波羅的前五大客戶分別是華耐家居、恆大地產、萬科地產、中海地產以及FD Sales Company LLC;2024年上半年,其前五大客戶分別是華耐家居、中海地產、保利地產、久善家居以及FD Sales Company LLC。
紅星資本局注意到,在馬可波羅的前五大客戶名單中,已有房地產企業陷入經營危機,這也牽連到馬可波羅的經營情況。
2021年年末至2023年年末,馬可波羅的應收賬款賬麵價值分別為22.43億元、20.28億元和15.99億元,占各期末流動資產的比例分別為27.92%、28.37%、20.45%。另截至2024年上半年末,其應收賬款的賬麵價值約為15.06億元,占該期期末流動資產的比例約為20.40%。

截圖自馬可波羅的招股說明書
馬可波羅在上述報告期內的壞賬準備分別為6.19億元、7.90億元、10.49億元和10.62億元。
以融創地產為例,馬可波羅在2021年至2023年針對該公司分別計提壞賬準備4929萬元、1.03億元、1.33億元。
另外,在衝擊上市前後,馬可波羅在2022年和2023年進行了現金分紅。其中,2022年現金分紅5億元,2023年現金分紅3.23億元。這也遭到了詬病,被質疑是上市前突擊分紅。
值得一提的是,在最新的招股說明書中,馬可波羅計劃募集資金23.77億元,這與早期版本中的目標(40.18億元)相比,減少了16.41億元。
紅星資本局對比發現,馬可波羅刪除了“補充流動資金(8.6億元)”、“廣東東唯新材料有限公司年產540萬平方米特種高性能陶瓷板材項目(7.81億元)”等項目。
馬可波羅的註冊上市之路會順暢嗎?紅星資本局將持續關注。
紅星新聞記者 楊佩雯
編輯 肖世清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