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8日,市場監管總局向河北省、江蘇省、江西省市場監管局發出掛牌督辦通知書,對3地查處整治制售假冒偽劣羽絨製品問題實行掛牌督辦。

新聞鏈接
11月24日晚,總台央視《財經調查》欄目報道了江蘇南通“羽絨騙局”一事。
據《央視財經》報道,部分直播間里的羽絨被被主播吹得天花亂墜,不僅物美價廉、保暖效果出類拔萃,各種檢測報告也十分齊全。

記者來到江蘇南通,見到這些直播間的工作人員,從他們口中得知,直播間里展示講解的樣品和發到消費者家中的羽絨被壓根不是同一種。“直播間展示的是好絨,但真正發的是差的。”

直播間工作人員透露,他們採用“絲”來填充到被子里替代“絨”,如此一來,成品從外觀上幾乎難以辨別差異,手感也極為相近,這是他們控制成本的核心手段。

為了防止消費者發現“破綻”,工作人員透露,他們售賣的被子僅有一格填充的是羽絨,其餘部分皆為“絲”。
此外,羽絨被上附帶的各種吊牌與標籤,諸如“一等品”“90%白鵝絨”“蓬鬆度 1000+”等宣傳語,也全是子虛烏有。 “這個標隨便說的,我讓他做啥標就做啥標。”

所謂“飛絲”,是指在羽絨加工過程中,從羽毛上脫落下來的單根短絲。由於其形態與羽絨有相似之處,當“飛絲”和“羽絨”被填充進被殼後,無論是從外觀看,還是用手直接觸摸感受,消費者都極難分辨出二者的差異。

工作人員介紹,同樣一款外觀的羽絨被,充“90絨”,成本需要800元,充“高絲”,成本只要400元。
記者又走訪了南通的家紡市場,發現將“飛絲”添加到羽絨製品里,甚至用“飛絲”代替羽絨,已是“公開的秘密”。
商家透露,這些不達標的假羽絨被除了被消費者買回家中,也會流向酒店、民宿等場所。

工作人員表示,他們既生產合格羽絨服,也生產不合格羽絨服,他們會把合格羽絨服的檢測報告用在不合格的產品上。
這類商家對自己的違規行為心知肚明,但為了牟取利益,他們會選擇“分倉”發貨來躲避監管。監管嚴的地方就發好貨,監管不嚴的地方就發“充絲”的。

11月25日,江蘇省南通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就有關羽絨被經營相關問題發布情況通報:
11月24日晚,央視《財經調查》欄目報道涉及南通市有關羽絨被經營主體網銷產品存在以“絲”代“絨”等情況,市、區市場監管部門聯合屬地公安部門連夜進行現場檢查,針對相關經營主體的違法行為,已採取固定證據、查封扣押、立案查處等執法措施。
我們將持續對全市家紡經營主體進行排查,依法嚴厲打擊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等生產經營違法行為,堅決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和公平競爭市場秩序。歡迎社會各界監督,通過12315等各類渠道提供相關線索。

同日,江西省九江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情況通報稱,11月24日晚,央視《財經調查》報道了九江市紅星羽絨電商產業園有關羽絨服生產企業存在以“絲”代“絨”、使用不達標填充物等違法行為,九江市場監管部門聯合公安部門連夜部署,第一時間對紅星羽絨電商產業園開展全面檢查,對相關違法企業採取了抽樣檢查、扣押、立案查處等執法措施。
為切實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秩序,九江市場監管部門將舉一反三,迅速對全市羽絨服生產經營主體以及相關配套企業開展全面排查、抽樣檢查,依法嚴厲查處制假售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等違法行為。歡迎社會各界通過12315、12345等渠道投訴舉報,積极參与監督。

■綜合自市場監管總局、九江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南通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央視新聞
■編輯:越玥、張阿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