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能源方向,藉著固態電池的東風又再度活躍起來。
而固態電池,目前主要的發展趨勢是將現有的硅碳負極改為全部由金屬鋰構成的負極,以增加電池能量密度,因此如果未來該種固態電池技術得到普及,金屬鋰的需求可能會增加。
這意味着沉寂已久的鋰礦四傑,又有了捲土重來的機會。
今天就來看看,經過一輪行業調整之後,曾經的鋰礦四傑,它們目前的優勢亮點如何,含金量是否發生了重要改變。
贛鋒鋰業,
優勢:公司是全球鋰行業唯一同時擁有“滷水提鋰”、“礦石提鋰”和“回收提鋰”產業化技術的企業, 擁有五大類逾40種鋰化合物及金屬鋰產品的生產能力,是鋰系列產品供應最齊全的製造商之一。
亮點:公司分別在澳大利亞、阿根廷、墨西哥非洲和我國青海、江西等地掌控了多處優質鋰礦資源,在印度尼西亞布局了紅土鎳礦,形成了穩定、優質、多元化的原材料供應體系。
天齊鋰業,
優勢:通過垂直一體化經營模式,公司實現鋰礦原材料完全自給自足的同時,也實現了較低的鋰產品加工成本。成本優勢明顯。
亮點:公司控股的格林布什鋰輝石礦區是全球目前品位最高、儲量最大的在產鋰 輝石項目;公司參股的 SQM 運營的阿塔卡馬鹽湖是全球儲量最大的鋰鹽湖項目。
鹽湖股份,
優勢:鹽湖股份擁有察爾汗鹽湖的大部分開採權益,其氯化鉀、氯化鎂、氯化鋰、氯化鈉等儲量,均居全國首位,為鹽湖股份構築了堅不可摧的競爭優勢。
亮點:公司鉀鹽、鋰礦雙主業運行,鉀鹽和鋰礦等鹽湖資源產品,是我國重大戰略實施的關鍵物質基礎,承載着國家發展的重要使命。產品前景穩定。
藏格礦業,
優勢:公司通過整合取得青海察爾汗鹽湖鐵路以東 724.35 平方公里的鹽湖資源採礦權,且通過參與產業發展基金,以較低的成本取得了西藏阿里改則縣麻米措鹽湖資源儲備,資源優勢充足。
亮點:由於公司目前在產礦山的鉀採礦權取得成本較低,因此,截止目前公司採礦權等無形資產的攤銷成本相對較小,使公司取得了較明顯的成本優勢。
看完了鋰礦四傑的核心優勢亮點,接下來,將通過經典的杜邦分析法對公司的財報核心數據進行拆解分析,進一步釐清公司真實的含金量情況,
先看,拆解出來的第一個關鍵數據,銷售凈利率,
評估公司的產品利潤空間,數值越高,盈利能力越高,含金量越高。
首先,可以看到,上述四家鋰礦公司,銷售凈利率在過去一年多的時間裡,產品利潤空間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
其中,降幅最大的是贛鋒鋰業,從54.28%的凈利潤水平下降至13.88%,而贛鋒鋰業也是四家公司中,成本最高的,凈利率最低。
其次,鹽湖股份和藏格礦業共享察爾汗鹽湖,照理而言,二者的利潤空間應該是接近的。但實際上,藏格礦業的利潤空間明顯高於鹽湖股份,哪怕經過行業回調,依然比鹽湖高出不少。
再次,天齊鋰業和藏格礦業,二者的利潤空間接近。而經過一年多的行業調整,天齊鋰業利潤空間排行第二,藏格礦業排名第一。
藏格礦業是四者中,利潤空間下降最小的。
第二個拆解關鍵數據,總資產周轉率,
評估公司資產運營效率,數值越高,運營效率越高,含金量越高。
可以看到,對比最新的2023年年報,四家公司的周轉率差距較小,遠不及公司的凈利率差距大。
周轉率最高,天齊鋰業,全年總資產周轉56%。
其次,鹽湖股份,全年周轉49%。
再次,贛鋒鋰業,全年周轉39%。
最後,藏格礦業,全年周轉38%。
同比上一年,四家公司的周轉率均出現了明顯的下降。
第三個拆解關鍵數據,權益乘數,
評估公司目前的財務槓桿,數值越高,財務槓桿越高,以負債拉動收益的程度越高。
財務槓桿最高,贛鋒鋰業,槓桿倍數為1.75倍。
第二,天齊鋰業,槓桿倍數1.35倍。
第三,鹽湖股份,槓桿倍數1.34倍。
第四,藏格礦業,槓桿倍數1.08倍。
對比上一年,贛鋒鋰業和天齊鋰業的財務槓桿有所上升。
最後,將結合公司的財務核心數據,凈資產收益率,來對公司的含金量進行綜合對比評估,
綜合含金量第一,藏格礦業,公司在最低的財務槓桿下,創造了最高的銷售凈利率,不足之處在於周轉率相對較低。公司除了鉀鹽、鋰礦兩大主營之外,還參股30%的巨龍銅礦,相對於其他純鋰礦公司而言,產品多元化有望平滑公司的利潤空間。
綜合含金量第二,鹽湖股份,公司凈利率第三,周轉率第二,財務槓桿第三。公司在成本控制端,要弱於藏格礦業。和藏格礦業一樣,公司也是鉀鹽和鋰礦雙主營產品,利潤空間更平滑。
綜合含金量第三,天齊鋰業,公司凈利率第二,周轉率第一,財務槓桿第二。公司作為純鋰礦主營而言,由於原材料自給自足,成本明顯要小於贛鋒,利潤空間較高。
綜合含金量第四,贛鋒鋰業,公司凈利率第四,周轉率第四,財務槓桿第一。公司鋰礦還不能做到完全自給自足,因此,導致生產成本較高,利潤率較低。又因為今年主營產品的利潤大幅下降,又降低了資產周轉效率。
大家更看好鋰礦板塊中的哪家公司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