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前三個季度國內各地級(以上)城市GDP百強排名出爐。當然,有極個別城市遲遲未出,沒統計上,僅供參考。
況且,作為季報,有些城市不一定方方面面都統計上,年終統計才是一表定乾坤!
所以,取前115位作為參考,因為前三季度進入115位的城市,四季度迅猛發力的話,沒準就能成為黑馬,殺入全國百強。
四川省前三季度有5個城市進入前115位,分別是成都第7位,綿陽第85位,宜賓第95位,德陽第108位,南充第113位。
與2022年底相比,綿陽進了1位,宜賓原地不變。2023年底的全國百強,四川應該還是成綿宜時代。
最大的懸念是綿陽。
一
GDP能否突破4000億元?
這個4000億對綿陽太重要了!雖然貴為中國唯一的科技城,經濟體量長期偏小困擾着綿陽的話語權。
綿陽
要想成為貨真價實的四川和成渝經濟圈的副中心城市,綿陽必須在一攬子地級市中率先突破4000億、5000億,才能拉開追兵的距離,才有資格在風中亮出自己的旗。
2023年4000億是關鍵,決定着2025年能否實現5000億,能否初步建成成渝副中心!
前三季度,綿陽實現GDP2719.13億元,還有1281億元的缺口,去年第四季度是1126億,今年第四季度要多干出155億才能完成任務。
許多人都為綿陽捏了一把汗。
二
綿陽能否進入前80強?
近兩年來,綿陽以平均每年跨越6位的速度在全國找坐標,爭位次,按照這個速度,2023年底應該排到前80位,這就意味着要反超中山、德州、湛江、許昌、包頭、江門,進入GDP百強城市前80強以內,實現“十四·五”以來第二次跨越(第一次跨越是十四·五開局突破3000億)。
2022年,綿陽的GDP增量是276.65億,中山是65.11億,德州是144.38億,湛江是152.63億,許昌是91.40億,包頭是457.00億,江門是172.13億。綿陽的增量在這幾個城市中排第二位。
此時,綿陽(3626.94億)與排在全國第80位的江門(3773.41億)相差146.47億,但這一年綿陽的增量大於江門104.52億,如果2023年綿陽跑起摸高,拿下江門還是滿有希望的。
但是,區域競爭如逆水行舟,誰都在鉚足勁地比學趕超。今年前三季度跑下來,跑在綿陽前面的5位換成了中山、保定、曲靖、株州和江門。此時,綿陽與江門的差距是91.16億,增量比江門77.03億!
江門
前面的標兵有變化,但綿陽在全國找坐標、爭位次的決心沒有變。如果今年綿陽突破4000億,進入全國前80強就幾無懸念。
綿陽能不能實現既定目標呢?
11月10日,綿陽市財經委員會第三次(擴大)會議給出答案:堅定信心、加壓奮進,採取更有針對性舉措鍛長板、補短板,全力以赴搶時間、拼進度,確保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努力為全省發展大局作出更多綿陽貢獻!
從這裡可以看出,4000億,綿陽志在必得,非得不可!
事實上,近段時間,綿陽拼經濟、搞建設、上項目、抓發展也是好戲連台——
10月30日,綿陽在寧波引資361.3億,23個招商項目集中籤約,其中製造業項目佔比87%,將有力助推綿陽加快新型工業化進程、構建完善現代化產業體系。
在涪城方面——
投資50億元的綿陽天回航天火箭發動機項目,5月12日簽約,10月25日項目一期主體已封頂,“綿陽造”航天火箭發動機面世進入倒計時。
去年簽約的百億項目欣盛半導體,在四川綿陽工業園東區布局的茂元複合銅箔項目已於10月12日正式投產。
去年簽約的百億項目創明新能源,將在年內實現部分投產。
去年底簽約開工的永貴科技二期項目,目前廠房建設已到封頂階段,預計明年建成投產,並將永貴科技的產能提高近三倍。
還有剛剛簽約的韓國示潤,已入駐聯東U谷國際企業港……
在鹽亭方面——
11月1日,總投資30億的五株科技項目落戶鹽亭益方田園電路板(PCB)產業園。益方田園電路板(PCB)產業園是鹽亭招引的首個百億級產業項目,五株科技位列2022年中國電子電路企業排行榜第15位。
鹽亭,正在劃時代地從傳統農業縣向工業強縣轉型升級。
在遊仙方面——
11月7日,遊仙區與10家企業簽訂投資協議及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投資總金額超120億元。
11月8日,總投資105億元的綿陽京東方高端模組項目(M3廠房)舉行工藝設備搬入儀式,標誌着正式投產進入倒計時。
……
產業興,綿陽強。2023年綿陽咬定4000億不放鬆,2025年劍指5000億就迎刃而解。
三
綿陽能否重新反超遵義?
90年代,遵義的GDP不到綿陽的一半。比如1998年,遵義175億,綿陽309億。
2013年,綿陽正在信心百倍地抓公交、抓廁所的時候,遵義一舉反超綿陽。這一年,綿陽1470.4億,遵義1557.7億。
之後,遵義一路高歌,成為西南GDP最強地級市的。一瓶茅台酒和大搞基建成就了遵義經濟的傳奇。
遵義
不過,2022年,綿陽的增量276.65億,遵義GDP只增長了232億,跑出了2013年以來最低值。
綿陽與遵義的競爭勢頭開始反轉。
2022年,綿陽GDP與遵義的差距還有774億。
受城投債危機影響,未來幾年,遵義很難再現2013年以來的高速增長,綿陽反超遵義,重新奪回自己西南最強地級市的地位,為時不遠。
2023年前三季度,遵義GDP3458.97億,增量168.7億,排全國第61位,雖然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差,但綿陽與遵義的距離在繼續縮小。
只要今年綿陽縱身一躍,2025年成功敲開5000億俱樂部的大門,或許就在2026年,綿陽將重新反超遵義。
再用四年時間,也就是2030年,綿陽很有可能拿下貴陽,重返西部前五,重塑綿陽西部前五的歷史巔峰!
可以篤定,這時的綿陽,基本進入中國發達城市圈層。
綿陽憑什麼圓夢?
就靠在全國找坐標、爭位次的精、氣、神,就靠以科技立市、產業強市、人才興市、開放活市、生態美市交相輝映,綻放出強大的動力。
再奮鬥五年時間,也就是2035年,綿陽建成“雙300”國家I型大城市,不僅僅是GDP,各項指標都會全面進入全國前50強內,成功殺入全國二線城市陣營,成為貨真價實的西部現代化強市!
今天是11月15日,離年底只有40多天,苦幹40天,決定綿陽大有希望的未來!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