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見圖
當然,因為這個消息的表述具有一定的金融認知門檻,並且意義體現的維度比較宏觀,可能有很多普通中國人並沒有意識到,這是一個多麼重要的利好消息。
更不用說有現實的經濟體會了。
所以,這篇文章就和大家好好聊一聊這個好消息的來龍去脈,也為大家從通俗易懂的角度解釋人民幣和其他國家貨幣實現全流程閉環交易這件事的相關定義,並對接下來,關於人民幣的幾個後續走向和發展可能,進行一次有依有據的深入討論和分析研判。
關注動向,把握本質,看清主線,研判趨勢,指導行動。
本文已反覆自查合規,不碰紅線,語言平和公允,不帶價值導向。
內容有依有據,分析理性客觀。
硬核內容,錯過不再。
以微見著,洞察先機,把握趨勢,指導決策。
PS:
- 文章略長,內容的閱讀需要一定的時間和耐心,並且需要進行思考。
- 內容不求討好所有讀者,寫作分享也是一個閱讀群體和寫作群體互相選擇的過程。
- 每個人的認知層次不同,不做強求,這篇文章的內容不是什麼大路貨,也不是什麼看完能夠帶來輕鬆愉悅精神滿足的爽文,請結合自身需要和認知需求理性看待。
(如果這篇文章在其它資訊平台被看到,不用懷疑,就是抄襲搬運,厚顏無恥)
圖片來源:頭條圖庫
1
人民幣大消息:中國和巴西實現人民幣全流程閉環交易,具體怎麼一回事?
當地時間10月2日,中新社記者從中國銀行(巴西)有限公司(下稱“中銀巴西”)獲悉,中巴貿易已首次實現本幣交易的全流程閉環交易。
9月28日,中銀巴西成功為巴西企業辦理人民幣信用證貼現業務,並即時兌換為巴西雷亞爾入賬,在中巴貿易史上首次實現人民幣計價、人民幣結算、人民幣融資和人民幣直接兌換雷亞爾的全流程閉環操作。
首次試水的是巴西埃爾多拉多紙漿公司(Eldorado Brasil)。該公司成立於2010年,是巴西紙漿工業領域最具競爭力的企業之一,產品約四成銷往中國。
今年8月份,該公司接受中國廈門某進口企業採用人民幣作為合同計價貨幣,指定中銀巴西為收款行,試水人民幣結算。
8月26日,巴西埃爾多拉多紙漿公司43箱紙漿從巴西桑托斯港裝船啟程前往中國青島港。
9月,中銀巴西收到進口商開立的人民幣延期付款信用證,隨後通知巴西埃爾多拉多紙漿公司,並完成對貨運單據和信用證的審核,在9月28日為公司辦理人民幣信用證貼現業務,幫助出口商提前收到人民幣貨款。
根據巴西外匯管理規定,中銀巴西即時將收到的人民幣直接兌換為雷亞爾入境巴西,匯入客戶本地賬戶,實現了從貨物交易的人民幣計價,到資金交易的人民幣結算、融資和本幣直兌的全流程閉環操作。
今年4月份,巴西總統盧拉訪華期間,兩國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推動本幣貿易。
此次本幣交易作為中巴貿易真正實現本幣計價、結算的首例探索,為巴西出口商提供了人民幣結算一站式解決方案,是中巴貿易史上一個里程碑事件,亦必將為更多的企業採用相同的方式實現本幣結算提供範例和路徑。
中國已經連續14年成為巴西最大貿易國,並且連續5年貿易額突破7000億人民幣。
中國從巴西大量進口大豆、玉米、牛肉和鐵礦石等原材料,中國對巴西的貿易逆差2022年達到了驚人的3000億人民幣。
逆差更有利於人民幣的輸出,這次實現和資源大國巴西人民幣結算第一筆交易,更有利於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2023年以來,關於人民幣的好消息,大消息持續不斷。
8月30日,阿根廷首筆人民幣直接投資落地。
7月25日,玻利維亞經濟與公共財政部長馬塞洛·蒙特內格羅表示,玻國有銀行聯合銀行已啟動人民幣交易業務。
2022年5月,中國與伊朗實現了石油人民幣結算交易;
2023年3月,中國與沙特完成了天然氣人民幣結算交易;
現在,中國又完成和巴西企業的人民幣全流程交易。
統計數據顯示,7月在基於金額統計的全球支付貨幣排名中,人民幣佔比達3.06%。這是有人民幣相關記錄以來,第二次在單月佔比上超過3%。
這絕對是一次劃時代的突破,因為這是繼石油和天然氣完成人民幣結算後,鐵礦石和農產品又將實現人民幣結算!
中國作為各類資源的進口大國,交易過程實現閉環的人民幣結算是重中之重,這絕對是人民幣國際化的最大福音!
隨着人民幣逐漸融入全球外匯市場,人民幣交易量增加,回顧2010年的全球支付佔比約0.03%,直到今年7月已超過3%。
但從整體來看,美元仍是最大的交易貨幣,其次是歐元、英鎊、日元和人民幣。
佔比還遠遠落後,但是人民幣國際化的步伐和行動,卻一刻沒有遲疑。
圖片來源:頭條圖庫
2
舉步維艱,夾縫中生存,人民幣在國際外匯市場是如何推進的?
千萬不要小看這個中巴貿易已首次實現本幣交易的全流程閉環交易,它是歷史性的,打破了美聯儲體系的盤剝,意義非常重大。
這個世界的金融是以美聯儲為火車頭的,通過各種市場,比如股市,期市,匯市,基金,貨幣,房地產,金融衍生品,等等,美聯儲帶領着全世界往前走。
美聯儲每發行一美元,通過以上市場,全球聯通着的市場,被巨大的市場所消化,就像一滴水,被巨大的海綿所吸納。
全球最大的海綿,要數房地產,及其金融衍生品。房地產市場200萬億美元,加上其金融衍生品之後,高達500萬億美元的市場。
其次是全球股市,100多萬億美元。平常大家覺得非常“巨大”的能源市場,如石油煤炭天然氣,不過區區2萬億美元市場;金屬包括金銀銅鐵鋁等市場,不過區區7000億美元;全球奢侈品市場,LV , GUCCI ,愛馬仕,不過500-1000億美元市場。
所以,美聯儲發行1美元,幾乎都被房地產這個大海綿給吸走了。美聯儲發行1萬億美元,相當於500萬億美元房地產及金融衍生品市場漲價1萬億美元,相當於漲價1/500。1/500什麼概念,就是5萬元/平米的房子,要賣5萬100元/平米。
5萬/平米的房子漲到了5萬100元/平米,上漲了1/500,大家有感覺嗎?沒有。就算美聯儲濫發10萬億美元的巨額貨幣,只不過相當於全球房地產市場的房子,從5萬元/平米的房子,要賣5萬1000元/平米,上漲了1/50,有感覺嗎?不過2%的漲幅,依然感覺不大。
主要是中國房地產的買家(200萬億美元市場的接盤手),在支撐着500萬億美元的全球市場,間接支撐着美聯儲飲鴆止渴式的濫發貨幣,以及美元計價的全球結算體系。
只要交易是以美元結算的,自然而然就要被美聯儲主導的全球金融體系所盤剝。
如何不被盤剝呢?需要打破美元霸權,實際上就是美聯儲這個結算體系。
目前,中銀巴西成功為巴西企業辦理人民幣信用證貼現業務,並即時兌換為巴西雷亞爾入賬,在中巴貿易史上首次實現人民幣計價、人民幣結算、人民幣融資和人民幣直接兌換雷亞爾的全流程閉環操作。
中巴貿易已首次實現本幣交易的全流程閉環交易,它是歷史性的,打破了美聯儲體系的盤剝,意義非常重大。
沒有爭議,這是中巴貿易史上一個里程碑事件。
中國和巴西實現人民幣全流程閉環交易,與美聯儲脫鉤前進了一步,中巴少被美聯儲體系盤剝前進了一步,可喜可賀。
但是,走到這一步,並不容易,甚至可以說阻力重重,風險陪伴:
2013年至今,是中國外匯市場創新發展時期。
迄今為止,這一時期大致可分為兩個階段:經濟新常態下的外匯市場穩步發展和新時代下的外匯市場深化改革。
第一階段看,黨的十八大以後,中國經濟發展進入“三期疊加”(即增長速度換檔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新常態階段。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適應新常態、把握新常態、引領新常態作為貫穿發展全局和全過程的大邏輯。”在新常態下,中國外匯供求在波動中趨向基本平衡。主要特點是:
第一,進一步明確了外匯市場改革的方向。2013年11月,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強調:“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是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基礎”,要“建立健全宏觀審慎管理框架下的外債和資本流動管理體系”。這實際上,進一步明確了外匯管理的目標和職能,為進一步深化外匯市場發展指明了方向。
第二,企業結匯意願減弱。2014年以後,從銀行和企業結匯意願來看,受當時美聯儲的量化寬鬆政策退出和美元指數走強影響,銀行和企業結匯意願下降而購匯意願增強,私人部門和金融機構的外匯存款增長較為明顯且波動明顯高於其他時期。綜合來看,外匯市場供求雖基本上趨於平衡,但跨境資金卻經歷了從凈流入到基本平衡再到凈流出的轉變。
第三,穩步發展遇到挑戰。2015年下半年以後,中國外匯市場經歷了一輪高強度的外部衝擊。自2015年8月11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貶值近2%後,人民幣匯率貶值與2015年12月至2016年1月中國股市異常波動相互疊加,中國外匯儲備快速下降,匯率波動和跨境資本流動外部衝擊風險加大。從守住底線看,外匯市場非理性波動成為宏觀審慎管理的系統性風險來源之一。2016年中期以後,中國外匯管理部門採取果斷措施,穩住了人民幣匯率走勢。
第四,人民幣加入特別提款權。2016年10月1日,人民幣“入籃”SDR正式生效。這既為人民幣國際化提供了良好的契機,也要求中國金融市場加大對外開放力度。為支持人民幣“入籃”,2015年7月中國人民銀行向境外央行、國際金融組織和主權財富基金開放了銀行間債券市場,2015年9月又向這些國際機構開放了銀行間外匯市場。截至2015年9月,已有27家境外央行類機構進入銀行間外匯市場。
第五,外匯市場的功能更加明確。2016年3月通過的“十三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中國應努力做到“對外開放深度廣度不斷提高,全球配置資源能力進一步增強,進出口結構不斷優化,國際收支基本平衡。”由此,對外匯管理和外匯市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二階段看,進入新時代以後,中國外匯市場改革發展更加重視制度性建設和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有效維護國家金融安全。
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
2009年4月8日,中國國務院會議決定在上海市和廣東省廣州、深圳、珠海、東莞開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同年7月1日、3日,中國人民銀行先後公布了《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管理辦法》及其《實施細則》。2009年7月6日,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在上海試水成功,中國銀行上海市分行於2009年7月6日上午9時,完成跨境貿易人民結算第一單,這使得2009年成為人民幣國際化元年,標誌着人民幣國際化的開端。當時,人民幣在中國跨境收支中佔比接近於零,美元的佔比則為83%。但自2009年以來,隨着中國經濟實力的增強和人民幣匯率的穩定,人民幣在中國與毗鄰國家經濟交往中作為支付貨幣的使用範圍和規模增加,國際地位得到提高。
2013年4月10日,人民幣與澳元開始直接兌換。次年3月19日,人民幣和新西蘭元實行直接兌換;6月19日,人民幣和英鎊實現直接兌換;9月30日,人民幣與歐元開始直接兌換。2015年11月30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宣布人民幣加入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該決議於2016年10月1日生效。人民幣由此成為國際儲備貨幣,人民幣由此成為有史以來第一個新增的SDR籃子貨幣。人民幣入籃後,SDR貨幣籃子將包括美元、歐元、人民幣、日元和英鎊五種貨幣,其權重將分別為41.73%、30.93%、10.92%、8.33%和8.09%。
2017年5月,《中國外匯市場準則》正式發布,這是中國外匯市場自律機制的基礎性制度,意味着中國外匯市場規則的國際化又邁出了重要一步,有助於進一步提高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市場化程度。
2017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五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堅定深化金融改革。要優化金融機構體系,完善國有金融資本管理,完善外匯市場體制機制。”
2019年2月22日,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特別是防止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是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務。”對外匯市場而言,主要任務是把防範化解外匯領域的各種風險隱患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堅持綜合平衡、科學監管,切實維護國際收支平衡和外匯市場穩定。
2019年8月7日,由於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破7,導致了美國方面將人民幣列為匯率操縱國。
2022年4月,以色列央行將人民幣納入其外匯儲備,份額為佔2%。同年5月11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執董會宣布將人民幣權重由10.92%上調至12.28%,將美元權重由41.73%上調至43.38%,同時將歐元、日元和英鎊權重分別由30.93%、8.33%和8.09%下調至29.31%、7.59%和7.44%。同年7月,白俄羅斯中央銀行將人民幣納入其貨幣籃子,人民幣在其貨幣籃子中的權重將為10%。俄烏戰爭後,俄羅斯因遭受美國金融制裁而無法通過國際資金清算系統結算,不得不通過中國人民銀行打造的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進行人民幣結算,2023年2月,人民幣在俄外匯交易總量中所佔份額達到37%,而在戰前,人民幣只佔0.32%。這促使了俄羅斯選擇在中俄貿易中加強了本幣結算,另據俄羅斯《生意人報》日前援引莫斯科證券交易所數據報道,2023年2月,人民幣首次超過美元,成為該交易所月度交易量最大貨幣。
2023年3月29日,巴西政府宣布已與中國達成協議,將在中巴貿易中繞開美元,用雷亞爾與人民幣直接兌換結算。同年4月26日,阿根廷經濟部長塞爾希奧·馬薩宣布阿根廷將停止使用美元來支付從中國進口的商品,轉而使用人民幣結算。同年3月28日,中國海油與法國道達爾能源在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達成交易[33],5月16日,來自阿聯酋的液化天然氣運輸船“馬爾文”輪在中國廣東順利接卸,成為中國首單以人民幣結算的進口液化天然氣。
2023年3月,人民幣在中國跨境收支中佔比升至48%,高於美元的47%,是人民幣在中國跨境交易中的使用率首次超過美元。截至2023年4月,人民幣是第五大國際儲備貨幣、第五大支付貨幣(佔比2.29%)、第三大貿易融資貨幣(2022年12月佔比3.91%),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中權重排名第三。
看完中國人民幣這艱難一路歷程,能夠體會到這一次中巴貿易首次實現本幣交易的全流程閉環交易,有多麼不容易了吧?
圖片來源:頭條圖庫
3
趨勢研判: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和美元貨幣政策脫鉤勢在必行?
在當今世界,貨幣的地位越來越重要,而人民幣在國際舞台上的影響力也在不斷提升。這次中巴貿易的成功,不僅彰顯了中國經濟的強大實力,也為全球經濟的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
儘管今年上半年人民幣匯率波動加大,但人民幣國際化仍呈現穩步推進態勢。
人民幣國際化的每一步,都是值得每一個中國人感到無比自豪的好事,國家一直在努力推動人民幣的國際化,這次的成功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但是也要保持理性和謹慎,人民幣國際化每走出一步,對應的就是挖走了美元霸權和美元全球紅利的份額,和平崛起的道路,在任何維度,都必然需要提防原本的規則環境和利益群體的針對的阻擾的。
中國當下推進本幣和其他非美國家進行閉環結算,其實最大的目的,並不是什麼取代美元,加速國際化,和大家嘮點主流觀點以外的硬核邏輯,深度內容。
全世界貿易和金融系統用美元結算好好的,拿什麼去說服別的國家用本幣結算?
更不用提直接本幣對本幣的封閉交易了。
中國和越來越多的國家推進本幣交易,實際上有三個深層次的邏輯存在:
第一,就是通過本幣交易,特別是閉環交易,就是為了應對美聯儲通過貨幣政策調整,通過美元流向干擾,甚至是拉爆一個具有獨立貨幣主權國家內部經濟的衝擊和威脅。
第二,閉環交易,意味着有更多的經濟合作可以實現,比如依附在金融互換上的投資,借貸,入股,合作……等等。
第三,中國能夠和越來越多的國家達成本幣交易,那麼,說明中國國家已經給人民幣的國際購買力,進行了極具說服力的價值錨定,美元有軍事,石油,科技三個價值基石,這不是秘密,那麼中國把人民幣錨定在什麼東西上,能說服這些國家打開國家賬本和中國進行本幣交易呢?
這是一個很有深度的問題,但是,很明顯,肯定不是美軍武力威脅就是了。
能讓人拋棄矛盾和分歧,形成團結局面,要麼是面對共同的威脅,要麼,就是有足夠份量的共同利益。
當下來看,中國讓人民幣走出去的動作背後,最現實明顯,且務實的考量,是聯合其他國家對美聯儲的貨幣政策威脅以及相應風險,進行防禦工作。
圖片來源:頭條圖庫
寫在最後:
從人民幣匯率的幾個比較中,是否能看出全球經濟當下的真相?
2023年以來,唱衰人民幣匯率的聲音和觀點,國內國外都有很多,但其實過去的幾個月裡面人民幣匯率除了對美元之外,其他對歐元、英鎊、日元,都是升值的,這是被很多人給忽視的。
很多人拿人民幣貶值來唱衰中國經濟時,卻總是有意無意的選擇性無視日元的貶值走勢。
一說人民幣匯率貶值,就是中國經濟要完。
這種態度顯然並不太對。中國在內部降息的大背景下,能夠維持匯率對英鎊、歐元、日元都保持升值態勢,已經說明中國的經濟的宏觀表現,是好於日本、歐洲、英國,並不是某些刻意唱衰的人鼓吹得那麼爛。
兩種聲音值得警惕:
一種是拿人民幣匯率說事,幫助空頭搖旗吶喊的聲音,實際上經過幾輪人民幣匯率保衛戰,當下做空中國人民幣的外部資本,早已不是唯利是圖的投機玩家和散戶群體,而是上升到國家層面的金融機構和組織了。
另一種,是在中國國內鼓吹市場經濟,呼籲民營企業和國企完全一樣,讓民間資本可以介入國家管控的核心產業和民生產業的聲音。
這是為美元實現對中國國內經濟環境的殖民,打前站的做法。
除了美國之外,過去這兩個月,人民幣匯率對英鎊、歐元、日元都是升值的。
要是像某些人說的那樣,簡單通過人民幣匯率貶值,就覺得中國經濟要完。
那表現更糟糕的歐洲、英國、日本,豈不是早應該完蛋了。
這也說明,人民幣匯率並沒有某些人唱衰得那麼糟糕。所以,大家有沒有發現,最近很多所謂的經濟學渣還有市場經濟衛道者群體,都沒有聲音了?
謠言也是有成本的,信息一旦對稱,再冠冕堂皇的借口說辭,都是小丑表演。
當然,客觀來說,中國國內當前確實面臨不小的經濟難題,這既有全球經濟不景氣帶來的外部經濟壓力,也有中國內部一些經濟問題:
包括地方債壓力、消費增速放緩、GDP增速下行壓力等等,中國過去這20多年的經濟一直是在高速增長通道里,現在經濟增速下行,勢必會放大很多內部矛盾和壓力,特別是之前經濟繁榮周期留下的高槓桿問題,也會在經濟增速下行周期里被放大風險,這都是中國國家需要客觀面對的難題。
中國的思路其實非常清晰:在這個全球比爛的時代,如果沒辦法做到逆勢上升,但至少是可以做到比其他主要經濟體表現得相對好一些。
只要撐得比其他主要經濟體久一些就夠了,熬到最後,才能剩者為王。
這就是和平崛起的必然代價,也是長遠布局的一步大棋局。
軍事上,美國沒有必勝的把握,再通過戰爭實現掠奪和殖民,所以,各憑本事,手段博弈,比拼耐力,就成了當下全球大小經濟體之間的現實主線。
既然是博弈,那麼怎麼能少得了“合縱”和“連橫”這樣的中國古典智慧呢?
更為激烈和殘酷的經濟博弈,接下來,或許才剛剛開始。
更多精彩動向和金融大戲,後續值得期待和保持關注。
作為一個中國人,除了信任自己的祖國,堅定押注中國以外,似乎,並沒有更好的選擇了吧?
以上,就是對中國2023年國慶假期期間,關於人民幣國際化一個最新的好消息,進行的專題梳理和深入分析討論內容,和各位頭條的讀者朋友們,進行一個交流和分享。
圖片來源:頭條圖庫
根據國家有關部門的最新規定,本文內容和意見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關於置業,投資等行為的明確建議,入市風險自擔。)
以上正文,來自@熊貓貝貝小可愛
交個敢說真話,會說實話,善於觀察的年輕人朋友,可好?
原創寫作分享不易,如果覺得文章不錯,歡迎轉發點贊。關注本人
實力原創,頭條獨家,如有抄襲搬運侵權行為,必究!
有問題歡迎留言,再不行就私信也行,文明交流,有問必答,謝謝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