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歐陽宏宇
製造業數字化轉型是本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主戰場,四川傳統製造業如何順勢加快智能化發展?
9月27日,在四川製造業數字化升級高峰論壇上,多位專家和業內人士表示,持續推動製造業數字化轉型已成為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必經之路。政府、企業等多方應強化培育國家級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台,打造一批“數字領航”企業,推進產業園區、產業基地、產業集群數字化發展。

製造業數字化轉型已是本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主戰場
今年,工信部明確提出“科技成果賦智”“質量標準品牌賦值”“數字化賦能”中小企業專項行動,全面推動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在產業端,企業數字化正逐漸向產業鏈數字化發展,具體而言,在新型工業化發展中,傳統製造企業更加強調依靠創新和技術進步來推動產業水平提升和價值鏈升級。
在成渝信通院工業互聯網與智慧城市事業部副主任唐波看來,得益於先進技術支持和政策工具完善,一批國家級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台、製造業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和智能製造示範工廠湧現。以成都市青白江區為例,華為(成都)智能製造創新中心已為區域中小企業提供了融通創新的公共服務平台,未來將通過“診-轉-育-服”的全方位數字化服務,助力更多的企業從“青白江製造”到“青白江智造”。
事實上,全面賦能傳統製造業數字化轉型,首個數字化轉型國家標準在去年底正式發布。在四川,今年5月出台的《四川省“十四五”製造業高質量發展規劃》明確提出,要塑造四川製造業空間新格局。
四川省智能製造創新中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張宇對此解讀道,國標為製造企業的智能製造能力水平進行客觀評價提供依據,有效引導製造企業基於現狀合理制定目標、有規劃、分步驟地實施智能製造工程,助力企業搭上“數字化快車”。
不過,四川傳統製造業在數字化改造中仍面臨諸多痛點。業內人士表示,自動化率和數字化能力低,改造成功率不高是普遍存在的問題。成都豐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企業廠長李德成表示,圍繞智慧生產實施,企業仍在持續投入,並需要與頭部科技企業攜手推進更多數字化場景落地。
對於區域傳統製造業高地如何實現智能化發展,張宇認為,既要加強政策的宣傳,又要強化人才培養。唐波則建議,應讓政府面向企業需求,從多個方面共同推動落地,比如,政府要引導產業發展分類政策,強化龍頭企業標杆引領,夯實數字基礎支撐,促進區域一體化轉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註: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