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編輯:杜宇
當地時間9月26日,美股三大指數集體收跌,納指下跌207.71點,跌幅1.57%,標普500指數下跌63.91點,跌幅1.47%,道指下跌388點,跌幅1.14%。

大型科技股普跌,亞馬遜跌約4%,蘋果跌超2%,奈飛、微軟、谷歌、特斯拉跌超1%,英偉達、Meta小幅下跌。銀行股全線走低,富國銀行跌超2%,摩根大通、高盛、花旗、摩根士丹利、美國銀行跌超1%。醫藥公司Immunovant逆勢大漲超97%。
9月份以來,美股三大指數持續震蕩走低,背後發生了什麼?有幾點原因:



首先,是美聯儲的表態。9月21日,美聯儲發布了最新的利率決議,與市場預期一致,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維持在5.25%-5.50%不變。但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講到“美聯儲準備在適當的情況下進一步加息”時,美股下跌,一些投資者押注美聯儲將在未來數年內保持高利率,或者是為了繼續對抗通脹,抑或是因為美聯儲認為沒有大幅調低利率的迫切需求。
在上周的美聯儲會議之前,投資者認為一些官員將發出信號,暗示他們現在預計的明年降息次數將少於之前的預測。然而,這些官員對2024年年底時利率的預測甚至高於預期,反映出官員們態度的廣泛轉變。
高盛(Goldman Sachs)全球回購交易主管及空頭宏觀交易聯席主管Richard Chambers表示:“市場正逐漸接受這樣一個事實,即從中長期來看,利率將會走高。”
降息預期降溫,美國高利率或持續更長時間。在此背景下,美股市場明顯承壓。
其次,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已經升破4.5%,創下16年來的高位,這一情況對科技股的打擊尤其嚴重。一些分析師警告說,以投資者可以從政府債券中獲得的收益率來衡量,股票估值總體上顯得過高。其他人則認為,一旦債券收益率開始下降,這些估值就會顯得更加合理。但隨着時間過去,收益率反而進一步上升。

第三、美國政府關門危機再次出現。據央視新聞9月27日消息,美國聯邦政府部分機構正面臨“關門”風險,緣由是眾議院多數黨共和黨內部分歧嚴重,無法就新財政年度撥款法案達成一致。
目前,距離10月1日美國新財年開始僅剩不到一周的時間,而眼下,美國兩黨正圍繞新財年撥款案進行新一輪爭鬥,雙方仍存明顯分歧。眾議院共和黨人日前推出了一項短期撥款議案,該方案附帶了一系列針對政府的限制措施。在共和黨內部也沒有達成一致,更不可能贏得民主黨人的支持。
如果兩黨不能在最後幾天達成協議,美國聯邦政府即將陷入歷史上第22次“停擺”的窘境。
據美聯社報道,美國國會新財年全面支出法案包含12項撥款計劃,為政府各個機構提供資金,但出台法案過程耗時。因此,國會通常會先通過一項臨時撥款法案,以維持政府機構繼續運轉。但目前,新財年財政預算的12個分項預算,以及各種臨時預算法案無一在國會獲得通過。
在共和黨內部,強硬保守派要求大幅削減聯邦開支,不接受任何臨時預算法案,相關談判難以推進。
據央視新聞,當地時間9月25日,美國政府一名未具名官員告訴路透社,如果美國聯邦政府部分機構本周末開始“關門”,就業率和通貨膨脹率等重要經濟數據將推遲發布。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據報道,如果這一幕果真發生,屆時,隸屬美國勞工部的勞工統計局、隸屬商務部的普查局和經濟分析局都將推遲發布關鍵經濟數據,這會讓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的決策者、投資者、企業和普通美國人在做經濟關鍵決策時陷入“盲人摸象”的狀態。
該美國官員稱,一旦聯邦政府“停擺”,“勞工局將停止所有項目操作,僅發布已排期並完成統計的數據”。
這名官員說:“因此,9月就業報告和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將無法公布。”
美國政府“關門”將影響幾何?眾議院共和黨內部以及民主共和兩黨在政府撥款問題上的僵局導致一系列活動面臨風險,包括向聯邦政府工作人員支付薪酬、開展食物援助項目、航空旅行和護照辦理等,可能給美國經濟造成嚴重破壞。
首先,一旦聯邦政府停擺,上百萬名聯邦政府工作人員將受到影響。部分員工將被迫休假,這意味着在政府停擺期間他們不上班,也不領取工資。而一些“必要的”員工也將在無薪狀態下工作。在此前政府停擺期間仍然繼續維持的服務包括邊境保護、聯邦執法和空中交通管制等等。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國際評級機構穆迪25日表示,聯邦政府停擺,可能將對美國信用評級造成負面影響。法新社報道稱,穆迪是目前唯一給予美國最高信用評級的主要評級機構。穆迪的警告顯示,如果美方不能在月底前就新財政年度預算達成一致,可能在經濟上對美國構成危險。
穆迪分析師威廉·福斯特稱,美國政府可能“停擺”將進一步證明,在利率上升導致聯邦政府債務負擔能力承壓之際,美國政治兩極分化正在削弱其財政決策能力。
此外,如果美國聯邦政府部分機構本周末開始“關門”,屆時,隸屬美國勞工部的勞工統計局、隸屬商務部的普查局和經濟分析局都將推遲發布關鍵經濟數據,這會讓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的決策者、投資者、企業和普通美國人在做經濟關鍵決策時陷入“盲人摸象”的狀態。
喬治敦大學政府事務研究所高級研究員 馬特·格拉斯曼:停擺還會對私營企業造成經濟損失,很多私營企業圍繞聯邦政府簽訂合同,停擺後這些都不可能了。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央視新聞、中國基金報、市場公開資料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