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潘福達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19日全文公布。《意見》要求促進民營經濟做大做優做強,並提出多項措施,要求着力推動民營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引導民營企業踐行新發展理念,深刻把握存在的不足和面臨的挑戰,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轉換增長動力,堅守主業、做強實業,自覺走高質量發展之路。
“本次《意見》以高規格文件方式,釋放了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政策信號,具有很強的權威性。”東方金誠國際信用評估有限公司分析師團隊認為,當前宏觀經濟正處於回升向上的關鍵時期,《意見》出台能夠有效提振民間投資信心,增強經濟內生增長動能。
具體來看,在加大對民營經濟政策支持力度方面,《意見》要求完善融資支持政策制度。支持符合條件的民營中小微企業在債券市場融資,鼓勵符合條件的民營企業發行科技創新公司債券,推動民營企業債券融資專項支持計劃擴大覆蓋面、提升增信力度。
本次《意見》要求強化已出台政策的督促落實,及時做好總結評估。東方金誠方面認為,其中的關鍵就是通過督辦考核、第三方評估等機制,切實貫徹《意見》的精神實質,有效減少針對民營企業的市場准入限制,打破各種各樣的“捲簾門”“玻璃門”“旋轉門”,營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更多地發揮決定性作用。各地可以主動作為,拿出一批盈利前景明朗的重大項目,吸引民間資本參與,形成標杆效應,切實解決“明放暗不放、虛放實不放”問題,提振民營企業投資信心。

全國工商聯青委會主席團成員兼秘書長、91科技集團董事長許澤瑋表示,《意見》還提到了“支持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加快推動數字化轉型和技術改造”。大多數民營企業非常有動力進行技術創新,尤其伴隨着數字經濟的發展、以AI為核心的新技術出現,讓民營企業看到了跨越式發展契機。國家在市場環境和基礎設施建設中為企業打下堅實基礎,民營企業就能夠更好集中精力做強做優主業,提升核心競爭力。
此外,《意見》提到的“完善社會信用激勵約束機制”對政府機構和企業是雙向約束,讓信用良好的企業能夠獲得更好發展,實現良幣驅逐劣幣,最後實現雙向良性循環發展。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