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天2漲停,“冷酸靈”有點靈?

2023年05月22日16:18:03 財經 1338

4天2漲停,“冷酸靈”有點靈? - 天天要聞

作者:泰羅,編輯:小市妹

“冷熱酸甜,想吃就吃。”這句廣告語背後,是已經在中國牙膏市場沉浮三十多年的“冷酸靈”。

今年4月,冷酸靈母公司登康口腔登陸深交所,股價隨後一路下探。

4天2漲停,“冷酸靈”有點靈? - 天天要聞

5月22日,公司午後封板漲停。值得注意的是,近四個交易日實現兩個漲停,這家老牌牙膏品牌,要煥發第二春了嗎?

1990年,鄧嶸加入重慶牙膏廠(登康前身)後,從基層推銷員到全國銷售一把手,僅用了3年時間,他也是冷酸靈崛起的主要操盤者。

而如何打破冷酸靈發展瓶頸,始終是鄧嶸需要面對的問題。對於一個非頭部品牌,與早已上市雲南白藥、兩面針相比,沒能在行業快速增長期利用資本市場壯大,在當下競爭格局早已固化的節點選擇上市,頗有“起大早趕晚集”之感。

首先是,當前行業增長遇到天花板,增速已經放緩。據歐睿數據,2017-2021年國內口腔清潔護理用品市場規模由388.48億增長至521.73億,複合增速為7.65%,其中2021年增速僅4.56%。

其次,登康的營收凈利潤規模早已被雲南白藥等牙膏品牌甩出幾條街。

2021年雲南白藥以牙膏為核心的健康品子公司實現營收59.1億,而登康包括牙膏、牙刷和口腔醫療等主營業務收入11.4億,只有前者的五分之一。同期凈利潤1.19億,剛剛突破億元大關,只有雲南白藥整體的4%左右。近年來其凈利潤增速也在放緩,由2020年的50.79%降為2021年的25.26%。

需要注意的是,登康的凈利潤中有很多來自政府補助。2019-2021年都在1500萬以上,2019年占凈利潤比重甚至高達34.9%。刨除稅收優惠,2021年其扣非凈利潤僅為0.97億。

而取得這樣的業績,登康靠的還是高額銷售費用開支。

經統計,2019-2021年登康共計投入銷售費用8.2億,但扣非凈利潤之和僅為2.1億。且3年間銷售費用率均超20%,遠超雲南白藥、倍加潔、兩面針等同行。

除了嚴重依靠營銷,登康的經營狀況也不容樂觀。作為消費品企業,其資產負債率遠高於同行,償債能力較弱。2022年上半年為49.60%,高於雲南白藥的25.47%、倍加潔的34.16%和兩面針的15.55%。

同期其賬上現金僅為2.09億,雖能覆蓋短期1.83億的應付賬款,卻無法應對3.7億的流動負債。

且登康的存貨增速還在加快。在5.68億的流動資產中就有2.09億的存貨,相較於2021年增長了26.06%,高於2020年和2021年的-0.72%和19.57%。

多重壓力下鄧嶸加快了上市步伐。據招股書,公司甚至給予了客戶一定的信用期,通過增加應收賬款的方式提振業績。

反映在報表上,2022年上半年登康的應收賬款達3274.08萬,相較於2021年底僅半年時間就增長了17.9%,高於2020和2021年增速的15.64%和17.8%。另外,合同負債作為對客戶的預收款,同期為0.54億,已超2021年0.23億的1倍有餘。

在登康上市的募資用途中,用於營銷的項目達3.77億,占募集資金的一半以上。擴大渠道營銷,這也正是登康目前想要的。

冷酸靈的崛起與鄧嶸過於注重營銷有關,但當下也玩不轉了。

1987年,冷酸靈被推向市場時,國產牙膏正處在“黃金時代”,中華、兩面針、黑妹、六必治等各地方品牌群雄逐鹿。

但緊接着的是,高露潔佳潔士等外資品牌大舉“入侵”,中國牙膏市場隨之迎來一輪大洗牌。

憑藉品牌和資本優勢,外資品牌通過瘋狂的廣告營銷和價格戰橫掃中國市場,市場佔有率一度達到70%左右。

不少牙膏品牌本着以市場換技術的期望,卻被外資以資本換市場的現實所擊潰。

直到1996年,冷酸靈等到了轉折點。鄧嶸通過與國際奧美廣告公司合作,提出了“冷熱酸甜,想吃就吃”的口號,聚焦抗敏感領域,冷酸靈一炮而紅。

再疊加對下沉渠道的猛攻,2001年登康的股份制改造,鄧嶸逐漸走上了事業高峰,到2003年冷酸靈就達到了國產牙膏品牌銷量第一名。

2005年,其牙膏銷量已增加至1.87億支,年銷售收入從改制前的千萬級達到了3.26億。反觀兩面針,營收則由2003年的5.86億降至2006年的4.28億。

此後,鄧嶸還提出了“營銷+投研”戰略,將營銷提升到了企業的戰略級高度。

當前,登康的收入來源仍以經銷商渠道為主,2022年上半年渠道營收佔比達77.7%。可以說,這和鄧嶸重營銷的策略不無關係。在線下經銷商渠道,鄧嶸給足了推廣促銷費用和毛利空間,前五大經銷商毛利率能達到40%左右。

然而,這一策略已然失效,冷酸靈並沒有守住國產品牌銷量份額第一的位置,逐漸被雲南白藥超越。

究其根源,與其定位的局限性密切相關。

冷酸靈的崛起與抗敏感市場定位不無關係,隨着行業整體蛋糕的增長,冷酸靈也吃到了紅利

但問題是抗敏感市場太小,僅為總牙膏規模的10%左右。招股書顯示,2021年市場規模為27.48億,相對於2019年的26.45億僅增長了3.89%。

冷酸靈雖在抗敏感領域市佔率近60%,但也已經看到了天花板。

另外,冷酸靈的品牌名稱同樣有很強的功能性定位,遠高於雲南白藥、好來(原黑人牙膏)等品牌對某一細分領域關聯度。這使其在切入其他牙膏的細分領域時,會相應提高消費者的認知成本。

更為重要的是,鄧嶸將冷酸靈定位為大眾品牌,這也限制了其向高端市場擴張。大眾品牌進軍高端遠比高端品牌下沉的難度大的多。

低線城市本為冷酸靈的基本盤,走高端布局高線城市還會面臨丟失市場的風險。

因此對於鄧嶸而言,只剩下繼續擴展渠道和消費群體等為數不多的選項。

從渠道上看,傳統的經銷商和直銷渠道增速已經放緩,線上電商成為經營重點。電商模式在2020年和2021年增速都在50%以上,但無奈規模較小。2021年營收僅1.5億,營收佔比13.17%。

在消費群體擴展上也有難度。目前冷酸靈客群以80後和90後為主,Z世代品牌認知並不高。

近年來冷酸靈通過品牌聯名、口味創新、賦予社交屬性等手段,營銷重心開始向年輕人傾斜。

如聯合小龍坎推出各種口味的火鍋牙膏;和國家博物館聯名推出了“新國寶”“新國潮”系列;2021年還邀請騰格爾擔任“新晉治癒大使”,創作了魔改神曲《天堂》,推出新品貓爪牙刷等。不僅如此,冷酸靈還是各大綜藝平台的常客。

綜合來看,鄧嶸一系列貼近年輕人的舉措取得了一定效果,年輕化營銷以互聯網渠道投放為主,渠道的快速增長成了冷酸靈的新看點。

實際上,電商雖有潛力,但也受限於規模和市場空間。未來相當長時間,“冷酸靈”還離不開營銷這根拐杖。能期待的,或許只有多元化了。

免責聲明

本文涉及有關上市公司的內容,為作者依據上市公司根據其法定義務公開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於臨時公告、定期報告和官方互動平台等)作出的個人分析與判斷;文中的信息或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商業建議,市值觀察不對因採納本文而產生的任何行動承擔任何責任。

——END——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最新,歸屬凈利潤最高的103強個股! - 天天要聞

最新,歸屬凈利潤最高的103強個股!

序股票名稱最新價(元)成交量成交額換手率%歸屬凈利潤1工商銀行7.01645萬45.47億0.24842億2建設銀行9.06224萬20.38億2.34834億3農業銀行5.42656萬35.56億0.21719億4中國銀行5.53311萬
債務重組協議簽署及股權解封等,11家上市公司發布重要公告 - 天天要聞

債務重組協議簽署及股權解封等,11家上市公司發布重要公告

一、蒙草生態:喜獲"綠色長城"建設入場券蒙草生態聯合體,以2.04億元中標內蒙古阿拉善左旗防沙治沙鎖邊工程,將在蒙甘邊境築起一道抵禦黃沙的生態屏障,讓"三北"防護林工程再添璀璨明珠。二、領湃科技:儲能賽道再落關鍵一子旗下領湃儲能與新疆科匯電
理財公司披露“成績單”,整體盈利能力提升 - 天天要聞

理財公司披露“成績單”,整體盈利能力提升

4月30日,興銀理財、光大理財、蘇銀理財、寧銀理財等多家理財公司披露2024年度報告,行業經營情況浮出水面。數據顯示,行業整體盈利能力持續提升,部分理財公司凈利潤增速突破20%。經營數據亮眼從凈利潤指標來看,股份行理財公司在行業中佔據領先地
年輕人如何避免掉入消費主義陷阱? - 天天要聞

年輕人如何避免掉入消費主義陷阱?

在物質豐裕的時代,消費主義陷阱如同隱形的漩渦,悄然吞噬着年輕人的財務健康與精神世界。它通過廣告轟炸、社交媒體渲染、金融工具誘導,將“買買買”包裝成生活意義的源泉。
衣食住行,哪些價格在上漲? - 天天要聞

衣食住行,哪些價格在上漲?

當前“衣食住行”價格普遍上漲,但漲幅因品類、區域而異,以下是具體分析:一、衣:成本驅動型上漲原材料漲價:棉花價格同比上漲20%-30%,滌綸等化纖原料漲幅超40%,導致服裝成本增加。
年輕人該如何避免被消費主義洗腦? - 天天要聞

年輕人該如何避免被消費主義洗腦?

年輕人應通過建立清晰的自我認知、培養理性消費習慣、提升金融素養與批判性思維來抵禦消費主義陷阱。以下為具體策略:一、認清消費主義洗腦的核心套路心理操控術價值觀綁架:通過廣告、影視劇將商品與“成功”“幸福”強行關聯(如“愛她就買XX”),讓你誤
怎樣才能讓自己一直保持低購物慾 - 天天要聞

怎樣才能讓自己一直保持低購物慾

保持低購物慾需構建“心理-行為-環境”三重防禦體系,以下為結合心理學實驗、極簡案例及數據的實操指南:一、認知重構:用延遲滿足馴化多巴胺30天冷靜期法則實施方式:將非必需品加入購物車或收藏夾,設置30天倒計時。若到期仍覺需要,再啟動購買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