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國經濟真的會面臨更加困難的局面嗎?從目前種種跡象來看,答案幾乎是肯定的。
我們這麼講,有人就會很不服氣了,我們付出了那麼多努力和代價,三年了不再受疫情困擾,大家都憋着一股勁,怎麼就會更困難了呢?
埋頭苦幹,總要抬頭看路。如果我們抬頭看看這個世界,就會明白更大的困難來自哪裡。那麼2023年,我們要怎麼破局呢?
中國經濟的困難,來自於全球經濟挑戰
全球化時代,中國作為經濟大國,受到全球政治經濟環境的影響,毫無疑問是非常大的。所以,如果我們僅僅看中國,形勢正在好轉,經濟正在復蘇。但是,如果我們看全球,就會發現嚴峻的形勢,有如烏雲壓城,壓力撲面而來。
對於中國許多高度依賴對外貿易的企業來講,這個問題更加重要。
關於全球經濟形勢對中國的影響,我們在最近的文章和視頻中曾經多次講過,請大家參考。
蘇聯經濟的歷史教訓,給了我們重要啟示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衰。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美國拖垮蘇聯,很多人都知道的是“軍備競賽”和“和平演變”,更多人不知道的是,根本原因是美國“圍堵”死了蘇聯經濟。當經濟基礎崩潰以後,不僅僅軍事實力維持不住,政權的穩定性也維持不住了,加盟共和國分崩離析。
美國糾集了全球發達國家的勢力,裹挾部分發展中國家,對蘇聯經濟進行了嚴密封鎖。蘇聯經濟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逐漸被局限在蘇聯和東歐那片狹小的區域,蘇聯的資源和重工業優勢完全發揮不出來,空有豐富的自然資源賣不出去,生產出來的產品也賣不出去,經濟就成了一潭死水。
簡單來講,美國糾集全球15%的人口和85%經濟規模,圍死了蘇聯經濟。
所以,蘇聯解體以後,俄羅斯才被迫採用“休克療法”這樣幾乎相當於自殺的經濟策略。說白了就是把原蘇聯的大部分國有企業變成私營企業,讓他們自謀生路。
這段歷史過去的時間並不長,歷史教訓滿是殘酷和厚重感,反覆告誡我們不要重蹈覆轍。
那麼2023年,中國應該怎麼辦?
時代不同了,破局就在歐美以外
缺乏歷史沉澱的美國人永遠也想不明白,刻舟求劍是不可能成功的。如今的世界與半個世紀以前完全不同了,中國更不是蘇聯。
首先,如今高度全球化的世界,全球經濟是一體的,全球資本都是逐利的,全球人民也是嚮往美好生活的,脫鉤也好,貿易戰也好,制裁也好,效果都會大打折扣。
更重要的是,在美歐15%人口以外,是完全不同於當時蘇聯面臨的世界,佔全球85%人口的發展中國家,甚至不發達國家,它們的經濟規模不再是15%,而是超過30%!即使這30%的經濟規模,也比當時美國糾集的85%規模大很多。
這裡面許多國家的經濟活力和發展速度,甚至遠超美國和歐洲等發達國家,這些市場的需求和未來潛力都是非常巨大的。
相對於當時蘇聯的封閉,中國與這些國家和地區都保持着非常良好的合作關係。
說白了,中國經濟是圍不死的!
所以,中國二十大提出了非常高明的戰略,將成為未來10年中美經濟的超級勝負手!
前些天,我們發布了視頻和文章《高水平對外開放,中國扔進美國後院的超級核彈!》,提出高水平對外開放,將成為中美競爭的超級勝負手。
說得更具體一點,我們既要跟美國發達國家保持合作,更要跟全球發展中國家和不發達國家,開展更加廣泛而高質量的合作。
美西方無論如何製造障礙,暫時的阻力都無法阻擋歷史大趨勢。如此戰略,沒有人可以圍死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