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市場普遍認為卓勝微正在遭遇“殺估值”時,公司2022年的業績表現也“急轉直下”。在充滿未知的2023年,曾經的芯片白馬股還會繼續上演“由盛轉衰”嗎?
虧損較年中有所擴大
數據顯示,2022年前三季度,卓勝微營收為30.17億元,凈利潤為9.85億元,可見,其第四季度凈利預計為-0.72億元至1.41億元,可能已經出現虧損。
對於業績下滑,卓勝微在業績預告中表示,主要受四方面因素影響:一是國際形勢複雜多變、國內疫情反覆、宏觀經濟下滑等,公司主要下游應用的手機行業市場需求疲軟,業績受到一定影響;二是公司穩步推進芯卓半導體產業化建設項目,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和人才儲備力度,導致研發費用、經營費用大幅上升;三是隨着產品銷售結構及市場競爭格局的變化,產品整體毛利率同比有所下降;四是消費電子需求不及預期,公司基於謹慎原則對存貨進行減值測試,導致報告期內存貨減值損失增加。
對於營收和凈利潤雙降,鈦媒體app致電卓勝微了解情況。公司表示,除了行業因素外,公司戰略的擴張、項目投入,也對公司凈利潤產生影響,目前公司訂單量正常。
據悉,卓勝微的主營業務為射頻前端芯片的研究、開發與銷售,公司的主要產品為射頻開關、射頻低噪聲放大器、射頻濾波器、射頻功率放大器、低功耗藍牙微控制器。2022年半年報顯示,公司的射頻分立器件營收佔比67.84%,射頻模組營收佔比30.76%。
券商和大股東“態度相反”
比如,西部證券12月23日發布的研報顯示,卓勝微在射頻前端行業居於龍頭地位,隨芯卓半導體項目布局持續推進,產業鏈優勢有望進一步擴大。未來,依託於拳頭產品射頻開關和lna提供的穩定現金流,受益於高端射頻模組產品和濾波器市場的拓展,公司業績預計修復並持續向好。
同樣在12月,華鑫證券則表示,“目前下游手機需求仍然疲軟,但我們認為公司已成為射頻前端領域平台型公司,完成濾波器布局後可拓寬自身產品覆蓋領域,打造全新業績增長點。從行業地位來看,卓勝微的優勢較為明顯”。
諾安基金表示:今年(2022年)半導體行業波動較大,因為疫情,行業供給和需求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但長期看,由科技創新帶來的行業景氣度不會輕易改變。“我們一直強調,我國半導體產業未來最大的機會在國產替代,今年就是國產替代的元年。”
有觀點認為,在2022年行業普遍大跌的情況下,諾安的基金經理蔡嵩松如此集中籌碼,除了對行業有信心外,也是出於對公司的肯定。
根據12月16日卓勝微披露股東減持公告顯示,公司股東許志翰、fengchenhui(馮晨暉)、匯智投資減持計劃實施完畢,共減持公司股份約950萬股,減持股份占公司總股份為1.7799%,套現合計約9.86億元。而在2021年,在限售股解除限售後,包括姚立生、天津潯渡、南通金信、ipv capital i hk limited等多名股東也開啟減持套現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22年12月30日,卓勝微的基金持股數量由2022年6月30日的631家下降到僅剩10家,佔總股本比例由18.46%降至僅有 0.44%。(本文首發鈦媒體app,作者|於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