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一組令人驚訝的數據,根據央行發布的2022年金融統計數據報告,去年全國人民幣存款額增加了超過26萬億,同比多增6.59萬億。其中,住戶存款增加17.84萬億元,創下歷史新高。
不局限於央行的數據,相信大家也有明顯感受,3年之後,身邊越來越多朋友開始攢錢了。最近這段時間,報復性消費的人並不多,但是“報復性存錢”的人很多。前不久#10個年輕人7個消費看重性價比#還鬧上熱搜,很多網友贊同這種務實的消費觀念。
比較深刻的印象,這兩年“平替”“性價比”等詞彙在年輕人圈子裡走紅,他們買東西不僅追求品質,同時還注重實際效用和價格是否對稱。比如買手機,如果自身需求只是簡單的打電話、刷短視頻、聊微信等等,國產手機就足以滿足,沒必要花更多錢去買蘋果三星。
或者美妝市場,以前年輕人要麼認準歐美大牌、要麼傾向於日韓美妝,對國產美妝興趣不多。但如今在很多細分領域,國產美妝已不輸大牌,價格卻更實惠。在擅長美妝特賣的唯品會上,去年美妝品類整體銷量增長58%,溪木源、逐本、穀雨、酵色等國產更是銷量翻倍。
隨着理性、務實消費觀念的興起,越來越多領域的國產被年輕人重新接受。此前路透社更是直言,中國年輕人開始省錢,這對奢侈品牌是個問題。拉丁美洲通訊社甚至認為,中國的年輕人青睞的不僅是國產,而是借“國潮”強調文化身份。
一些國產品牌鞋服在很多年輕人看來就很“潮”,比如悟道系列將中國道教等傳統元素與現代風格圖案結合,賦予了品牌新的生命力。像安踏、361°、回力等國產,都在變得越來越潮,更加符合年輕消費者的口味。
最近唯品會年貨節期間,不少國潮新品也成為了年輕人“新寵”。推出系列兔年國潮產品的回力銷量猛增108%,同樣推出多款兔年國潮服飾的361°同比增長188%。國潮氛圍強烈,平台上兒童外套銷量也猛增超50%,兒童漢服、旗袍的銷量同比猛增338%。
令人欣慰的,不僅是越來越多年輕人重新接受國產,更在於大家消費觀念轉變之後,掀起了一場穩中求進的高質量消費,曾經丟失的萬億消費和文化自信都在悄然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