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牛:新時代股市運行邏輯丨低利率讓“偏債”資金加速股票化進程

2023年01月01日22:02:29 財經 1656

股息率與債券收益率高之差收窄的同時,意味着高股息率在低利率環境下優勢更加凸顯。高股息率還因為三個方面的原因在未來值得繼續關注。

首先,全球主要國家股市股息率均超過當前長期國債收益率,股市的高股息具有一定吸引力。從全球範圍來看,英國富時100、澳洲標普200、德國DAX、台灣加權指數等享有較高的股息率,分別為3.25%、2.65%、2.56%和2.53%,對應10年期國債(政府公債)收益率分別為0%、1.56%、-0.33%和0.30%,股息率顯著超過長期國債收益率;道瓊斯指數、恒生指數、法國CAC40等亦如此。全球重要指數中僅巴西IBOVESPA指數、印度SENSEX30和納斯達克指數股息率低於國債收益率(如圖1)。主要原因在於巴西和印度屬於“高利率”國家。因此從全球角度來看,在低利率環境下,當前配置高股息的收益會超過配置債券,資金可以通過股息分享低利率下企業成長創造的價值。

長牛:新時代股市運行邏輯丨低利率讓“偏債”資金加速股票化進程 - 天天要聞

其次,當前A股整體股息率處於歷史中性水平,A股高股息資產稀缺性增加。從A股表現來看,當前A股股息率(近12個月)自2018年2 月以後持續回落,當前處於過去十年的歷史均值附近,股息率水平偏中性(如圖2)。這或許與近年來成長企業佔比擴大,企業整體分紅意願下降有關。因此在這其中高股息資產更加顯得稀缺,尤其是在市場偏向弱勢震蕩,高股息資產顯得更為重要。

長牛:新時代股市運行邏輯丨低利率讓“偏債”資金加速股票化進程 - 天天要聞

第三,配置型資金資產配置方向傾向於具有高股息優勢的板塊。當前A股中高股息比較集中的行業板塊為銀行、煤炭和房地產,過去12個月股息率分別為4.13%、4.09%和3.78%,也是僅有的超過10年期國債收益率(3.26%)的一級行業板塊(如圖3)。因此配置型資金會格外關注銀行、煤炭和地產的表現,加大對該板塊優質資產的配置比例。比如截止2020年三季報,保險資金在銀行、煤炭和房地產三個板塊上配置比例合計約為60.1%;而在2010年底,三大板塊的配置比例僅為26.3%,配置比例提升非常明顯。除了高股息本身的吸引力之外,新會計準則施行也增加了對於高股息資產的需求。根據新的會計準則,從2019年起,全部A股上市公司均需要實行新會計準則。新準則下的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公允價值不再影響利潤表。此前持有大量權益資產的企業可能會增加對高股息率標的配置,並將其劃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以此來減少新準則對報表利潤的影響。

長牛:新時代股市運行邏輯丨低利率讓“偏債”資金加速股票化進程 - 天天要聞

高股息資產形成的原因主要包括:一方面,制度鼓勵分紅。2019年10月發布的《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提出,鼓勵上市公司通過現金分紅、股份回購等方式回報投資者,切實履行社會責任;“十四五”規劃綱要指出,“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財產性收入,提高農民土地增值收益分享比例,完善上市公司分紅制度,創新更多適應家庭財富管理需求的金融產品”;2020年3月正式施行的新證券法進一步明確,上市公司應當在章程中明確分配現金股利的具體安排和決策程序,依法保障股東的資產收益權。上市公司當年稅後利潤在彌補虧損及提取法定公積金後有盈餘的,應當按照公司章程的規定分配現金股利。因此從制度安排角度來看,未來A股制度將鼓勵企業分紅,引導企業做好現金分紅,豐富中小股民的收益渠道等。

另一方面,很多行業步入成熟期,競爭格局相對穩定,高分紅意願加強。A股企業2019年資本性開支增速較2018年有所回落。這其中有部分原因是因為A股企業中部分已經成為行業龍頭公司,結束高成長階段進入平穩成熟期,資本性開支意願下降,分紅意願上升。從2009-2019年可以看到,A股企業中分紅比例在30%以上企業數量和佔比均同步上升,2019年分紅在30%以上企業數超過了1600家,佔比接近35%(如圖4)。2020年年報顯示這一勢頭依然沒有減弱。截至4月6日,1204家A股上市公司已披露年報,1042家擬進行現金分紅,分紅金額超過萬億元。擬分紅公司在已披露年報的上市公司中,佔比近九成;其中,有639家公司現金分紅占凈利潤的比例不小於30%,在分紅企業中達到61.3%。

長牛:新時代股市運行邏輯丨低利率讓“偏債”資金加速股票化進程 - 天天要聞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黑龍江珍寶島葯業及控股股東等被出具警示函 - 天天要聞

黑龍江珍寶島葯業及控股股東等被出具警示函

5月9日,黑龍江證監局對黑龍江珍寶島葯業及控股股東黑龍江創達集團等採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黑龍江證監局提出,2023年1月至9月,珍寶島控股股東黑龍江創達集團有限公司因未按時償還向哈爾濱湖時商貿有限公司、哈爾濱雙笙商貿有限公司、哈爾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