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色按鈕,即可收聽全文。
養老金重算補發陸續開始,60歲以上的都有份嗎?補發多少?
10月份以來,養老金重算補發的消息引起退休人員的廣泛關注,特別是60歲以上的退休人員,疑惑自己是否能夠參與本次重算補發,畢竟對於大多數60歲以上的退休人員來說,養老金是他們唯一的收入來源,如果能夠對養老金進行重新核算,並補發一筆錢,那麼是再好不過的了。那麼,本次養老金重算補發,60歲以上的退休人員都有份嗎?能補發多少?我們依次來看。
第一,本次養老金重算補發,60歲以上的退休人員都有份嗎?
首先明確告訴大家,本次養老金重算補發,並非60歲以上的退休人員都有份,需要滿足一定的條件。因為此次重算補發並非以年齡為標準,而是因為計算養老金的其中一個數據發生變動,即2022年最新的養老金計發基數確定了。每年新辦理退休的退休人員計算養老金時,都需要用到當地當年最新的計發基數,但是計發基數一般要等到下半年才能確定,所以今年一月份以來新辦理退休的人員仍然採用的是2021年的計發基數計算養老金,今年計發基數上漲後,一月份以來新辦理退休的人員將替換新基數計算其養老金,使其養老金正式“轉正”,並核算其退休以來少發的待遇進行補發,補發後再按照“轉正”後的新標準發放養老金。
因此,此次重算補發養老金能夠參與的退休人員需要同時滿足兩個條件:一是2022年1月份以來辦理退休,且養老金是用2021年的計發基數計算的;二是領取職工養老金的退休人員,具體包括企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和領取職工養老金的靈活就業人員,領取城鄉居民養老金的退休人員不在重算補發的範圍內。
按照我國目前實施的退休制度,男性60歲退休,女幹部55歲退休,女工人50歲退休,特殊工種可提前退休。只要是今年一月份以來辦理退休的人員,不管是60歲,還是55歲,還是50歲,或者提前退休的人員,如果養老金是用2021年的計發基數計算的,一般都能參與重新核算補發。反而多數60歲以上(不含60歲)的退休人員由於已經在2022年前辦理了退休,所以不能參與重新核算補發,他們的養老金一般在其退休當年已經享受了重新核算補發,或者是在當年最新的計發基數確定後才退休的,退休時就領取的是應發待遇,而非預發性待遇,所以也不存在重算補發。
第二,此次養老金重算補發,能補發多少錢?
此次重算補發是嚴格按照養老金的計算公式重新核算,核算過程很簡單,只要代入2022年最新的計發基數,替換2021年的計發基數計算,就能得出退休人員每月少發了多少養老金,再將每月少發的部分乘上其領取養老金的月數,就是補發的錢數。
職工養老金由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組成,有視同繳費年限的退休人員還有一筆過渡性養老金,具體計算公式為: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65歲為101)。
基礎養老金=所在地區養老金計發基數(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過渡性養老金=養老金計發基數x社保平均繳費指數x賬戶前工齡(視同繳費年限)x過渡性養老金計發係數。(注意:各地過渡性養老金計算方式略有差異)
下面,舉個例子演算給大家看看,假設老李今年3月份退休,所在地區養老金計發基數增長了600元,老李的本人平均繳費指數為1,繳費年限25年,沒有過渡性養老金。那麼,老李每月應該補發的基礎養老金=600(1+1)÷2×25×1%=150元。若其所在地區11月份補發到賬,那麼,老李將補發9個月的差額,一共1350元,並於今年12月起,到賬的養老金每月增加150元。
大家可以代入自己的各項數據和所在地區的計發基數計算看看,能補發多少錢,注意如果有過渡性養老金,還需替換計算少發的過渡性養老金的差額。
第三,補發何時到賬,各地進程如何?
目前已經有至少23個地區確定了2022年最新的計發基數,計發基數確定後,一般新辦理退休的人員就會用新基數計算養老金,重算補發相信也會儘快落實。截止10月底,已經有北京、四川、吉林的退休人員分享了補發到賬的好消息,其餘多數地區通常會在11、12月份陸續補發到賬,少數地區可能延遲到明年補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