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新能源車是風口,但是市場已經如此擁擠的今天,是否還容得下新的品牌?儘管不能草率地肯定或否定,但是有一點是確定的:成功的門檻在提升。
在中國龐大市場規模的誘惑下,眼見的“內卷”並不能阻止資本的熱情,新能源車領域仍不斷有新面孔。不久前,自游家NV上市,起價27.88萬元。
2018年,小牛電動車創始人李一男辭職再創業,進入新能源車賽道,2021年發布自游家品牌,而自游NV就是首款車型,含增程式和純電兩種動力。
隨着汽車和科技一線企業的相繼入場,留給創業型造車新勢力的空間越來越小,李一男和他的自游家品牌如何突圍?對於這位曾經的“華為少帥”是個考驗。
與大乘聯合開發,要複製華為模式?
對於自游家品牌,相信多數人還很陌生,這是李一男操盤打造的全新新能源車品牌,英文名為NIUTRON,所以初創的公司取名為牛創新能源。在新車正式上市前幾天,公司正式更名為火星石科技,官方解釋是為了避免品牌名與公司名混淆。
這波操作,很多人會表示費解,感覺是多此一舉。但如果深入了解自游家品牌背後的運作模式,會發現真正的用意。眾所周知,造車資質對於創業公司是一個難題,要麼花大價錢買,要麼就得與有資質的公司合作,前面的“蔚小理”們,以及華為、小米都面臨同樣問題。
而李一男選擇了合作,對象是大乘汽車。大乘汽車雖然也是新兵,但是通過一系列運作獲得了燃油車和新能源車雙資質,只是自己造車並不成功,而李一男與大乘合作,不僅擁有了資質,還接盤了其常州金壇智慧工廠,自游家NV就是在該工廠由專屬生產線生產。
顯然,雙方的合作模式,不同於蔚來的代工,也不同理想的收購,而更像華為與賽力斯的關係,並且還有突破。甚至,連自游家和NIUTRON的商標,都是由大乘註冊的。
對此,李一男的表述是:火星石科技將在軟件、智能、三電等前瞻技術領域賦能大乘汽車,共同提高整車和智能軟件水平。
這個話術似曾相識,那就是華為與賽力斯的合作模式,這也就能理解為什麼李一男將公司改名為火星石科技了。
或許,這樣更能凸顯其專業性,實現在自游家品牌上複製AITO問界的成功。
產品力是關鍵,自游家NV有啥賣點?
當然,不管蔚來模式、華為模式、理想模式,最終都要看產品力。這裡就不得不提一下理想,在國內的造車新勢力中,理想算是發展最順的,價格30萬+的SUV,月銷量基本穩定在1萬+。
復盤來看,理想最大的優勢就是精準定位,一是堅定地選擇了更容易被接受的增程式,二是對城市超級奶爸這個用戶群體需求的精準把握。
理想的一些成功經驗,被後續很多企業借鑒,比如:東風打造嵐圖,華為賽力斯打造AITO問界,還有長安深藍,以及這次的自游家NV,都不約而同的選擇了增程式這個突破口。儘管被個別主打混動技術的企業視為“落後的技術”,但技術相對簡單,門檻低,消費者還接受,何樂而不為呢?
這次,自游家NV基於自主研發的GEMINI雙子動力模塊系統推出,共三款車型,提供純電版和增程版車型,其中純電車型續航里程分別為440公里和560公里,價格分別為27.88萬和31.88萬元,增程式車型價格為28.88萬元,配備1.5T四缸增程器並提供150公里純電續航,滿油滿電狀態下CLTC綜合續航里程1257公里。
新車全系標配iAWD智能雙電機四驅系統,使用高效永磁同步電機,純電版參數為280kW 和452N·m,增程式版為270kW和526N·m,百公里提速時間均為5.9秒。
另外,從名字上看,自游家NV突出了自駕游功能,比如支持7種駕駛模式隨時切換,還具備200mm的最小離地間隙與透明底盤功能,在應對複雜路況上也有一技之長。
無論是消費者的關注,還是廠家的推廣,增程式車型都是重點。綜合來看,自游家NV增程版應該是介於老款理想ONE和新款理想L7之間,沒什麼明顯缺點,但是也沒什麼特別突出的亮點,屬於均衡性比較強的一款車,走的是性價比路線。
市場競爭分析,高端市場接受中庸嗎?
從定位上看,自游家NV屬於中大型SUV,競品都是各品牌的主力,增程式有理想L7/L8、問界M7、嵐圖FREE,純電則有蔚來ES7/ES8、小鵬G9等等。
從車身尺寸上看,自游家NV長寬高分別為4915/1962/1755mm,軸距為2910mm,相對於同級別競品,並不算突出。
從性能上看,就拿“百公里加速”這個關鍵指標來說,同樣四驅版,問界M7破百僅4.8秒,理想L7也做到5.5秒,顯然自游家NV的5.9秒略遜一些。
在智能駕駛輔助方面,自游家NV標配地平線征程2芯片和地平線單目視覺感知方案,也不算先進。
值得關注的是,自游家NV支持輔助駕駛系統硬件付費升級至SuperDrive AAD,採用2顆地平線征程5芯片,算力提升至256TOPS,還有12顆攝像頭、12個超聲波傳感器、5個毫米波雷達,可以實現高速公路和城區道路的NOA(Navigate on Autopilot領航輔助駕駛)功能,以及更多場景下的全自動泊車功能。不過,這要到明年三季度才能開放升級,實際表現仍需驗證。
當然,自游家NV的價格只有28.88萬元,而同樣的四驅版本,理想L7和問界M7的價格都是33.98萬元。所以,自游家NV走的顯然是性價比路線,就是在一個相對成熟的細分市場,選擇相對成熟的方案,將價格降下來,降低准入門檻。
不過,這個邏輯市場是否認可還是未知數。要知道,問界M7有華為加持,而且性能更激進才打開的局面,用余承東的話說就是“要做就做行業第一”,還有嵐圖FREE的增程版的四驅車型也是做到了4.5秒破百。在高端新能源車市場,進場更晚的自游家NV有選擇中庸的機會嗎?
從現有的數據來看,目前國內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約為1149萬輛,僅佔國內汽車保有量約3.6%,市場空間非常巨大。但是,競爭也同樣激烈,除了已經上市的,後面還有小米、百度等一大波狠角色,所以,一個新品牌要想出位,還是要下點兒猛料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