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世界投資者周”是由國際證監會組織(IOSCO)舉辦的一項全球性的活動,旨在提升市場各方對投資者教育和保護重要性的認識,展示世界範圍內證券監管機構關於投資者教育和保護的良好實踐。
華商基金一直積極響應號召,從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出發,推出了一系列投資者教育保護活動,受到市場的廣泛關注。在2022年 “世界投資者周”來臨之際,我們繼續推出相關投資者教育宣傳活動,普及綠色金融、綠色投資理念,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增強理性投資、價值投資和風險防範意識。
正文:
定期報告是上市公司在一定時期內向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提交,並向社會公眾披露的反映公司某個會計期間的財務狀況、經營情況、股本變動和股東情況、募集資金的使用情況和公司重要事項等相關情況的報告。
對於投資者而言,定期報告尤其是年度報告,是上市公司對整個報告期內生產經營、財務狀況、投資發展、治理內控等情況的總結分析,是投資者獲取公司信息的重要來源,以及投資決策的重要依據。因為一般普通投資者在公司調研、股東大會等渠道並沒有信息優勢,通過閱讀定期報告,投資者可以識別和獲取對作出價值判斷和投資決策有重大影響的信息,有利於捕捉定期報告中所包含的信息與線索,進而可以進行科學合理的投資。
環境與社會責任需要披露哪些內容?
規則規定,上市公司年度報告中應當披露環境與社會責任信息。
具體要求包括屬於環境保護部門公布的重點排污單位的公司或其主要子公司,應當根據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及規範性文件的規定披露以下主要環境信息:
(1)排污信息。包括但不限於主要污染物及特徵污染物的名稱、排放方式、排放口數量和分布情況、排放濃度和總量、超標排放情況、執行的污染物排放標準、核定的排放總量。
(2)防治污染設施的建設和運行情況。
(3)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及其他環境保護行政許可情況。
(4)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
(5)環境自行監測方案。
(6)報告期內因環境問題受到行政處罰的情況。
(7)其他應當公開的環境信息。
重點排污單位之外的公司應當披露報告期內因環境問題受到行政處罰的情況,並可以參照上述要求披露其他環境信息,若不披露其他環境信息,應當充分說明原因。
鼓勵公司自願披露有利於保護生態、防治污染、履行環境責任的相關信息。環境信息核查機構、鑒證機構、評價機構、指數公司等第三方機構對公司環境信息存在核查、鑒定、評價的,鼓勵公司披露相關信息。
鼓勵公司自願披露在報告期內為減少其碳排放所採取的措施及效果。
鼓勵公司結合行業特點,主動披露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的工作情況,包括但不限於:公司履行社會責任的宗旨和理念,股東和債權人權益保護、職工權益保護、供應商、客戶和消費者權益保護、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公共關係、社會公益事業等方面情況。公司已披露社會責任報告全文的,僅需提供相關的查詢索引。
鼓勵公司積極披露報告期內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鄉村振興等工作的具體情況。
為什麼要披露企業環境與社會責任?
企業社會責任是指企業在創造利潤、對股東承擔法律責任的同時,還要承擔對員工、消費者、社區和環境的責任,即企業需要向社會提供物質產品和服務,依法納稅,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主動承擔對自然環境和社會各利益相關者的義務等。目前堅持綠色發展、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是中國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內容。
企業作為社會公民,對資源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披露企業環境與社會責任一方面可以有助於企業形成良好形象,給企業帶來一些無形和有形的效益,贏得社會、政府、職工的認可;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市場上形成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履行環保義務的良好風氣,使得市場整體能夠減少生產活動各個環節對環境造成的污染,降低能耗,節約資源。
內容來源:上海證券交易所——《讀懂上市公司定期報告》問答手冊。
風險提示:不代表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基金投資須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