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賺錢是一門需要研究的學問。這門學問叫做財商。很多人特別聰明,學習能力很強。但就是賺不到什麼錢。主要原因是沒有什麼財商。學校是不會教你財商的。當你走上社會時意識到錢很重要再開始瘋狂打工。這個時候的你更加不可能學習財商。
因為你沒有那個時間精力。可以說有時間精力的時候,你在學習課本知識和玩耍。因此你只能越賺錢越窮。我每天都會花一個小時學習財商然後整理之後發布在頭條上。在這個吸引和輸出的訓練中我對於金錢的認知也會更加深刻。因此我的收入也在不斷提升。
窮人對於金錢的認知太淺薄
你問窮人怎麼賺錢?窮人都會回答拚命努力,拚命干就行了。窮人從小到大都接受的是一種努力就能夠成功地催眠。他們也喜歡生活在這種謊言里。只有這樣才可以讓自己逃避現實的沒有任何上升空間和未來。
他們接觸最多的只有學校的教育,缺乏生活實踐。一出社會就直接打工養活自己了。日子過得很忙碌,手停不下來,身體也停不下來。腦袋裡怎麼可能有空間去思考呢?你們看看那些工廠的流水線工人。他們是不是越忙越麻木。腦袋裡越來越空,沒有任何自己的思想也沒有什麼創新的思維。
窮人在學校中習慣被別人帶領着學習,在社會中習慣被老闆帶領着賺錢。這種被帶領會導致窮人永遠接觸不到可以致富的事情。每天都做一些雜事,做一些重複勞動。這世界上永遠是百分之二十的事情產生了百分之八十的收益。
剩下的百分之八十的事情都是一些雜事。老闆一定是利潤最大化的那百分之二十的事情。其他的事情全部交給員工進行重複勞動就行。這就像奶茶店老闆不會親自做奶茶一樣。那些做奶茶的,清洗機器,進貨這些雜事都會交給員工做。老闆負責的都是整合資源做局的這部分。
你每天在做什麼學習什麼那麼就會精通什麼。你每天都在做雜事,那隻能成為越來越廉價的勞動力。你每天都接觸老闆,想布局和營銷的事。那你就會成為優秀的老闆。
一個員工之所以一直是員工,當不上老闆。最根本就在於他從來沒有接觸過老闆的那種領域。他一直在接手不需要思考的重複勞動。源頭就出了問題,怎麼努力都是白費的。
富人更注重用模式和體系賺錢,動腦子而不是體力
在原始社會,勤勞是財富的密碼。只要你多鋤一點地,多使一份力氣。你所收穫的糧食就會多一分。在現代社會,流量才是財富的密碼。因為基礎的生存需求已經滿足了。人類不需要那麼多人從事農業生產了。人們衍生了多種多樣的精神需求。這些需求就需要各個行業的人滿足。
只是有些人只是年齡增長了,觀念依舊沒有伴隨着時代而更迭。那種在艱苦時期奮鬥下來的困難模式和心理陰影一直紮根在他們的心裡。
那就是只要我手不停歇,身體不停歇。我拚命的勞動就不會餓死。可是一個人的身體都已經累得不行了,怎麼有精神思考呢?
所以我們常說文學藝術都是那些吃飽了撐的沒事幹的人創作的。
富人每天也不用從事體力勞動,和別人喝茶聊天。有了閑暇的功夫自然能夠思考。在思考中很可能更新了模式,節省了更多的成本。要麼就是創造了一個新的體系,自動化地賺了更多錢。
窮人和富人的思維的着力點都不一樣。窮人想着怎麼多使點力氣,讓自己更拚命。富人想着怎麼多節省點力氣,賺更多的錢。
思維和行動的慣性塑造了雙方結果的巨大差異
人終究是一個動物。動物就是戰勝不了慣性。情緒和思想都是一時的,起不到多大的作用。所以即使很多打工族知道創業可以改變命運,抖音是巨額變現工具。他們也不會做出任何行動的。今天想的道路千千萬萬,明天依舊是會走老路。
因為人長時間接觸什麼就會依賴上什麼。慢慢地也就演變成一種熱愛了。你做一件事情時間長了,每個細胞都會形成肌肉記憶。不做反而不舒服。
所以說窮人和富人沒啥難度上的差別。堅持久了,習慣了就是一樣的。
更多精彩內容盡在公眾號:吸引力法則每日一談
想要學習自媒體寫作的趕緊私聊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