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擁2.2萬家門店,年營收超過100億,蜜雪冰城是怎麼做到的?

2022年10月01日14:53:19 財經 1826

9月22日,根據中國證監會官網消息,蜜雪冰城A股上市申請已經受理,看來IPO已是板上釘釘,不出意外的話,蜜雪冰城將成為“A股新茶第一股”。根據報道,蜜雪冰城去年的估值約600億人民幣,與喜茶並駕齊驅,蜜雪冰城無疑要開始了新的征程。

看一下蜜雪冰城的“吸金”實力。根據過去幾年的財報數據,2019年的營收不足30億,2020年達到46億,2021年直接突破100億,同比增長121%。凈利潤也節節攀升,2019-2020年還維持在4-6億,2021年達到19億。

坐擁2.2萬家門店,年營收超過100億,蜜雪冰城是怎麼做到的? - 天天要聞

在過去幾年疫情影響下,實體生意受到衝擊,但蜜雪冰城的生意似乎越做越大,營收和利潤均實現大幅增長。即使是2022年一季度,蜜雪冰城的利潤也達到3.9億,盈利能力可見一斑。

要知道,同行業的其他企業卻面臨著虧損,2021年奈雪的茶虧損了1.45億,今年上半年更是出現了2.49億的虧損,另外,以高端著稱的喜茶利潤也是接連下滑。然而,截至今年第一季度末,蜜雪冰城門店數量已達到22276家,有時候在一條街道,甚至能看見兩家蜜雪冰城店鋪。

那麼,同樣作為新茶飲的蜜雪冰城為何能強勢破鋒,不僅沒有虧損,店鋪數量也是越開越多呢?綜合分析,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低價吸引大量消費者

當代年輕人確實將“口袋捂得越來越緊”了,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消費降級,在這方面,走低價質優的蜜雪冰城確實更佔優勢,所以蜜雪冰城的店鋪面前好似從不缺顧客。

幾塊錢就能喝上一杯奶茶、一杯咖啡,蜜雪冰城茶飲的消費群體也更加大眾化。有了眾多消費者的支持,也就有了資金來源,作為一家現制飲品連鎖企業,擴張門店數量也是順理成章的事。

運營模式不同

蜜雪冰城的模式為“直營+加盟”,其中加盟貢獻了90%以上的收入。在蜜雪冰城2萬多家門店中,其中加盟的門店數量高達2.2萬家,直營門店只有不足50家,而奈雪的茶實現完全自營的模式,成本更高。

坐擁2.2萬家門店,年營收超過100億,蜜雪冰城是怎麼做到的? - 天天要聞

根據財報數據分析,蜜雪冰城96%的收入來自加盟銷售收入,其中食材和包裝材料佔比達到80%以上,根據媒體報道,過去一年蜜雪冰城向加盟商銷售的杯子就超35億個,銷售的茶葉高達8000多噸,蜜雪冰城自身有龐大的供應鏈,這大大降低了原材料的成本。

除此之外,蜜雪冰城還積極發展海外市場、擴大業務範圍。蜜雪冰城看準了東南亞地區的現制茶的市場增長潛力,越南、印尼也開了好幾百家門店。蜜雪冰城還推出了咖啡品牌和冰淇淋連鎖品牌。未來,海外市場、咖啡與冰淇淋連鎖品牌或將成為蜜雪冰城新的業務增長點。

近兩年實體經濟受到了疫情巨大的衝擊,雖然線上訂單保持着增長態勢,但大多數外送訂單要高度依賴第三方渠道。而且相比線下消費,線上渠道利潤更薄,因此茶飲品牌還是要想辦法提高線下門店客單量,只有單店盈利模式成熟,才能在高度內卷的茶飲市場站穩腳跟。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探真科技:邁過企業“上雲”分水嶺,擁抱AI - 天天要聞

探真科技:邁過企業“上雲”分水嶺,擁抱AI

與此同時,AI時代網絡安全的“新議題”,不但切中了國內企業最實際的需求,與聯想中小企業業務群一直以來通過提供一站式服務,與企業客戶攜手共同創新成長、高效陪伴客戶走向成功的價值邏輯也密不可分。
郭麒麟的“新師傅”,為何有着一副“好面相”? - 天天要聞

郭麒麟的“新師傅”,為何有着一副“好面相”?

如果說一碗方便麵也能有“面相”,那誰最適合來講這門“面上功夫”?近日,康師傅發布短片《面相》,正式官宣郭麒麟成為“美味代言人”。這支結合相聲語境與產品表達的短片,以一套“看面相 識美味”的敘述方式,引出“好面相”這一關鍵詞,也為這場產品升級找到了一個兼具記憶點
衝上熱搜!“小米SU7”被做成11元紙紮版祭祀品,侵權嗎? - 天天要聞

衝上熱搜!“小米SU7”被做成11元紙紮版祭祀品,侵權嗎?

趙舒傑:根據商標法第五十七條規定,未經許可在相同或類似商品上使用與註冊商標相同或近似的標識,可能構成侵權。目前,小米汽車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已申請註冊多個與“小米SU7”相關的商標。若紙紮版“小米SU7”使用了“小米”商標或與小米商標近似的標識,且用於商業銷售,即
崩盤了!湖北首富欠債806億,國資118億救場,債主卻不買賬! - 天天要聞

崩盤了!湖北首富欠債806億,國資118億救場,債主卻不買賬!

他掌控千億帝國,卻因806億轟然崩盤。國資出手救場,債主們卻滿心不滿!上世紀80年代,艾路明和幾個校友瞅准了日本醫藥公司的需求,靠收集尿液提取尿激酶賺了大錢。1992年,他註冊了當代科技發展總公司,1997年帶着人福醫藥敲開了A股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