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退休以後,人人都希望有一份高高的養老金待遇,以滿足自己的養老需求。可是說實話,僅靠一份養老金待遇是遠遠不足的。目前,我國已經建立和正在建立的養老金有五種,相互疊加的話,足夠滿足任何人的養老需要。
社會養老保險養老金。
社會保險養老金指的是以我們社會保險為基礎建立的養老金制度,主要包括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兩大類。
很多人可能沒有注意,社會保險的養老保險繳費基數都是有上限的。無論收入多高,只能按照上限繳費,最終領取的養老金上限也就確定了。
社會保險只能夠提供最基礎的養老保障,一般也就是30%~40%的養老收入。2021年,我國企業退休人員的人均養老金水平僅僅2987元。一些靈活就業人員最低基數繳費15年,養老金才僅僅1000元左右的。
年金養老金。
年金養老金是在參加社會養老保險基礎上才可以參加的。目前,主要包括職業年金和企業年金兩種。
2021年末,我國企業年金參加職工數量是2,875萬人,年金投資運營規模2.61萬億元。目前,職業年金的運營規模也已經達到了1.79萬億元。
年金養老金的最大優勢是轉移支付和稅收遞延。年金養老金是由單位和個人共同繳納,像職業年金本人只需要繳費基數的4%,用人單位是繳費基數的8%。
年金在領取時是需要按照每月的領取額度繳納個人所得稅的。每月3000元以內,個稅稅率只有3%。養老年金預計也能提供未來養老待遇的1/3。
個人養老金。
個人養老金是國家新提出來的一種制度,目前國家已經出台了指導意見。預計年底之前會在一些地區試點一年以後全面推廣。
個人養老金實行個人賬戶制度,繳費完全由參加人個人承擔。參加人通過個人養老金信息管理服務平台(人社部)建立個人賬戶。
只有參加了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或者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才有資格參加個人養老金的。每年個人繳納個人養老金的金額上限為12,000元。如果長期積累也會是一筆不小的財富。
國家制定稅收優惠政策。個人養老金的資金可以用於銀行理財、儲蓄存款、商業養老保險、公募基金等金融產品,這些產品國家會制定規則,因此相對會更安全一些。
商業保險養老金。
國家早就在2018年試點了稅延型養老保險。但是目前商業養老保險的主流還是稅後繳費形成的養老待遇。
養老保險的養老金待遇最大特點是可以領取終身,而且非常靈活。
商業養老保險是不會設立上限的,但是稅延型養老保險享受稅收遞延的優惠是有上限的。
商業養老保險可以根據個人的需要確定是否提取現金價值而終止養老保險關係,靈活性比社保養老金更高。
個人儲蓄養老金。
2022年11月份,國家由四大行推出的特定養老儲蓄存款即將到來了。存款的期限是5年、10年、15年和20年,相信利率會更加優惠。
這是以養老為目的的儲蓄存款,可以零存整取,也可以整存領取,還可以按期付息,作為一種養老金使用的。儲蓄存款是沒有上限的,可以根據個人的需要提前兌付,能夠有效增加養老的靈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