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12萬億存款,我已不敢再看基金賬戶了(周報163期)

2022年09月25日20:37:26 財經 1364

文 望京博格(轉載請註明出處)

新增12萬億存款,我已不敢再看基金賬戶了(周報163期) - 天天要聞

配圖:今天專門找了一個綠色系美女,搞投資的不喜歡看綠色,最近發現看多了也就習慣了。

一、本周市場回顧

新增12萬億存款,我已不敢再看基金賬戶了(周報163期) - 天天要聞

(1)煤炭漲了3.43%,有色漲了1.56%,說明資源周期類的資產還是強勢的,9月23日原油價格下跌了5%,不知道對於資源周期類未來走勢有啥影響。煤炭的價格已經被發哥控制基本不漲了,有色不再是銅、鋁、錫了,現在主要是鋰資源相關的能源金融了,在這方面望京博格配置了主動基金:易方達資源與廣發資源,最近又加了一點華夏周期;
(2)國防軍工跌幅為-0.94%,相對醫藥、芯片、新能車等傳統賽道,軍工跌幅相對較少。大家都知道望京博格重倉軍工(15%倉位左右),現在看好軍工的基金經理越來越多了,還有研究員喊出2023年業績關鍵靠軍工了,在目前這個情況,我打算繼續持有軍工(不加倉也不減倉)

(3)豬肉股也持續下跌,當初博格賣出豬肉換成中證1000,現在看兩個跌的差不多了,另外本周醫藥又跌了快5%,芯片也跌了超過5%,真的不知道市場的底部在哪裡,跌麻了!


二、對基金絕望了

新增12萬億存款,我已不敢再看基金賬戶了(周報163期) - 天天要聞



最近看一個新聞說,2022年根據16家銀行的半年報披露,上半年16家銀行新增了12.75萬億的存款,關鍵詞12.75萬億存款。

估計大家傳統思路認為有存款才有貸款,但是現在一切都改變了,按新的經濟學解釋“貸款派生存款”,央媽通過信用擴張派生貨幣,貨幣以貸款模式發放出去,獲得貸款的人,如果錢花不出去放在銀行,瞬間又變成了存款,說了這麼多廢話,總結一下就是錢並沒有進入實體經濟。

新增12萬億存款,我已不敢再看基金賬戶了(周報163期) - 天天要聞


存款裡面有機構存款也有居民存款,望京博格給大家找了一個更直接的數據,居民存款-居民貸款差額。

這個數據在2018年初是負5萬億,那個時候大家還熱衷貸款買房的。在2022年7月份這個數據是正10萬億,說明大家真的更喜歡存款不消費了。

投資房子、投資基金都沒有賺錢效應,大家的錢都放在銀行存款裡面了。還有很多人買貨幣基金與超短債基金了,據說9月份已經有40多個超短債新購了。

基金市場沒有賺錢效應,估計很難有大規模自己入場的,但是大家也別等着看着別人賺錢再買基金,那樣更容易虧錢。
今年4月份的時候,望京博格一個賬戶虧了100個漢堡(所有賬戶估計虧損200個漢堡),最近一看,之前那個賬戶虧了近80個漢堡了(所有賬戶虧損160個漢堡)。

心裏面覺得現在比2018年還慘。

2018年起碼還可以(打工搬磚)賺錢加倉,2022年(打工搬磚)已經很難賺到錢加倉了。


三、本周操作

博格在2020年7月份買了差不多50個漢堡左右的地產,當時覺得地產行業低估,就算價值回歸也能賺個20-30%,但是兩年多過去了地產依舊沒有賺錢,虧損還超過10%,當初的50個漢堡也就變成40多個漢堡了。

在周報162期,賣出6個漢堡地產加倉了新能源!本周又賣出12個漢堡(嗯,合計40漢堡的地產已經被賣出一半了),分別加倉新能源與周期基金。

理由就是最近新能源回調了,從現在看未來三年,我覺得新能源比地產更有潛力。

另外,望京博格在2021年底高位賣出新能源,也算是賣在最高點了,但是心裏面一直並不平靜,生怕自己在未來踏空新能源,現在終於等到新能源回調了,把這個倉位加上去。

博格未來依舊看好高科技與高端製造,大國博弈不能靠“嗑藥房地產”吧。

除了賣出地產換新能源與周期外,恒生科技與恒生醫療的定投還在持續。

今天就聊到這裡,

關注望京博格,投資一路相伴!

新增12萬億存款,我已不敢再看基金賬戶了(周報163期) - 天天要聞

風險提示:以上所涉及標的不作推薦,也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智通港股解盤 | 超預期關稅出台一片恐慌 期待後續利好對沖 - 天天要聞

智通港股解盤 | 超預期關稅出台一片恐慌 期待後續利好對沖

【解剖大盤】市場本以為關稅會比較溫柔,沒想到貼臉開大。特朗普1.0版關稅重點是中國,現在直接全球開徵,股市自然一片哀嚎,尤其是越南股市大跌6.68%,港股收跌1.52%。美東時間周三(4月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簽署兩項關於所謂“對等關稅”的行政令,宣布美國對所有貿易夥伴設立10%的“最低基準關稅”,並對多個貿易伙...
國泰君安重磅!朱健當選董事長,李俊傑任總裁!公司名稱變更登記完成 - 天天要聞

國泰君安重磅!朱健當選董事長,李俊傑任總裁!公司名稱變更登記完成

每經編輯:黃勝4月3日晚間,國泰君安(601211.SH,股價17.13元,市值3020億元)公告稱,公司第七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於2025年4月3日召開,選舉朱健為董事長,周傑為副董事長。會議還審議通過了關於提請聘任公司高級管理人員的議案,聘任李俊傑為總裁,毛宇星、謝樂斌、羅東原、聶小剛、潘光韜、張信軍、陳忠義、韓志達為副總裁...
向“托而不管”重拳出手,證監會大幅修訂託管業務管理辦法達43條,八大要點速覽 - 天天要聞

向“托而不管”重拳出手,證監會大幅修訂託管業務管理辦法達43條,八大要點速覽

財聯社4月3日訊(記者 閆軍)對基金“托而不管”、有牌照不展業、帶病託管、借託管牌照開展其他業務……這些行為將不再被允許。3月4日,進一步優化基金託管行業生態,壓實託管人責任,切實保護投資者利益,支持託管人依法創新組織架構,證監會發布《證券投資基金託管業務管理辦法(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
小米股價止跌回漲!當事人刪博引猜測,網友扎堆稱“抄底良機” - 天天要聞

小米股價止跌回漲!當事人刪博引猜測,網友扎堆稱“抄底良機”

大河報·豫視頻記者 張陽 (4月3日,小米股價分時走勢圖)4月3日,小米集團(1810.HK)港股上演戲劇性反轉:早盤一度跌至43.550港元,創近兩個月新低,但在午後突然直線拉升,最終收報45.900港元,單日漲幅達3.03%。 Normal 0 7.8 磅 0 2 false false false EN-US ZH-CN X-NONE 這一反彈終結了連
博通股份,靠學校續命? - 天天要聞

博通股份,靠學校續命?

每經記者:張文瑜 每經編輯:賀娟娟一年一度的陝股“年報季”拉開序幕。在資本市場沉浮二十載的“跨界老手”——博通股份(600455.SH),以一份“喜憂參半”的年報引發關注。年初“跨界”併購環保企業宣告折戟,2024年高等教育業務營收佔比攀升至99.91%,民辦高校成為唯一支柱,缺乏新的增長點;其凈利潤同比增長15.7%,但...
歐菲光年報“增收不增利”,高管收入卻持續高增 - 天天要聞

歐菲光年報“增收不增利”,高管收入卻持續高增

記者 鄒永勤 2024年4月2日,歐菲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002456.SZ,下稱“歐菲光”)發布2024年年報。2024年,歐菲光實現營業收入204.37億元,同比增長21.19%;歸母凈利潤為5838.18萬元,同比下降24.09%;扣非歸母凈利潤為-1272.11萬元,連續第五年虧損。高管薪酬暴增旗下擁有智能手機、智能汽車、新領域三大業務體系的歐菲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