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份,一個月時間,全國31省就完成了養老金調整方案的公布和資金的補發,有些退休人員們可能覺得這就是今年養老金上漲的結束,屬於今年才辦理退休手續的人員,至少也要等到明年才能享受上調的機會。
但實際,今年新退休的人員,仍然有一次增加養老金的機會,就是參加養老金重新核算和補發。屬於領取職工養老金的退休人員,他們的養老金是分為兩部分計算的,一個是個人賬戶的養老金,另一個是基礎賬戶的養老金。其中,基礎賬戶養老金部分,計算時是根據計發基礎、繳費指數和繳費年限計算的。
當年的計發基數,理論上應當從今年1月份第一批退休人員領取養老金時公布,但實際各省基本都是在之後才陸續公布,比如山東省今年在9月份才剛公布了本地的計發基數,月標準是7182.5元。那麼就是從9月才能開始重新核算,屬於1~8月份在今年辦理退休手續的職工,在領取養老金時,只能按照去年的計發基數先行核算,保證養老金髮放。去年山東的養老金計發基數月標準是6893元,相比今年的水平差距在289.5元。說明1~8月份期間退休的人員,是少發放了養老金,肯定需要補足。
那麼,到底能發放多少呢?屬於工齡30年的人,今年山東每月能發放多少養老金呢?我們需要從分3點來分析:
首先,養老金是多繳多得的,如果能夠按照300%的繳費指數頂格繳費的話,計算公式就是:
7182.5×(300%+1)÷2×30×1%=4309.5元,每年養老金調整時,都是按照定額、掛鈎和傾斜三部分調整的,其中,掛鈎調整里按照養老金水平作為基礎調整的部分,就是原先的養老金收入越高,乘以百分比後,增加的養老金增額越多,高收入人員未來的養老金上漲水平是更可觀了。
其次,職工養老保險在繳納時,是由單位和個人共同負擔的,並且企業負擔的更多,達到16%,個人僅負擔8%,除了少數大企業,職位高的人,對於中小企業,一般職位的員工,企業考慮到成本的消耗,大多是按照最低下限為員工制定繳費標準的,所以,很多人的繳費指數其實只能按照60%的標準,那麼計算下來就是7182.5×(60%+1)÷2×30×1%=1723.8元,相比按照最高標準繳費的人,每月基礎養老金差距在2585.7元。
最後,在新計發基數公布後,隨着計發基數上調,到手的養老金也會有差距,那麼,高收入和低收入人員,今年每月分別能多增加多少錢呢?
按照去年計發基數的標準6893元計算,以300%繳費參保的人,月基礎養老金是4135.8元,與今年的差距是173.7元,補發8個月就是1389.6元;以60%繳費參保的人,月基礎養老金標準應該是1654.32元,比今年低了69.48元,1~8月共應當補發555.84元。如果9月份能夠完成重算和補發,10月份,就能按照重算後的標準,開始正常按月足額發放養老金了。
不過退休人員還需要注意2件事,第一,山東省目前公布的2022年的養老金計發基數,不是全省所有退休人員的核算標準,範圍是針對全省機關事業單位和15個市除了菏澤之外企業職工養老保險,那麼,對於菏澤本地的退休人員,9月可能還是按照去年的養老金計發基數核算後,繼續發放當月的養老金,直到新計發基數公布後,才能核算和補發。
第二,重新核算只是針對今年辦理退休手續,已經領取養老金,但在新的計發基數發布前退休的人;屬於10月及以後在今年退休的人,會直接按照2022年的養老金計發基數核算髮放養老金,不會再經歷補發這個環節了。
往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