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量會漲”,其實是一種市場的習慣性思維,真正吸引市場關注的因素是收盤價而不是成交量,股價的上漲才是吸引市場眼球的關鍵。一家公司要想引起市場注意,最主要的是基本面出現變化,而根本不是成交量的暴漲。
高位放量漲停
股市中,在高位出現放量漲停說明存在多空分歧,籌碼有鬆動跡象,放量越大,分歧越大。後市走勢就看多空的後繼力量誰大,如果漲停價上拋盤大於買盤,則後市下跌的可能性大;如果漲停價上買盤大於賣盤,買盤仍佔據上風,則有利於後市繼續看多。
1.開板式放量漲停
股價經過連續的一字漲停後,在高位開板震蕩,因其受上漲慣性影響,股價再次出現放巨量漲停,此時盤面堆積了巨大的風險,因此這種漲停一般不宜參與。
圖1-1,百聯股份(600827):該股長時間在底部震蕩,主力成功吸納低價籌碼後,股價向上突破,股價逐波上漲,盤面越走越強,累積漲幅超過250%。股價在高位連拉4個一字板後,打開一字漲停,高開6.18%後強勢拉板,當天成交量大幅放大,構成開板式放量漲停形態。第二天,開盤後快速打到跌停位置,全天呈現弱勢震蕩,尾盤封於跌停價位,次日繼續跌停,階段性頭部確立。
當然,對漲幅不是很大的個股(一般在5個一字漲停以內為佳),在第一次打開一字漲停時還是可以參與的,原則是短線操作,快進快出,見好就收。
圖1-2,道恩股份(002838):該股主力在長時間的底部震蕩中,吸納了大量的低價籌碼,開始向上突破,股價連拉5個一字漲停,在6板時籌碼出現鬆動,收出T字線,次日再次放量漲停,之後調整7個交易日,成交量大幅放大,平均換手率達到15.09%。隨後,股價再次漲停,開啟新一波上漲行情,12個交易日里拉出10個漲停,短線獲利豐厚。
2.沖高式放量漲停
沖高式放量漲停,是指在大幅上漲的高位,主力為了出貨的需要,出現放量拉漲停的走勢。這是主力誘多行為,以此吸引散戶參與,實現自己派發目的。通常這是最後的拉高動作,投資者應逢高離場。
圖1-3,常鋁股份(002160):該股結束洗盤後,主力再次大幅拉高股價,形成6連板行情。在實現第6個漲停時,盤中出現大幅波動,成交量大幅放大。說明多空觀點產生分歧,籌碼出現鬆動,也反映股價持續上漲難度較大,存在潛在的回調風險。次日,股價高開後沖高回落,以跌停收盤,短期頭部確立。
通常放量漲停當日能夠保持封盤的為最佳,大幅收高5%以上的為次之,長上影線小幅上漲0%~5%的為再次之,長上影線小幅下跌2%以內的為最次,沖高回落收盤下跌超過2%以上的為危險走勢。
放量漲停後股價繼續上漲還是下跌的重要標準,關鍵觀察漲停後的第二天走勢:如果漲停第二天股價高開高走,或者平開、略低開後迅速大幅拉高,以漲停收盤或者大漲收盤,則後市非常看好,股價上漲空間再次打開;如果第二天股價大幅低開,並且不能迅速拉起,當天低收,則後市股價下跌的可能性較大。成交量相比漲停當天,次日縮量或平量上漲為佳,其後量縮多久,股價再漲多久,直到放量見頂。
縮量後放量漲停
有時候股價持續上漲後,成交量反而越來越少,這主要原因:是主力在高位不敢在盤中展開震蕩出貨,防止籌碼鬆動而增加出貨壓力,因此開盤後不久很快封漲停,說明股價已經到了最後的衝刺階段,這時投資者要密切注意盤面變化。隨後可能出現放量漲停走勢,但如果在放量漲停後的第二天股價出現高開回落,成交量大幅放大,就應堅決離場,頂部或階段性頂部很快出現。
縮量上漲後再放量漲停的另一個原因是:個股突發重大利好所致,主力在利好出現時開盤漲停或快速拉漲停,並且連續數日封漲停,這樣即使每日漲幅巨大,但量能仍是很小,而某一天成交量開始放大,則說明主力在大幅獲利的情況下,開始慢慢派發籌碼。
圖1-4,越秀金控(000987):該股前期經過一段爬坡走勢後,進入短期洗盤整理,當放量突破,開啟主升浪行情。在拉升過程中,成交量呈遞減狀態,然後股價又放量漲停,成交量比前幾個交易日明顯放大了許多,呈現“縮量上漲後,再放量漲停”現象,說明主力已經在高位減倉。隨後,高開後股價沖板回落,收出“紡錘線”形態,暗示股價階段性頂部已形成,此時短線投資者應逢高離場。
圖1-5,戴維醫療(300314):該股主力完成建倉計劃後,開始向上突破,形成強勢上漲行情。在拉升後期股價出現縮量上漲,高開5.40%,稍做回探後快速拉起並封於漲停,但封盤30多分鐘後開板震蕩,在漲停板附近反覆震蕩,尾盤勉強封盤。次日,股價出現大幅震蕩,高位收出“紡錘線”,有主力對倒出貨嫌疑。所以在拉升過程中,出現縮量後的放量漲停,大多為最後衝刺行為,短線投資者應以離場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