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4 Not Found
nginx/1.6.1金融界基金09月02日訊 銀華同力精選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簡稱:銀華同力精選混合,代碼009394)08月31日凈值下跌2.76%,引起投資者關注。當前基金單位凈值為0.9217元,累計凈值為0.9217元。
銀華同力精選混合基金成立以來收益-7.83%,今年以來收益-2.68%,近一月收益3.99%,近一年收益0.68%。
本基金成立以來分紅0次,累計分紅金額0億元。目前該基金開放申購。
基金經理為劉輝,自2020年06月16日管理該基金,任職期內收益-7.64%。
王利剛,自2021年04月26日管理該基金,任職期內收益-6.04%。
最新基金定期報告顯示,該基金重倉持有荃銀高科(持倉比例8.59%)、大北農(持倉比例8.42%)、中國海油(持倉比例8.30%)、銀泰黃金(持倉比例5.60%)、盛達資源(持倉比例5.56%)、中國中鐵(持倉比例5.06%)、中國交建(持倉比例5.05%)、登海種業(持倉比例5.04%)、中國建築(持倉比例5.00%)、萬向德農(持倉比例4.99%)。
報告期內基金投資策略和運作分析
2022年上半年A股證券市場整體上是在比較劇烈的震蕩中,先是無信心下跌,而後在5月及後的時間裡,則呈現了觸底反彈的態勢。雖然過程複雜,但各類風格指數最終還是收得有一定的下跌幅度。其中上證指數下跌幅度是-6.63%,創業板指數的下跌幅度是-15.41%。具體而言,第一季度以下跌為主,第二季度在4月延續下跌後出現了觸底反彈,反彈主要在5和6月份展開。
我們較早就對高估值賽道型資產保持謹慎。這個保守策略使得我們錯過了諸如新能源、半導體等在去年4季度的上漲,也使得在今年一季度沒有招致在這些方向上的明顯損失。而在二季度指數觸底反彈過程中,因為採用了同樣的策略又使得我們錯過了諸如新能源、半導體等在5月6月的反彈上漲。由此我們的基金相對排名狀況大體上是一度非常靠前後又有了階段性的明顯回落。但上半年總體上相對排名尚處於比較靠前。
我們的組合已經調整得具有比較明顯的低估值低位置特徵。我們維持了兩條邏輯主線在組合構建中的關鍵支撐。一條邏輯主線是越發明朗的全球性通脹。這條邏輯線我們在2021年下半年後的各期定期報告中反覆強調,這源於我們對農業和能源常年不斷的跟蹤和研究,也源於我們對於美國債務結構深層次矛盾的長期跟蹤和研究。第二條邏輯線則是低估值低位置的中國經濟穩增長。這條邏輯線對應着中國經濟內生動能的降低,着力於托底經濟的社會投資規模的邊際增加。這條邏輯主線也和我們對於市場成長股超漲高估、價值股欠漲低估的判斷是相吻合的。。
我們還是維持了少量的新能源、科技、醫藥的配置,但比例下降到不影響組合總體表現的程度。因為我們認為,後面投資過程的震蕩主要發生在成長類資產,雖然階段性地成長類資產總能成為市場交易的重心,總有盈利的機會,但放到全年來看,風險釋放和估值回歸是主軸。
報告期內基金的業績表現
截至本報告期末本基金份額凈值為0.9170元;本報告期基金份額凈值增長率為-3.18%,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為-6.91%。
管理人對宏觀經濟、證券市場及行業走勢的簡要展望
對於2022年下半年的市場形勢,我們依然保持着對於市場會出現比較明顯震蕩的警惕,全年後面的投資過程會比較複雜。
對於成長端資產,我們總體上認為在經過過去二、三年以拔高估值為主的上漲後,可能將面對屬於自己的調整期。在靜態估值較高、歷史漲幅較大的狀態下,有可能很難抵禦通脹上行經濟形態下的全市場均衡估值下移。當然,我們無法評估5月和6月的反彈,是總體下跌的結束,還是總體下跌的途中過程。可能需要考慮到各種可能性。
而在價值端資產上,我們繼續認為在2022年可能存在一定的投資機會,至少有相對收益的優勢。我們甚至認為,價值端資產中的相當大部分,已經完成了為期15個月的下跌過程。而後也許還有下跌的考驗和確認過程,但屬於整個市場的新的力量在醞釀中。從較長時間維度來看,過去三年成長賽道估值不斷推升、價值方向估值不斷壓縮的過程,是在塑造新的不平衡,這種不平衡的張力擴張到一定的程度,既塑造了投資風險,也創造了新的投資機會。
我們意識到,全球通脹問題的背後是深刻的全球結構性扭曲:西方長期貨幣濫發是內因;逆全球化推動產業鏈效率下降是推手;綠能主導下的傳統能源投資缺乏是觸因。這三個結構性因素代表了宏觀、中觀、微觀三個層面,具有內生性本質性。
我們還需要考慮中國穩增長政策轉向發力的趨勢、節奏、後續影響。後續內外客觀環境的嚴峻是顯而易見的,通脹會壓縮貨幣手段的空間,那麼財政手段則會在某些條件下,成為穩定經濟的重要力量,而財政手段的抓手,在投資還是消費,仍需觀察,推測中,投資和低收入人群的消費能力維持,會是可能的手段。同時我們也開始意識到,中國穩增長政策展開下去,會與西方國家對抗通脹的行為主軸形成相反的政策方向和政策節奏,從而有可能形成廣泛意義上的通脹粘性。這加大了我們推演未來的難度,也提醒我們投資過程的複雜性。
具體到操作上:
首先,我們會繼續維持農業的配置。目前組合中的農業方向,已經主要是種業。我們認為這個方向背後是生物農業進入中國種植生產過程,是一個行業劇烈變化的前夜,未來龍頭公司一定會經歷產業集中度持續上升的甜蜜過程。這個進程我們等待了非常久遠的時間,而生物農業對產業鏈的重塑讓我們看到了希望。同時,種植方向和我們對於未來通脹預期的擔心是吻合的。
其次,我們會繼續強化石油黃金等通脹資產的配置。高油價會成為未來相當時間的常態,其理由在於前面給述的三個內生性本質性結構性因素。當下西方國家的衰退預期浮出水面,大宗商品的國際市場價格出現了比較明顯的回落。但基於前面給述的三個內生性本質性結構性因素,我們依然認為能源的上漲韌性猶在,事物發展自有起落過程,此刻未到終局。而黃金資產的背後定價機理比較複雜,對應着西方國家滯漲的環境,也對應着遠期的西方國家的衰退前景。
其三,我們會在基建穩增長方向予以高度重視,以作為我們低估值低位置品種方向的主線。
最後,我們會維持新能源、科技股和醫藥股中少數具有較強清晰成長特徵且估值不高的個股的少量配置。但預估的加大配置時機,得在再次大幅震蕩以後了。事實上,在今年,它們是我們團隊的研究重點,但不是配置重點。
2022年後面的時間裡,我們對於投資環境、市場和行業的思考是嚴謹認真的,投資思路可能會按照多考慮風險的謹慎思路來進行。其中,對於成長端、價值端資產以及通脹型資產會分別予以不同的管理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