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用電數據大幅下滑,香港經濟已經陷入衰退,都是數據的騙術

2022年07月03日13:53:08 財經 1303

數據和歷史都是小姑娘,只要用心打扮展現的總有欺騙性。

近期有兩個數據,讓大家很迷惑。首先是廣東5月用電量大跌,同比下降有16.7%;其次,是香港經濟數據,法新社香港回歸25年後,GDP佔中國大陸的比例大幅下滑。從18%降到3%,前途未卜,意思是香港回歸後經濟持續衰退。

真的是這樣嗎?廣東經濟衰退了?香港已經無可救藥了?

都說數據不會騙人,但拆開來看會發現,數據的欺騙性更大!

  1. 廣東用電量大跌

作為出口重鎮,廣東的數據一直牽動着大家的心。2022年廣東省調負荷點亮為619.18億度,同比下降16.7%。其中,工業用電391億度,同比減少9.5%。居民用電量93.9億度,同比減少32.4%。

數據拆解之後會發現,居民用電量明顯減少。

廣東用電數據大幅下滑,香港經濟已經陷入衰退,都是數據的騙術 - 天天要聞


在廣東的朋友都知道,今年天氣明顯有異常。家中不似往年的炎熱,尤其是空調開機更是大大降低,這是居民用電降低的主要因素。另外,工業用電受天氣影響,廠房等製冷需求肯定是降低的。如果拋開這個因素,數據疑惑會更小那麼一些。

當然,還會有一些需求降低,影響的開工不足現象。但實際情況,比一些經濟學家預估的要好很多。

我們翻開前五個月的進口數據,有16萬億以上那麼多。雖然相比去年全年39萬億有一定差距,但總體來說並沒有想象的那麼不堪。6月開始到年底,完成24萬億差不多的差額,今年壓力還是會有。

去年我們進出口數據很靚麗,主要原因是防疫政策帶來的紅利。作為能給歐美提供廉價產能的經濟體,去年是唯一一個可以滿載開工並有出口能力,所以去年貿易總額做了一個很好的數據。

但是,隨着美聯儲加息遏制需求。今年總體出口肯定會遇到壓力,由於中國製造的短期不可替代性,這個波動一定能控制在相對合理空間。

所以,很多人看到廣東用電數據,一定會開始悲觀並渲染。如果你拆開數據,並結合當地的氣候狀況,會發現數據真的會騙人。

深諳此道的,不止經濟學家,還有一些政客的喉舌。這不,香港經濟數據,又來抹黑了。

2.香港經濟真的很差?

法新社,香港經濟體前途未卜。尤其GDP數據,已從回歸之處的18%,下降到不足3%。

這個數怎麼來的呢?我們還原一下:

1997年,中國大陸GDP為9616億美元,香港GDP為1774億美元,香港佔大陸經濟17.8%。

2021年,大陸GDP為17.7萬億美元,相比97年漲了18.43倍。香港GDP為3680億美元,相比97年漲了2.04倍,香港佔大陸的為2.07%。

這麼一看,人家說的真沒錯,數據是千真萬確邏輯卻荒謬至極。

我們看看法國,97年GDP1.45萬億美元;2021年,法國GDP為2.93萬億美元。97-2021年,經濟增速為2.02倍,這還不如香港呢!

大家要知道,回歸的這幾年,動不動有人在香港鬧騰。

廣東用電數據大幅下滑,香港經濟已經陷入衰退,都是數據的騙術 - 天天要聞


如果拿香港和歐日多數國家來比,從增速這個角度來看也是完勝他們。無論是英國還是日本,都是如此那麼到底誰更沒有前途呢?

他們對比的是香港和中國經濟比,總體取樣就存在問題。最初的大陸,也只是歐盟的領頭而已。到現在,已經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這如何比?

當然,香港人看到這個數據,肯定是不舒服的。當年深圳的所謂二奶村,多是香港的貨車司機,那時候香港人非常優越。03年前後,在深圳打車經常司機經常收到港幣。但是到如今,有幾個司機會要港幣的?

當時港幣之前,我印象是1:1.08附近的兌換匯率。我印象當年曾經有100港幣,回到老家兌換成人民幣多了不少呢。近幾年,去香港買東西,匯率算上是折上折。

反正,現在無論是出租車司機還是小販,要港幣不是那麼積極了。

不是香港退步了,而是大陸大踏步向前。大家都在向前,有的步子更快一些,有的雖然前進但是幅度頻率不同步。

數據,就是這樣被人打扮來打扮去。

今天話題結束,大家在看數據的時候,試着多一個維度去思考,得到的結論將會不同。

3.關於股市分析

周末的外圍,美股再次給出亢奮答案。尾盤,三大指數全部翻紅,漲幅均到1%上方。歐洲也不錯,竟然兩紅一綠。帶動50指數向上,這讓很多人再次燃起希望。

美股的上漲,無非是經濟衰退,會不會引起美聯儲收緊預期?這隻能是一廂情願,因為通脹數據在那擺着,美聯儲只能選擇捏着鼻子加下去。同時,歐洲央行也要動手了,因為繼美國通脹爆表後,歐洲也迎來了數字難題。

外圍多空博弈進入糾結狀,國內也是多空消息不斷。

休息的兩天,安徽泗陽一個地方疫情失控。這裡,會影響臨近省份。比如江蘇蘇北,徐州一下子增加了幾個中高風險。蘇南無錫,也疫情……

消息面上的,發改委約談豬企……

很多邏輯都說過,這裡面各自去找機會吧。

技術上,上周345已經做完了頂部區間。這裡60分一筆向下開始,已經做好了主動性動作。7月到下旬,可以乖乖的不用去看什麼了,等待20日後的一些便宜機會就行。這個向下,60分鐘一筆一天幾根K,完成一段至少需要3筆,這麼一說也就10大幾個交易日了。

時間周期和技術周期,目前就是這麼看了。

歐美加息,就是遏制消費需求。我們是世界最大生產國,訂單會受一定影響。現在就看基建和消費的拉動,否則全年5.5的目標會有相當大的難度。

以上是技術推演的一個方向,僅僅是一家之言而已,僅供大家參考。如有雷同,純屬是巧合,不作為投資依據。

明天盤中見。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大智慧:上半年預虧280萬元至420萬元,同比大幅減虧 - 天天要聞

大智慧:上半年預虧280萬元至420萬元,同比大幅減虧

大智慧 視覺中國 資料圖大智慧預計上半年實現大幅減虧。7月11日晚間,上海大智慧股份有限公司(大智慧,601519.SH)發布2025年半年度業績預告。預計2025年半年度實現歸母凈利潤為-420萬元到-280萬元,上年同期為-1.38億元,據記者計算預計同比減虧超1.33億元。此外,大智慧預計2025年半年度實現歸母扣非凈利潤為-4000萬元到...
“證券業高質量發展28條”出台,中證協明確未來工作重點 - 天天要聞

“證券業高質量發展28條”出台,中證協明確未來工作重點

中國證券業協會 視覺中國 資料圖7月11日,澎湃新聞記者了解到,中國證券業協會(下稱“中證協”)向各家券商下發了《中國證券業協會關於加強自律管理 推動證券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下稱“《實施意見》”),明確了中證協今後一段時期的職能定位、工作重點和主要任務。整體來看,《實施意見》共28條,主要包括八方面內...
2025北京麗澤國際消費季啟幕  創新場景激活消費新活力 - 天天要聞

2025北京麗澤國際消費季啟幕 創新場景激活消費新活力

央廣網北京7月11日消息(記者 朱冠安)7月11日,由北京麗澤金融商務區管委會主辦的2025麗澤國際消費季在京啟幕。本次活動以“盈豐而上 鏡啟繁融”為主題,融合“果甄蔬適節”市集等豐富活動,構建“15分鐘自然生活圈”消費場景,為市民帶來集消費、文化、藝術於一體的沉浸式體驗,為京城夏日注入全新消費活力。活動現場(央...
8股本周獲機構大手筆凈買入!一周牛熊股出爐 - 天天要聞

8股本周獲機構大手筆凈買入!一周牛熊股出爐

今日(7月11日),滬指沖高回落,全市場成交額1.74萬億元,較上一個交易日放量超2000億元。收盤上漲個股近3000隻,其中收盤股價漲停的有69隻。從一周表現來看,滬指本周累計漲1.09%,深證成指累計漲1.78%,創業板指累計漲2.36
淺議中國稀土的40大關。 - 天天要聞

淺議中國稀土的40大關。

今天(2025年7月11日)的中國稀土股價最終漲幅:9.99 %,成功封板;股票收盤價:40.73元/股。這是自2023年2月1日盤中衝上:45.28元後,歷時2年零5個月,再次站上40元的關口。2023年4月17日,盤中最高:38.86元
醫保新政,狙擊卷王 - 天天要聞

醫保新政,狙擊卷王

出品 | 虎嗅科技醫療組作者 | 陳廣晶編輯 | 苗正卿頭圖 | AI生成商保創新葯目錄又進一步。7月10日,國家醫保局發布了一系列關於2025年基本醫保目錄和第一版商保創新葯目錄調整的文件。
香飄飄上半年預虧超9700萬元,同比擴大逾兩倍,傳統沖泡業務緣何旺季“熄火”? - 天天要聞

香飄飄上半年預虧超9700萬元,同比擴大逾兩倍,傳統沖泡業務緣何旺季“熄火”?

每經記者:蔡鼎 每經編輯:魏文藝7月11日晚間,香飄飄(SH603711,股價13.84元,市值57.14億元)發布2025年半年度業績預告,預計2025年上半年營業收入10.35億元左右,同比下滑12.21%左右;預計上半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9739萬元左右,較2024年同期的虧損2950.11萬元增加逾兩倍;預計上半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