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大眾總裁說了實話,德企離不開中國,否則通脹將會更加嚴重

2022年07月02日06:58:17 財經 1278

最近一段時間,一些德國親美的媒體開始大肆炒作德國企業應該撤出對華業務,防止被中國經濟綁架,出現得起嚴重依賴中國市場的局面。他們危言聳聽的以現在德國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來進一步凸顯德國企業對中國市場的依賴。顯然這些德國親美的媒體,其實就是在幫美國忽悠德國,希望德國企業撤離中國市場,這樣就能完成美國對中國的遏制圍堵和打壓。然而大眾汽車總裁卻說了實話,沒有對華業務,德國通脹將更嚴重。

還是大眾總裁說了實話,德企離不開中國,否則通脹將會更加嚴重 - 天天要聞

據德國之聲7月1日援引多家德國媒體的報道,德國汽車製造商大眾公司首席執行官迪斯(Herbert Diess)接受新聞周刊《明鏡》(Spiegel )採訪,《明鏡》在本周四(6月30日)發表的這篇採訪。他認為,在德國,人們嚴重低估了 “中國給德國繁榮帶來的貢獻。”他指出,如果與中國脫鉤,德國的情況“看起來將完全不同”,經濟增長、繁榮和就業機會都會受到影響。迪斯表示:“如果沒有與中國的業務往來,通貨膨脹將進一步加劇。因此我們需要更多的對話。”

還是大眾總裁說了實話,德企離不開中國,否則通脹將會更加嚴重 - 天天要聞

以德國之聲為代表的親美反華媒體,他們在大肆渲染德國企業在中國新疆設廠,這會違反美國的制裁決定。而且德國政府顯然也已經在態度上對德國企業造成了影響,比如《明鏡周刊》就披露,德國聯邦政府已經拒絕為大眾在華的新投資項目提供擔保。顯然這樣的做法肯定會嚴重影響德國企業在華投資,這勢必逼迫德國企業逐漸放棄中國市場。德國之聲還援引德國專註中國議題的網絡媒體China Table委託位於柏林的民意調查機構Civey所做的一項調查顯示,67%的受訪者支持大眾公司關閉新疆工廠。

還是大眾總裁說了實話,德企離不開中國,否則通脹將會更加嚴重 - 天天要聞

顯然這樣的論調都是在逼迫德國企業離開中國市場,其實這些做法就是美國通過輿論效應來逼迫德國乃至企業做出政治上的改變。可是對於企業來說,這無異於是一場災難,這是在逼迫大眾走向絕路。《新蘇黎世報》援引大眾首席法律專家多斯(Manfred Döss)表示:“在烏魯木齊的工廠,沒有跡象顯示存在對工人的脅迫。”他們當然可以在工廠進行祈禱,也尊重他們的飲食習慣。”撤出新疆“沒有任何用處”。顯然大眾方面給出了肯定的答案,他們把真實的狀況展現給了西方媒體。

還是大眾總裁說了實話,德企離不開中國,否則通脹將會更加嚴重 - 天天要聞

尤其是大眾公司首席執行官迪斯接受《明鏡》採訪時更是表達了自己觀點與事實,迪斯稱:“新疆的工廠是2012年成立的,中國政府想讓一個不發達地區工業化,我們想成為其中的一部分。目前工廠有30%的少數民族在工作,我們在那裡有法律保障,有祈禱室,我們可以確保那裡不存在強迫勞動。”顯然這樣的說法並不符合西方媒體的口味,畢竟大眾執行官迪斯道出了新疆工廠的真實狀況,並沒有西方媒體所渲染的那些所謂的“強迫勞動”。

還是大眾總裁說了實話,德企離不開中國,否則通脹將會更加嚴重 - 天天要聞

顯然,德國車企是不希望離開在華市場更不希望離開新疆工廠,因為德國車企50%的利潤都來自於中國市場。早在今年5月末,大眾首席執行官迪斯就強調錶示:“儘管中國如今已經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但是按照人口比例,中國的人均汽車銷量依然相對較低,每千人汽車擁有量僅在250-300輛之間,德國的這一數字是600,美國更是高達800,僅看這一組數字,就能得出結論:中國仍將是全球最為重要的增長市場。

還是大眾總裁說了實話,德企離不開中國,否則通脹將會更加嚴重 - 天天要聞

這就意味着德國車企還希望繼續擴大中國市場,而這也成為德國車企拓展海外業務的關鍵所在。50%的利潤來自於對華市場,可是一旦撤出中國,就意味着德國車體將會徹底失去這50%的利潤。這對德國車企意味着什麼,恐怕最終的結局只會是死亡。迪斯的觀點非常明確,那就是德國車企在華創造的利潤,大大降低了德國所面臨的通貨膨脹。如果缺少德國在中國所創造的利潤以及中國工廠所帶來的低價效應,德國車企的製造成本將會因為離開中國而暴增,這對於德國車企的利潤來說無異於是重大打擊。

還是大眾總裁說了實話,德企離不開中國,否則通脹將會更加嚴重 - 天天要聞

這些親美的德國媒體,無非就是想要炒作讓德企撤出對華市場,從而幫助美國實現孤立中國的目的。可問題是對於德國企業來說,離開中國市場,離開新疆工廠,就意味着德國企業可能面臨生死存亡。這種將政治綁架在企業身上,無異於是在扼殺德國企業在世界上的競爭力,對此迪斯心裡是非常明白。面對德國媒體的採訪,迪斯也算是道出了德國企業的心聲,也是希望德國政府和媒體能夠深刻認識到在華市場對於德國企業的重要性。無論其他因素如何干擾,德國政府應該尊重事實,支持企業在華的正常業務發展。(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大智慧:上半年預虧280萬元至420萬元,同比大幅減虧 - 天天要聞

大智慧:上半年預虧280萬元至420萬元,同比大幅減虧

大智慧 視覺中國 資料圖大智慧預計上半年實現大幅減虧。7月11日晚間,上海大智慧股份有限公司(大智慧,601519.SH)發布2025年半年度業績預告。預計2025年半年度實現歸母凈利潤為-420萬元到-280萬元,上年同期為-1.38億元,據記者計算預計同比減虧超1.33億元。此外,大智慧預計2025年半年度實現歸母扣非凈利潤為-4000萬元到...
“證券業高質量發展28條”出台,中證協明確未來工作重點 - 天天要聞

“證券業高質量發展28條”出台,中證協明確未來工作重點

中國證券業協會 視覺中國 資料圖7月11日,澎湃新聞記者了解到,中國證券業協會(下稱“中證協”)向各家券商下發了《中國證券業協會關於加強自律管理 推動證券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下稱“《實施意見》”),明確了中證協今後一段時期的職能定位、工作重點和主要任務。整體來看,《實施意見》共28條,主要包括八方面內...
2025北京麗澤國際消費季啟幕  創新場景激活消費新活力 - 天天要聞

2025北京麗澤國際消費季啟幕 創新場景激活消費新活力

央廣網北京7月11日消息(記者 朱冠安)7月11日,由北京麗澤金融商務區管委會主辦的2025麗澤國際消費季在京啟幕。本次活動以“盈豐而上 鏡啟繁融”為主題,融合“果甄蔬適節”市集等豐富活動,構建“15分鐘自然生活圈”消費場景,為市民帶來集消費、文化、藝術於一體的沉浸式體驗,為京城夏日注入全新消費活力。活動現場(央...
8股本周獲機構大手筆凈買入!一周牛熊股出爐 - 天天要聞

8股本周獲機構大手筆凈買入!一周牛熊股出爐

今日(7月11日),滬指沖高回落,全市場成交額1.74萬億元,較上一個交易日放量超2000億元。收盤上漲個股近3000隻,其中收盤股價漲停的有69隻。從一周表現來看,滬指本周累計漲1.09%,深證成指累計漲1.78%,創業板指累計漲2.36
淺議中國稀土的40大關。 - 天天要聞

淺議中國稀土的40大關。

今天(2025年7月11日)的中國稀土股價最終漲幅:9.99 %,成功封板;股票收盤價:40.73元/股。這是自2023年2月1日盤中衝上:45.28元後,歷時2年零5個月,再次站上40元的關口。2023年4月17日,盤中最高:38.86元
醫保新政,狙擊卷王 - 天天要聞

醫保新政,狙擊卷王

出品 | 虎嗅科技醫療組作者 | 陳廣晶編輯 | 苗正卿頭圖 | AI生成商保創新葯目錄又進一步。7月10日,國家醫保局發布了一系列關於2025年基本醫保目錄和第一版商保創新葯目錄調整的文件。
香飄飄上半年預虧超9700萬元,同比擴大逾兩倍,傳統沖泡業務緣何旺季“熄火”? - 天天要聞

香飄飄上半年預虧超9700萬元,同比擴大逾兩倍,傳統沖泡業務緣何旺季“熄火”?

每經記者:蔡鼎 每經編輯:魏文藝7月11日晚間,香飄飄(SH603711,股價13.84元,市值57.14億元)發布2025年半年度業績預告,預計2025年上半年營業收入10.35億元左右,同比下滑12.21%左右;預計上半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9739萬元左右,較2024年同期的虧損2950.11萬元增加逾兩倍;預計上半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