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未信安“背對背付款”信用政策令人震驚,營收及成本真實性存疑

2022年06月01日11:49:17 財經 1175

三未信安“背對背付款”信用政策令人震驚,營收及成本真實性存疑 - 天天要聞

三未信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三未信安”或“發行人”)於5月25日通過了科創板上市委的審議,但仍面臨證監會發行註冊環節的巨大考驗。

三未信安是國內一家商用密碼基礎設施提供商,專註於商用密碼產品的研發、銷售及服務,主要產品包括密碼板卡、密碼整機和密碼系統三大系列。

但就是這家散發著高科技氣息的密碼公司,其招股書中多處內容卻出現了前後矛盾,比如,發行人的市場佔有率僅0.4%,卻自稱屬於行業領先企業,並以此為畸高的毛利率背書。

此外,三未信安營收在疫情爆發期間大幅增長,存貨商品卻反而下降。特別是應收賬款明明大幅飆升甚至超過營收增長額,但在背對背付款條件下,壞賬和賬齡反而可以凍結計算;還與參股公司存在同業競爭。

這些問題在5月25日科創板上市委現場問詢時,有些涉及,但亦有一些沒有涉及或涉及不夠深入,比如發行人收入及成本的真實性問題,比如十分之異常且令人震驚的“背對背付款”信用政策

一、營業收入大幅增長缺乏合理原因支持,且與庫存增長相悖,也不符合疫情影響規律

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發行人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1.34億元、2.02億元和2.69億元,增長率則分別達到51.35%和33.05%,實現了大幅增長。

但是,招股書解釋營收增長的原因,卻出現了多處自相矛盾以及與實際情況不符的情形,這引起對營收增長真實性的懷疑,主要涉及以下方面:

(1)密碼法出台對發行人營收增長的推動作用被誇大

招股書將營收大幅增長,首先歸因於2020年初開始實施的密碼法。按其邏輯,出台了密碼法,就會大幅提高了對商業密碼的強制使用,讓發行人營收大幅增長變得理所當然,但這並不符合實際情況。

密碼法將密碼分為核心密碼、普通密碼、商用密碼,實行分類管理和分類保護。其中核心密碼、普通密碼可以用於保護國家秘密信息,商用密碼用於保護不屬於國家秘密的信息。

現行的網絡安全保護等級分為5級,對應不同的密碼等級要求。具體請見下表。

三未信安“背對背付款”信用政策令人震驚,營收及成本真實性存疑 - 天天要聞

密碼法主要是增強了對3級及以上保護對象的網絡安全強制測評要求。比如3級需要每年進行一次強制測評。4級是半年一次。而對於2級保護對象,僅增加了2年一次的備案要求,並無強制測評要求。而對於以中小企業為代表的1級保護對象,數量最多卻並依然沒有強制測評要求。

即使對於3級保護對象,比如政務、券商等,難道在密碼法出台之前,就不需要嚴格高效的密碼保護,比如股票賬戶的安全?所以密碼法造成這類客戶的需求變化也有限。

而發行人恰恰主營商用密碼,且以2級密碼技術為主,目標客戶群體的數量和質量都沒有太大變化,所以密碼法本身對營收增長的推動作用非常有限。

綜上,招股書多次提到密碼法帶來的利好,更多可能還是講點故事,本身不能為發行人營收大幅增長背書。

(2)在產品庫存商品和發出商品均逐年遞減,與營收逐年大幅增長明顯矛盾

按照常理,隨着發行人營收的大幅增長,存貨一般也應該同向增長,並且兩者增長還要符合一定的比例關係,存貨中的在產品、庫存商品和發出商品也亦然。

可以簡單理解為,和客戶簽單越多,需要備貨也越多,等待發貨也越多。

但發行人以上三者的實際情況,總體卻都是在逐年下降(除去個別年份的增長),明顯異常。具體請見下表。

三未信安“背對背付款”信用政策令人震驚,營收及成本真實性存疑 - 天天要聞

(說明:表中個別年份的數據增長,並未改變總體下降趨勢)

對此,一方面,招股書解釋為:發行人執行“以銷定產、適量庫存”的生產政策導致庫存商品逐年降低;但同樣也是招股書,又提到因為發行人營收規模相對較小,必須維持較高的安全庫存水平。這是自相矛盾處之一。

另一方面,招股書還認為是發行人加強存貨管理,明確庫存商品備貨政策,規範審批流程,取消客戶需求尚不明確的備貨,業務上有明確供貨需求時才安排生產訂單,導致庫存商品的下降;可是,招股書又提到發行人的主要客戶來自政府、金融機構、大型國企等安全保密要求較高單位,部分客戶在熟悉產品前需要先借用產品,從而造成庫存商品的佔比增加,而這又與不明確需求不備貨的原則不符。這是自相矛盾處之二。

實際上,不但逐年下降的庫存商品反襯出收入虛增的可能性。就連借用產品,先發貨後簽訂單等不符合常規的操作本身,都可能成為虛增收入的方法之一,比如借用產品合同按銷售合同處理,先發貨但訂單卻沒有簽下的情況下,依然按發貨確認銷售收入等情形。

借用產品和先發貨等情況下,一般應該更容易產生退換貨情況,但招股書未披露發行人有過退換貨記錄,因此需要發行人進一步深入披露這兩種情況。

綜合以上分析,發行人庫存商品等下降較大,與營收大增的差異明顯,營收可能存在虛增。

(3)營收大幅增長的時間節點,正值國內新冠疫情首次大爆發,非常不合理

招股書顯示,2022年1-3月,發行人營收僅實現同比6.54%的增長,各項利潤指標更是全面轉負,其中扣非凈利潤更是同比下降24.23%,業績明顯受挫。具體請見下表。

三未信安“背對背付款”信用政策令人震驚,營收及成本真實性存疑 - 天天要聞

招股書將業績下挫主要歸因於上海、西安和吉林等地的新冠疫情。

今年第一季度,上海從3月28日才開始“封”,僅涉及4天;西安“封”涉及到24天,而吉林3月份大部分時間都涉及到。

如果新冠疫情對發行人的業績有如此大影響,那麼2020年初,國內新冠疫情首次大爆發,無論是疫情規模、危害程度、波及範圍,以及封城時間,都要大大超過今年一季度的疫情。比如當時全國範圍內所有城市都至少封城三周,最長的武漢封城達76天,按理說對發行人業績的影響應該更大。但發行人卻實現了營收50%的增長,以及凈利潤160%的增長。

所以,同樣按招股書的邏輯,2020營收大幅增長,明顯不符合疫情肆虐對業務的嚴重影響。這又是招股書前後矛盾之處,也增加了營收虛增的可能性。

(4)國內最大市場下降

招股書顯示,發行人最大的市場份額來自於華北和華東市場,合計佔比約70%。但其中最大的華北市場,居然在2021年出現了2000多萬的銷售額下降,降幅超過了10%。在政策利好加持和行業普遍增長下,發行人在最大市場上的敗退顯得格外異常,也明顯有悖於招股書描述的良好行業發展和發行人行業領先地位。

雖然發行人依靠華東市場魔幻般的100%銷售額增長,最終保持了總營收的持續增長,但招股書對華東市場出現神來之筆的前因後果卻三緘其口,這讓人無法認可其真實性。

(5)銷售費用增長大幅低於營收增長

發行人的三類主要商業密碼產品,客戶購買後都可以重複使用較長時間,不需要重複購買。因此,發行人必須不斷開發新客戶或者新項目,才能保持營收的不斷增長。主要是通過不斷投入銷售人員,去聯繫和拜訪客戶,取得新訂單。

這種情況下,發行人的銷售費用和銷售人數與營收將密切相關,就像製造類企業用電量和產量的關係。

雖然招股書沒有披露每年銷售人數變化,但即使從銷售費用特別是銷售人員薪酬上,還是可以發現異常。

比如,2020年銷售費用僅增長8.21%,銷售人員薪酬僅增加8.64%,招股書解釋為受疫情影響,似乎也合理。但同期營收卻增長了50%以上,難道就不受疫情影響了?實際上2020年很多企業業務都受疫情影響而下滑,更凸顯出發行人營收大幅增長的異常。

綜合上述分析,發行人的營收大幅增長,還是存在很多疑點,需要發行人進一步澄清。

二、營業成本的增長幅度,遠低於芯片銅鋁等原材料價格漲幅和銷售數量增長率,明顯不合理

除了營收涉嫌虛增,發行人的營業成本的變動,也與多項參考數據不匹配,可能存在虛減。

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每年營業成本增長率均不超過40%。具體請見下表。

三未信安“背對背付款”信用政策令人震驚,營收及成本真實性存疑 - 天天要聞

而發行人的營業成本中,直接材料佔比最高,約75%,主要包括芯片、主板、電源、阻容件、機箱、PCB板等。其中,芯片和銅鋁材料的價格變動,對直接材料的成本影響最大。

但無論是芯片,還是銅鋁材料,同期價格的漲幅都遠大於發行人營業成本的增長率,反映出營業成本可能虛減,具體分析如下:

(1)芯片價格

從2020下半年開始至今,是芯片供需嚴重失衡的價格暴漲期。僅當年下半年,芯片價格就上漲高達40%。

2021年,芯片出廠價繼續上漲50%,而且由於部分芯片經銷商囤貨,像發行人這樣的終端製造商,實際拿貨價格甚至上漲了幾倍。比如搜狐轉載的央視新聞報導:汽車行業使用的芯片STL9369,價格從20元暴漲到2800元,足足140倍。

但是發行人2021年營業成本僅上漲31.48%,明顯低於芯片價格漲幅,且2019-2020年發行人都沒有明顯增加低價原材料庫存,所以營業成本明顯過低就不合理了。

(2)銅鋁材料價格

銅鋁材料價格對主板、PCB板等多種元器件影響甚大。銅鋁材料在2021年初的前後半年內,價格均一路單邊上漲並實現了翻倍且保持高位至今。這必然帶動使用銅鋁較多的電腦元器件價格同樣大幅上漲,因此與發行人營業成本僅30%多的漲增幅不匹配,提示營業成本過低不合理。具體請見下面兩圖。

LME銅價格走勢

三未信安“背對背付款”信用政策令人震驚,營收及成本真實性存疑 - 天天要聞

LME鋁價格走勢

三未信安“背對背付款”信用政策令人震驚,營收及成本真實性存疑 - 天天要聞

(3)銷售數量增幅

報告期內,發行人產品的銷售數量增幅約100%-120%,具體請見下表。

三未信安“背對背付款”信用政策令人震驚,營收及成本真實性存疑 - 天天要聞

即使芯片等主要原材料價格保持不變,僅按照銷售數量的巨大增幅,發行人營業成本的增幅也應當至少實現每年翻倍,不可能僅有30%多。何況以上原材料價格同樣也有一倍至幾倍的漲幅,營業成本每年的增幅至少也要有一倍。

當然,招股書提到發行人從2020年起,針對醫保行業推出過數量較大的廉價SJK19140卡,當年高達32404張,次年42491張。這可能會成為銷售數量增長中的“水分”。

為了增加可比性,特從密碼板卡中剔除了上述廉價卡的數量,重新對比。具體請見下表。

三未信安“背對背付款”信用政策令人震驚,營收及成本真實性存疑 - 天天要聞

即使剔除了廉價卡的數量,銷售數量總體增長率依然遠大於營業成本增長率,再結合價格上漲因素,對比再次得出營業成本的增長明顯偏低的結論

所以,綜合上述分析,發行人可能存在虛減營業成本

三、應收賬款大幅飆升,且增長額連續超過營收

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與同行可比公司對照,發行人的應收賬款周轉率在不斷惡化,從大幅超越變成低於行業平均,提示了應收賬款的異常。具體請見下表。

三未信安“背對背付款”信用政策令人震驚,營收及成本真實性存疑 - 天天要聞

同時,發行人的應收賬款急劇上升,明顯超過營收增幅。而且最為戲劇性的是,不但應收賬款佔比營收,從35%急劇飆升到70%;每年新增的營收不但也全部都轉化為應收賬款,甚至還需要倒貼。具體請見下表。

三未信安“背對背付款”信用政策令人震驚,營收及成本真實性存疑 - 天天要聞

招股書解釋為:公司處於高速發展階段,收入規模較小,導致應收款餘額增幅較大。但這並不能說通,為何應收賬款增長額會連續超過營收。

如果考慮前文提到的發行人虛增收入的可能,那麼如果將虛增的收入作為應收賬款繼續掛賬,那就完全解釋得通了。而且,由於發行人的客戶群體有數量眾多銷售額小的特點(比如年銷售額500萬元即可進入前五),審計實踐中也更難發現。

雖然招股書披露的應收賬款壞賬準備,每年僅新增400萬元左右,應收賬款賬齡在一年以內的佔比高達91%,看起來問題不大。但是,招股書中一段話還是透露出玄機:“隨着公司2020年和2021年收入規模持續增長,公司對合作廠商以及背對背收款的收入規模持續上升,使得2021年末應收賬款餘額增長較快”。

背對背收款是指,只有發行人的客戶收到其下家的付款,客戶才需要履行對發行人的付款責任。本來這屬於對發行人的不利條款。

但是現在,按照發行人這一邏輯,只要客戶的下家沒有付款給客戶,客戶就不用對自己付款,而且既不算逾期,也不啟動賬齡計算。

這樣,即使發行人的應收賬款大幅飆升且連續超過營收增長,壞賬和賬齡的數據也不會出現問題,因為客戶的下家還沒有對客戶付款。至於客戶的下家究竟何時會付款,是否要到發行人上市以後?只有天知道。

而且有了這一利器,發行人如果想要提前發貨,進而提前確認收入,可謂易如反掌,客戶從邏輯上也會願意配合,因為能賣出去了才需要付錢,賣不出去對自己也沒什麼損失,只有發行人承擔交易中最大的風險。發行人通過這樣明顯違背正常商業邏輯的信用政策,即使實現了增收,質量也很差,意義不大。

甚至如果發行人要虛構一些客戶和交易,都不存在操作上的困難。

為了解除上述疑問,需要發行人進一步提供背對背付款的關鍵信息,才可能澄清真相。其中,客戶背景,交易關鍵節點等信息,對驗證“背對背付款”交易的真實性至關重要。

四、畸高於行業平均的毛利率,泯然於眾人的市場佔有率

招股書顯示,發行人近期毛利率都顯著高於行業平均水平約20%,並將畸高的毛利率歸因於產品和業務差異。具體請見下表。

三未信安“背對背付款”信用政策令人震驚,營收及成本真實性存疑 - 天天要聞

但多數可比公司與發行人的產品和業務大同小異,且國內密碼市場共有1200多家供應商,接近於完全競爭市場,發行人在其中也只是價格接受者,不足以支撐發行人畸高的毛利率。

而且通過前文中對營業收入虛增和營業成本虛減的可能性分析,以及應收賬款的種種異常,更加深了對發行人畸高毛利率的疑問。

另外,2020年國內疫情首次大爆發,疊加芯片和銅鋁材料下半年暴漲,但發行人當年凈利潤卻增長了160%,這可能比營收增長更加難以理解和信服了。2020年凈現比從1.04下降到僅0.03,反映出名義巨額盈利的實際質量不高。具體請見下表。

三未信安“背對背付款”信用政策令人震驚,營收及成本真實性存疑 - 天天要聞

五、多數子公司虧損

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發行人擁有多達5家子公司,分布於全國主要大城市,主要作為銷售分支。但是,經營結果卻不盡人意。最近1期,以合計1.21億凈資產,僅取得288萬元凈利潤,而且超過半數子公司都虧損。即使剔除承擔研發工作的山東多次方,結果也還是不理想。具體請見下表。

三未信安“背對背付款”信用政策令人震驚,營收及成本真實性存疑 - 天天要聞

原因除了內部控制和管理,可能商用密碼的市場培育、政策利好及落地,都沒有達到招股書中的期望,也就是行業並非想象中那樣容易賺錢。這也佐證了對發行人營收和利潤大幅增長的疑問是合理的。

六、與關聯參股公司存在同業競爭

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天津三未信安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天津三未)是發行人的參股公司,持股比例僅10%。具體請見下表。

三未信安“背對背付款”信用政策令人震驚,營收及成本真實性存疑 - 天天要聞

天津三未成立於2020,註冊資本高達1000萬元。其主要業務就是商用密碼產品的銷售,這與發行人的主營業務完全相同。且雙方產品存在高度的同類性、替代性和競爭性,銷售範圍重疊,所以雙方存在利益衝突。

因此,以上完全符合監管部門在最新的2020首發問答中問題15中,提到的構成同業競爭的情形,天津三未與發行人已經構成同業競爭,這可能會構成發行人上市的障礙。

發行人為何在上市前夕的關鍵時刻,依然堅持參股一家與自己同業競爭的新公司?

招股書顯示,天津三未成立之初,發行人以持股51%成為控股股東。但在2020年末,因為發展前景不清晰,以及新冠疫情導致業務開拓不利,發行人將天津三未41%股權(未實繳出資部分)分別以0元價格轉讓給其他股東何雅芳及高波,至此發行人依然保留10%股權。天津三未依然可以共享使用發行人的商號“三未”及“三未信安”,雙方協議至2022年底終止。

所以,還有另一種可能:發行人本擬投資天津三未作為主要子公司運營,但因新冠導致其業績不利。為避免拖累整體業績影響上市,發行人通過大幅降低持股比例,從而將天津三未移出合併報表範圍,同時降低關聯程度來減少同業競爭對上市的風險。

但估計發行人不願徹底放棄天津三未,所以堅持保留最後10%股份,以便捲土重來。而且,結合0元轉讓股權,發行人與增持股東之間,很可能還有隱藏的股權代持協議,而這也是其上市的障礙。

綜合上述所有分析,發行人的應收賬款異常增長,是所有可能問題中最值得關注的。尤其是背對背付款的加密,是否會導致發行人上市後補提壞賬,業績變臉,更加需要解密。

另外,雖然發行人已於5月25日通過了科創板上市委的審議,但也在現場問詢中,被上市委大篇幅集火於“背對背付款”這一核心問題,特別是“背對背付款”的客戶背景以及交易的真實性,這也與估值之家在前段中重點質疑的核心問題完全一致。

發行人接下來將面臨能否通過證監會註冊的巨大考驗,而能否通過的關鍵就在於證監會對發行人收入及成本的真實性問題、以及“背對背付款”信用政策的理解及接受程度,估值之家將拭目以待!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臨港新片區:發布再保險、國際航運、生物醫藥3個領域數據出境操作指引 - 天天要聞

臨港新片區:發布再保險、國際航運、生物醫藥3個領域數據出境操作指引

5月9日,在臨港新片區數據跨境服務中心成立一周年活動上,再保險、國際航運、生物醫藥3個領域數據出境操作指引發布。澎湃新聞記者獲悉,上述操作指引將配合相關領域負面清單使用。後續臨港新片區將圍繞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公募基金、證券、電池護照等領域,不斷拓展操作指引覆蓋度,更好解決企業實際需求,指導數據處理者...
背靠百億資本大佬,四川嘉道博文擬出資5.93億入主*ST長葯 - 天天要聞

背靠百億資本大佬,四川嘉道博文擬出資5.93億入主*ST長葯

微成都報道 歷時三個多月,*ST長葯(300391.SZ)意向投資方終於浮出水面。5月8日,*ST長葯發布公告稱,公司和臨時管理人分別與產業投資人四川嘉道博文生態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嘉道博文”)等六家機構簽署重整投資協議。根據協議,投資人將通過“現金注資+資源導入”方式協助公司清償債務、恢復持續經營能力。在投資人中,...
4月外貿數據,公布了! - 天天要聞

4月外貿數據,公布了!

原創 劉博團隊對等關稅,到底對進出口產生了哪些影響?萬眾矚目的4月的外貿數據,今天公布了。今年1到4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14.14萬億元,同比增長2.4%。其中,出口8.39萬億元,增長7.5%;進口5.75萬億元,下降4.2%(均為人民幣)。下圖是中國(內地)跟主要國家和地區之間按照美元計算的外貿數據。大家更關心4月單月...
V觀財報|瑞豐光電收監管函 - 天天要聞

V觀財報|瑞豐光電收監管函

中新經緯5月9日電 深交所網站9日發布關於對深圳市瑞豐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瑞豐光電”)及相關當事人的監管函。
庄士機構國際發盈警,預期年度股東應占虧損約5.8億港元至6.4億港元 - 天天要聞

庄士機構國際發盈警,預期年度股東應占虧損約5.8億港元至6.4億港元

智通財經APP訊,庄士機構國際(00367)發布公告,本集團預期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取得本公司權益持有人應占虧損約5.8億港元至6.4億港元,而去年則取得虧損約9.32億港元。根據現時可取得的未經審核財務資料分析,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的虧損乃主要由於確認本集團投資物業的公平值虧損;確認本集團待售物業以及位於中國的...
易點天下向118名激勵對象授予1088.125萬股限制性股票 - 天天要聞

易點天下向118名激勵對象授予1088.125萬股限制性股票

智通財經APP訊,易點天下(301171.SZ)發布公告,公司審議通過了《關於調整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相關事項的議案》《關於向激勵對象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的議案》,確定限制性股票的授予日為2025年5月8日,向符合授予條件的118名激勵對象授予1088.125萬股限制性股票,授予價格12.28元/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