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里經常提到的“缺口”,又叫“跳空”,是股價快速且大幅變動沒有任何交易的現象。
當缺口產生之後,經過數個交易日之後還會對原來缺口的價位,形成“補位”,從而形成“回補缺口”。
缺口理論里,上漲過程中,有兩種缺口討論意義很大,是我們今天文章主要闡述的對象。
下圖,給大家先舉個案例,感受一下突破性缺口,和持續性缺口。當缺口處放量,代表後市會持續走強,假如後市嘗試回補缺口但不破壞整體上漲趨勢,更應該積極關注後市行情。
1、突破性缺口
突破缺口,經常會在“頸線”位置出現,例如W底、頭肩底,或者圓弧底,又或者前高壓力等處產生。這種突破缺口產生的意義主要有兩點:①表明主力資金後市做多意願強烈;②不想給跟風盤買入的機會,因為很多散戶的買點是突破買入。但後市也經常搭配“洗盤”,回補缺口。
當突破性缺口產生後,要注意成交量的變化:
①如果缺口處的成交量不如之前某日的成交量大,那麼後市回補缺口的概率大;
②如果缺口處的成交量放得很大,大於之前區域的成交量平均水平,那麼後市持續強勢的概率大;
下圖的案例,是圓弧底突破頸線的案例,後市通過“回補缺口”進行的洗盤行為。
2、持續性缺口
持續缺口會發生在上漲過程中,離突破位置較遠,也意味着離見頂的位置有一段距離。
通過分析持續性缺口大致能預測出股價未來還有一定的上漲幅度,計算突破產生的點位和持續性缺口產生的位置,這個距離也就是未來股價還能上漲的幅度。
關於這個知識點,下面舉一個案例:
需要注意的是:往往缺口都會填補,或補位,因為缺口是一段沒有任何成交量的真空,反應的是主力資金當時的上漲衝動情緒,當主力想達到的目的實現之後,後續還會進行股價回落形成回補缺口。但是,對於突破性缺口和持續性缺口來說,如果成交量較大,則不會立馬回補。
當缺口產生之後,需要密切關注產生缺口之後的走勢。回補了缺口又不破壞強勢狀態是非常好的介入點。例如下圖:
最後,在缺口理論中,回補缺口的行為主要來自於“主力意圖”,有兩方面的內容:
1、洗盤的目的。給散戶製造一個假象:回補缺口形成下跌趨勢;
2、股票的生命周期的結束,被主力資金拋棄,股價從哪裡漲上來再回到哪裡去。
如何區分主力的真實意圖,需要結合其他分析方法綜合運行。單一理論行不通。
明天給大家更新一期教學視頻,歡迎大家點關注,點贊,更多的股票乾貨和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