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運價格暴漲十倍,是中國發展的機遇?一箱難求的局面何時會打破

2021年09月16日21:21:22 財經 1523

海運價格暴漲十倍,是中國發展的機遇?一箱難求的局面何時會打破 - 天天要聞

暴漲的海運價格,為什麼會成為中國發展的機遇?在全球化越來越緊密的今天,海運成了全球化趨勢中貨物運輸的重要途徑之一,因為相對陸路運輸,海運的成本只有陸路的1/30,就更不用提更貴的空運了,因此全世界96%的貨物都是通過海運運輸,哪怕是在集裝箱沒有發明出來以前,海運也是佔據主導地位,如果您喜歡本期不要忘記點贊關注。

海運價格暴漲十倍,是中國發展的機遇?一箱難求的局面何時會打破 - 天天要聞

其實集裝箱的費用從2020年起一直在漲,比如在2020年2月從中國運送到美國西海岸的報價為1200美金,但是當時間來到11月份的時候價格已經突破了2000美金,到今年的5月已經漲到了5400美金,然而海運費至今還在漲,為何說海運費的保障是中國發展的機遇?這與中國是世界工廠分不開關係。

海運價格暴漲十倍,是中國發展的機遇?一箱難求的局面何時會打破 - 天天要聞

在前不久聯合國頒發的通知中就曾明確表示,中國是唯一一個擁有完整工業產業鏈的國家,而這些暴漲的運費中絕大多數的連接點都是中國,根據中國海關頒布的數據中國在最近的情況下創下了近30多年來的最高增速,在集裝箱出現前,全要靠工人的搬運,但是在科技化之後,集裝箱可以說是促進了經濟全球化,在海運蒸蒸日上的如今,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直接將原本繁忙有序的海運市場打亂,中國作為在疫情中恢復較好的國家也率先開啟了海運貿易,機遇在哪兒?

海運價格暴漲十倍,是中國發展的機遇?一箱難求的局面何時會打破 - 天天要聞

中國因世界工廠聞名世界,中國的快速崛起讓歐美等西方國家感到害怕,因此在中國製造業向高端方向進行轉變之前,他們想率先一步讓中國製造業受到來自東南亞各國的衝擊,比如越南想成為世界工廠,一直敵視中國的印度,如今美國更是希望美企撤出中國市場,甚至還在說服日企也這樣做,將在中國發展的製造業一步一步拆分到其他國家,這樣便能對中國製造業實行精準打擊,缺少利潤的製造業就會像渴水的魚但是再也等不到足夠的水來滋潤,因此甚至在疫情前期還流傳過“中國製造業已死”的消息。

海運價格暴漲十倍,是中國發展的機遇?一箱難求的局面何時會打破 - 天天要聞

然而現在不論是印度還是越南都在飽受疫情的折磨,他們的工廠開開停停,要知道對工廠來說,不能正常復工就意味着每天遭受巨大損失,嚴重的還會影響到企業收入或者現金流斷裂,就比如為了響應美國政府的芯片安全策略,富士康、台積電等芯片產業搬到越南、印度等地,這些高端製造產業鏈一旦停工停產,就可能會引發多米諾效應,因此一些高端製造產業又只能將廠地搬回中國,比如三星的芯片工廠已經從馬來西亞又搬回了西安,富士康更是出台了一系列福利策略,台積電也打算在中國建廠。

海運價格暴漲十倍,是中國發展的機遇?一箱難求的局面何時會打破 - 天天要聞

那些環繞在我們周邊的國家也因為一次疫情,徹底打破了原先在西方發達國家扶持下發展的“虛假繁榮”,並且隨着疫情的不斷反覆,誰也不敢斷言將會持續到什麼時候,在這種情況下,中國作為最先從疫情中恢復過來的國家就有着先發優勢,更不用說中國現在已經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所生產出來的貨物還有着足夠龐大的內循環,集裝一箱難求也恰恰證明了中國工業的發展與恢復情況,為什麼這樣說?,以往海運公司為了不讓貨輪空着回來,一般也會在對岸攢滿一船貨物回國,不然返航的成本遠遠不划算,但現在一箱難求便是因為國外的工業體系並沒有恢復,能進口什麼產品?

海運價格暴漲十倍,是中國發展的機遇?一箱難求的局面何時會打破 - 天天要聞

於是就有些老闆寧願不要貨物也不願承擔這筆費用,因此倒不如趕緊回到中國重新拉送貨物運輸,儘管也有些貨輪會選擇等一等將貨物堆滿貨輪,但即使不限制產品種類也依然填不滿依然是賠本生意,於是大部分的船都是空着回國,而那些高昂的運費成本自然也就只能由消費者買單,於是緊接着而來的就是集裝箱不夠用了,要知道中國生產了全世界90%的集裝箱,在這種情況下生產產能依然跟不上貨輪的旺盛需求。

海運價格暴漲十倍,是中國發展的機遇?一箱難求的局面何時會打破 - 天天要聞

於是那些曾經被廢棄掉的集裝箱又重新回到商場上,進行廢物再利用,那些舊貨櫃現在也成了各大公司“哄搶”的稀罕物品,以至於現在就出現了這樣一種情況,原本在歐美裝貨運的船隻現在在那邊抓緊時間裝集裝箱,來到中國後就趕緊帶着這些空箱子裝貨,巨大的供應鏈失衡導致了哪怕是中國都無法彌補,這也就直接讓那些歐美商人失去了議價能力,因為找中國訂貨的商家太多了,中國製造業已死?不,它還相當茂盛,如果您喜歡本期不要忘記點贊關注,也歡迎您在下方評論留言,您的支持就是創作的最大動力,我們下期不見不散,提前祝您中秋愉快,記得吃月餅~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香港回歸28年來,與內地貨物貿易值年均增6.3% - 天天要聞

香港回歸28年來,與內地貨物貿易值年均增6.3%

7月1日消息,今年是香港回歸祖國28周年。據深圳海關統計,香港回歸28年來,內地與香港貨物貿易值從1997年的4208.7億元增長至2024年的2.2萬億元,貿易規模增長4.2倍,年均增長6.3%。今年前5個月,經深圳口岸的內地對香港地區進出口值達6502.4億元,同比增長6.5%,占內地對香港地區進出口值近七成。(深圳發布)(來源同花順...
A股午評:三大指數早盤漲跌不一,銀行板塊集體反彈 - 天天要聞

A股午評:三大指數早盤漲跌不一,銀行板塊集體反彈

A股三大指數7月1日早盤漲跌不一,截至午盤,滬指漲0.21%,深成指跌0.32%,創業板指跌0.58%,北證50指數漲0.21%。全市場半日成交額9813億元,較上日放量487億元。全市場超3400隻個股下跌。板塊題材上,光刻機、銀行、創新葯、電力、中船系板塊漲幅居前;多元金融、跨境支付、銅纜高速連接、固態電池概念股跌幅居前。盤面上,...
沙特主權基金PIF又“增肥”:總資產增至1.15萬億美元 - 天天要聞

沙特主權基金PIF又“增肥”:總資產增至1.15萬億美元

財聯社7月1日訊(編輯 秦嘉禾)本周一,沙特主權財富基金——公共投資基金(PIF)在倫敦證券交易所發布了截至2024年底的合併財務報表。根據文件,2024年PIF總資產同比增長約18%,躍升至4.32萬億里亞爾(約合1.15萬億美元)。值得一提的是,4月沙特公布的“願景2030”2024年年報中,PIF在2024底的資產規模為9413億美元。PIF...
規模7450億,下半年特別國債發行計划出爐,首發定檔7月14日 - 天天要聞

規模7450億,下半年特別國債發行計划出爐,首發定檔7月14日

財聯社7月1日訊(編輯 楊斌)超長期特別國債的發行再度加快。2025年我國擬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1.3萬億元,上半年超長特別國債共計發行5550億元,佔全年額度的42.69%,下半年剩餘規模7450億。財聯社注意到,從最新發布的三季度發行計劃來看,下半年新的20年期特別國債發行較原計劃提前了10天,另外9月各期特別國債的發行較原...
畫說熱點|證監會更換LOGO!網友:解套了! - 天天要聞

畫說熱點|證監會更換LOGO!網友:解套了!

今天,@證監會發布 微博顯示,證監會更換了長期使用的機構標識,由套環改為三個V字形環抱。 證監會原來的LOGO由三個紅色的三角構成一個公字圖案。此LOGO寓意“三公原則”,表示中國證監會將....
今天,這隻轉債最後交易日!不操作或將損失超30% - 天天要聞

今天,這隻轉債最後交易日!不操作或將損失超30%

又有銀行轉債將被提前贖回。7月1日,杭銀轉債迎來最後一個交易日。7月1日收市前,投資者所持杭銀轉債可繼續在二級市場交易,7月4日為杭銀轉債最後轉股日,7月4日收市後,杭州銀行將以100.4932元/張的價格贖回未轉股債券。截至6月30日收盤
【午報】三大指數漲跌不一,銀行股迎集體反彈,穩定幣與固態電池概念雙雙陷入調整 - 天天要聞

【午報】三大指數漲跌不一,銀行股迎集體反彈,穩定幣與固態電池概念雙雙陷入調整

一、【早盤盤面回顧】財聯社7月1日訊,市場早盤震蕩分化,三大指數漲跌不一。滬深兩市半日成交額9606億,較上個交易日放量463億。盤面上熱點較為雜亂,個股跌多漲少,全市場超3400隻個股下跌。從板塊來看,芯片股集體走強,凱美特氣等10餘股漲停。銀行股展開反彈,建設銀行等再創歷史新高。下跌方面,穩定幣概念股持續走低...
亞士創能等投資成立家居用品公司 - 天天要聞

亞士創能等投資成立家居用品公司

企查查APP顯示,近日,亞士家居用品(江蘇)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為吳滌,註冊資本為1000萬元,經營範圍包含:家居用品銷售;體育用品及器材批發;文具用品零售;衛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醫療用品銷售;辦公用品銷售;針紡織品銷售;軟木製品銷售等。企查查股權穿透顯示,該公司由吳滌、亞士創能(603378)旗下亞士家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