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四位占齊的“二龍戲珠”之風水寶地說的是鄖陽名樓文昌閣!
十堰有個鄖陽,鄖陽有個安陽,安陽東鄰丹江口,西接楊溪鋪,南襟漢江河,北枕白桑關,地勢要隘,歷為兵家必爭之地。安陽不僅是武漢通往鄂西北地區的水上交通樞紐,而且是十堰市的最大糧倉。安陽人傑地靈,是一代哲人楊獻珍、留德博士台北市市長王開化、天津市市長焦點等名人之士的故鄉。
傳說,文昌閣建在二龍戲珠珠脊上,有風水先生斷言,龍門河由北向南,文昌閣由東向西,四位占齊,整個安陽可產生三斗三升“芝麻官”。
文昌閣為一座塔樓,原名“寶峰寺”。《鄖縣誌》有記載,考證“文昌閣”建於明成化五年(1469),由廣西參將兼湖廣都督、指揮右事徐向,鄖縣知縣王甫領銜修建,並由據崌峪、細峪、龍門王莊四地的鄉紳、財主、官吏、貢生負貢投資和組織勞工而建。塔樓為三層磚木結構,氣勢宏偉,殿宇輝煌,重檐翹角,四檐斗拱,琉璃彩瓦。塔樓雕龍畫鳳,人物造型逼真,鳥獸雕刻形象,技法精湛,在當時享有盛譽。文昌閣猶如一座奇特的山峰,雄居於龍門河中。
文昌閣進深15米,開間10米,共有三層。一層大殿供奉的是一尊大型“文昌帝君”聖像,還陪供有許多仙人神像;二層大殿供奉的是魁星神,陪供的是眾多儒士學子;三層大殿供奉的是萬世之表的孔聖人,陪供的是顏回、子路、子貢、子張等孔子的得意門生。為祭祀文神師祖,特定於每年農曆二月十六日為文昌帝君祭祀日,十月十八日為魁星神祭祀日,十月二十日為孔聖人祭祀日。每項祭祀活動,都要唱三天三夜大戲,開展物資交流活動,每晚還要燃放煙花爆竹,場面熱鬧非凡。
在文昌閣的正門鐫刻有一副長聯。上聯為:“司人間善惡先錄過後錄功功多過寡者福祠並賞”;下聯為:“掌天下文衡首取德次取才才高德厚者科甲連中”;橫批曰,“燕飛高樓”。後門對聯上聯為“為善必昌若要不昌祖上有殃殃盡必昌”;下聯為“為惡必滅若要不滅祖上有德德盡必滅”,橫批為“積德行善”。據傳說,文昌閣建在二龍戲珠珠脊上,有風水先生斷言,龍門河由北向南,文昌閣由東向西,四位占齊,整個安陽可產生三斗三升“芝麻官”。當地名人志士為鎮地脈,以保靈地永昌,捐資募款,選址奠基,以建閣藏氣。隨着歲月流逝,文昌閣地脈顯靈,被風水先生言中,整個安陽鎮人才輩出。新中國成立前後,從這裡走出的名人志士數以千計,其中較有影響的有一代哲人楊獻珍、留德博士台北市市長王開華、天津市市長焦點、廣州招飛辦主任趙文強等人。
20世紀60年代,因丹江口水庫建壩蓄水,文昌閣被拆除。1982年,楊獻珍回鄖探親,見沒有了文昌閣,他關切詢問身邊人:“文昌閣呢?”當人們告訴他文昌閣被拆除時,他心疼不已。在人們探望舊址時,如今只能留下“千年景物一瞬間,獨對輕風上古山”的感嘆。
當下,這裡有風有水,唯獨不見當年的文昌閣!
請加關注@秦楚刊號隨時了解更多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