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佛山外貿“一升一降”背後

今年一季度外貿數據出爐,全國主要外貿城市可謂“幾家歡喜幾家愁”。

數據顯示,2024年一季度,深圳全市進出口總額10202.88億元,同比增長28.8%。其中,出口6424.37億元,增長28.2%;進口3778.51億元,增長29.9%。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深圳外貿總額首次在全年第一季度突破萬億元大關。

同期,佛山進出口總額1273.3億元,同比下降33.1%,其中出口993.9億元,同比下降40.4%;進口279.4億元,同比增長18.7%。

同屬珠三角城市,這“一升一降”背後,又有哪些信息值得關注?

“一升一降”背後

今年一季度,廣東外貿進出口總額為2.04萬億元,增長12%。其中,出口1.31萬億元,增長9%;進口7311.4億元,增長17.6%。

同期深圳的進出口總額,約佔廣東全省的一半。

作為全國外貿第一大城市,從結構上看,機電產品仍然是深圳出口的第一大類。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深圳出口機電產品占出口總值的68.3%,接近七成,達到4389.9億元,同比增長14.4%。

“從去年開始,深圳以新能源汽車為代表的機電產品,不論是國內銷售還是出口,增長勢頭都較為強勁。”廣東社科院經濟學研究員丁力告訴中國新聞周刊。

數據顯示,2023年,深圳“新三樣”(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產品合計出口887.6億元,同比增長33.9%。

不過出人意料的是,今年一季度,深圳服裝、家電、傢具等傳統產業以超50%的增速,重新引發關注。

據統計,一季度深圳出口勞動密集型產品861.6億元,增長61.7%。其中,紡織服裝261.4億元,增長51.7%;傢具132.6億元,增長135.9%。

“一方面是因為今年第一季度,歐美訂單回暖;另一方面在於,部分內地城市的商品,需要經港口出海,深圳在港口貿易方面提供了越來越多的便利,在同類城市中越來越具有競爭力,很多這類出口單據都被劃分到深圳的出口總額中。”國家高端智庫cdi研究中心主任宋丁告訴中國新聞周刊。

亮眼的外貿數據對深圳整體gdp產生積極影響。2024年一季度深圳gdp為8314.98億元,同比增長6.4%,增速跑贏全國的5.3%和廣東的4.4%。

但與深圳不同的是,今年一季度,珠三角出口主力城市之一的佛山,卻遭遇“滑鐵盧”,特別是出口數據,同比下滑40.4%。從全國來看,佛山外貿增速在外貿20強城市中墊底,規模也由去年同期全國第10位下降至第17位。

事實上,從去年開始,佛山的外貿形勢就出現疲軟。2023年,佛山進出口總值5965.8億元,同比下降10.5%。其中出口4875.6億元,下降12.8%。去年一季度,佛山外貿總額一度殺進全國前十,但全年僅排在全國第15位。

目前看,佛山的傳統產業下降幅度均超過整體幅度。比如,今年第一季度,佛山傢具及其零件出口42.4億元,同比下降50.8%;陶瓷產品出口25.1億元,同比下降51.7%;服裝出口22.0億元,同比下降77.4%;燈具、照明裝置及其零件出口16.0億元,同比下降74.7%。

相比而言,佛山出口機電產品的降幅,小於整體幅度。

而廣東省會廣州,外貿數據也呈現這一趨勢。今年一季度,廣州外貿出口總額1410.29億元,同比增長8.4%。在廣州出口重點的產品中,手機、家用電器、平板顯示模組、電子元件、汽車(含底盤)等機電產品出口形勢較好,同比分別增長19.1%、18.3%、42.3%、20.4%和1.0倍,均高於平均增幅。

“目前的國際貿易形勢,某種程度上傳統產業抗擊風險能力相對較弱。相比深圳,佛山傳統產業佔比更大。”丁力分析。

而宋丁坦言,目前全球貿易走弱,部分國內勞動密集型產業正流向成本相對更低的國家,這其中就涵蓋許多出口型產業。但擁有技術壁壘或產業鏈較長的工業則相反,很難轉移。他說,“像越南等東盟國家,目前製造能力也較強,但仍然無法應對很多複雜的產業鏈。而深圳在這一類製造業上佔據一定優勢。”

跨境電商的機遇

值得關注的是,深圳外貿快速增長背後,出現了“明星賽道”。

據統計,今年第一季度,深圳跨境電商進出口額超1100億元,增幅超95%,規模創同期新高;2023年全年,深圳跨境電商進出口額達3265.3億元,同比增長74.4%。

“珠三角存在大量的工廠,擅長生產而不擅長市場銷售。這類企業一般從事加工貿易的訂單生產,很多都指望在廣交會或類似展會上找到訂單。它們一般有訂單就開始生產,沒有就‘躺平’。一直以來,讓這類企業轉型成為名副其實的市場經營主體,即市場型企業,都是非常迫切的需求。”丁力分析。在他看來,這類不掌握銷售渠道的企業是不完整的,在當前國際貿易形勢下,某種程度上更容易受到衝擊。

丁力認為,入局跨境電商賽道,是這類從事加工貿易訂單類的工廠成長為市場型企業的機遇。

據了解,經過多年發展,跨境電商與一般貿易、加工貿易共同構成我國三大貿易方式,成為拉動外貿增長的新動能。

宋丁分析,傳統外貿模式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支撐進出口的主力。這種模式下,國內廠家通過或展會或電話郵件等方式,和海外經銷商接洽,大批量採購之後,再通過海運,用集裝箱運輸交割。他說,“現在,類似展會接洽客商等傳統外貿模式,受到越來越多的挑戰,而跨境電商則快速崛起。”

在不少業內人士眼中,當前外貿形勢下,跨境電商實際上給予了傳統產業新的增長點。

比如在紡織服裝、照明、陶瓷等佛山傳統出口產品中,降幅最大的是服裝產品,今年前2個月,其出口額為16.48億元,同比下降70.2%。

但同期,廣州服裝出口額則同比增長27.5%。

在丁力看來,廣州服裝出口的成績,很可能與電商平台的蓬勃發展以及對自主品牌的大力推廣,息息相關,比如希音(shein)等平台就是成功案例。

崛起於廣州的跨境電商平台希音以“小單快反”模式,成功拉動廣州服裝產業出口和數字化轉型。據英國《金融時報》3月31日報道,希音在2023年gmv(商品交易總額)約450億美元,利潤超過20億美元。這一成績超過國際快時尚巨頭zara,佔據美國約40%的快時尚市場份額。

有服裝工廠老闆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原來外貿訂單很多是大批量訂單,國內工廠負責給國外供應商做貼牌,但最近幾年,小體量訂單越來越多。今年的廣交會,他觀察到的新趨勢是越來越多同行入局跨境電商,平台也從原來的只有亞馬遜到多家平台並行。

目前,廣東的跨境電商貿易在全國名列前茅,2023年跨境電商進出口額達8433億元,同比增長25.2%,約佔全國總額的35%。

今年4月9日,廣東印發《關於實施“五外聯動”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意見》,其中提到特別提到“支持廣州、深圳建設跨境電商國際樞紐城市,打造20個‘產業集群+跨境電商’園區,培育10家百億元級跨境電商龍頭企業,建設500個較大規模海外倉,推動跨境電商進出口規模突破萬億元”。

“雖然跨境電商是一條出路,但在當今外貿形勢下,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依然是一項艱巨的課題。發展新興產業固然能解決一部分問題,但如何在傳統產業中尋找新質生產力,仍然需要不斷去突破。”丁力說。

作者:趙越

編輯:孫曉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