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pierluigi di pietro
由米開朗基羅·皮斯特萊托檔案館提供

米開朗基羅·皮斯特萊托(michelangelo pistoletto)生於1933年的意大利,他的藝術旅程始於童年時代父親開設的一家藝術作品修復工坊。不同於擅長靜物和風景畫的父親,皮斯特萊托體驗到時間在物質上的印記,他由此萌生對“自我何在”的執着追問,也為他“物質即觀念”的理念埋下伏筆。
盧齊歐·封塔納(lucio fontana,1899-1968)出生在阿根廷聖菲省羅薩里奧,一直活躍於阿根廷和意大利的前衛藝術界,他通過刺穿牆壁來尋找新的透視法,創造了一個通向不同空間的開口,極大程度上啟發了皮斯特萊托的創作。
lucio fontana
《空間概念》(concetto spaziale),1961年
布面油畫、切痕,81 x 100厘米
© 米蘭盧齊歐·封塔納基金會,2025年由siae授權
prada榮宅
michelangelo pistoletto
《當下 – 背身人像》,1961年
布面丙烯和塑料漆,200 x 150 厘米
michelangelo pistoletto——皮斯特萊托藝術之城基金會,
比耶拉
prada榮宅

《鏡像》展覽現場
prada榮宅
prada榮宅
michelangelo pistoletto
《餐桌畫》 (《減少的物品》1965-1966年),1965年
木材,200 x 200 x 50厘米
michelangelo pistoletto——皮斯特萊托藝術之城基金會,
比耶拉
michelangelo pistoletto
《無限立方體》 (《減少的物品》 1965-1966年), 1966年
鏡面與繩索,120 x 120 x 120厘米
michelangelo pistoletto——皮斯特萊托藝術之城基金會,
比耶拉

lucio fontana
《空間概念:黎明時分,威尼斯一片銀色》
(concetto spaziale. all’alba venezia era tutta d’argento),1961 年
布面丙烯和玻璃、孔洞,150 x 150厘米
私人收藏
攝影:roberto marossi © 米蘭盧齊歐·封塔納基金會,2025年由siae授權
2003年,在皮斯特萊托榮獲威尼斯雙年展金獅獎終生成就獎後,他啟動了《第三天堂》的創作,藝術家將數學符號“∞”重構為三環相扣的圖騰——左右兩圓分別象徵自然原生系統與人類技術文明,中央新增的第三圓則指向二者平衡共生的可能。

michelangelo pistoletto
右圖:《我-你-我們》,2003-2023年
藝術家手繪於鏡面上,71 x 101厘米
michelangelo pistoletto——皮斯特萊托藝術之城基金會,
比耶拉
prada榮宅

q:
本次你和盧齊歐·封塔納(lucio fontana)在prada榮宅的雙人展覽主題為“鏡像”,這個詞有什麼含義?
a:
“鏡像”一詞有兩個含義。首先我與盧齊歐·封塔納的面對面,是我們兩個人遙遠的相互凝視。第二個含義是,在我的作品中,鏡面是主角。
q:
鏡像通常被用來隱喻兩個人之間的關係。這個概念如何決定了你為這場展覽選取的作品?這些在prada榮宅展出的作品是如何呈現你與封塔納之間的對話的?
a:
當我開始從事藝術創作時,封塔納就已經是一位聲名顯赫的藝術家了。對我來說,他是一位英雄,打破了當時現代藝術的傳統。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很多藝術家都將藝術局限在完全自我參照或自我分析的“白盒子”中。盧齊歐·封塔納覺得自己被禁錮在這個立方體中,想要逃離。他想在這個自我參照的立方體之外獲得新的視野。這就是為什麼他決定切割畫布,作為突破圍牆的象徵:超越,走出去,找到新的視角,找到超越藝術自我指涉的新方法。去看看是否存在超越自我的空間。
在我心中,他的做法頗具英雄主義,我學習了這種方式,認為有必要超越那個洞,越過那個缺口,去看看現代藝術立方體之外的東西。這也是立體主義誕生的立方體,它拒絕繼續文藝復興時期的視角。新的可能視角是什麼?通過 《鏡面畫》(quadro specchiante),我能夠打破這堵牆,不是物理上的,而是光學上、視覺上和形而上的。鏡子代表了我們眼前和腦後的一切。它展示了我們的身體、我們的社會和我們的歷史,而這些都在我們的身後。《鏡面畫》為我打開了新的視角,它實現了封塔納想要尋找新視角的願望。
q:
你認為現代技術是放大還是限制了年輕藝術家挑戰傳統界限的可能性?
a:
我認為藝術家必須成為一個宏大項目的一部分,這個宏大的項目關乎整個星球的和平生存。藝術不僅僅是個人表達的結果,而是藝術家們在一個項目中連接了不同個人表達之間的聯繫,從而使世界人民理解到,藝術正在產生新的願景和新的責任。
你越自由,你就越有責任。沒有人比藝術家更自由了,他們可以真正表達心中的想法,但是人民必須利用別人創造出的自由。也就是說,這不是藝術家的財產,而是每個人的財產。但是藝術家必須教給民眾如何在努力中發揮創造力,每個人創造的能力,會成為我們星球變革的一部分。
q:
在本次展覽中,除了《鏡面畫》系列,還有雕塑和裝置作品例如《碎布牆》(muretto di stracci)、《餐桌畫》(quadro da pranzo)。這些裝置藝術如何與“鏡像”這一主題產生共鳴?
a:
展覽主題關注了封塔納和我職業生涯中的特定時刻。他創作了穿孔雕塑和穿孔球體等三維物體(concetto spaziale.)。我的創作《無限立方體》不是一個圓形,而是一個平行六面體,鏡面朝內,因此這個內孔可以折射出無窮大,因為立方體內部有無窮大。這也是一種共同的探索,去看看裡面和外面有什麼。這對我來說非常重要。例如,《餐桌畫》使雕塑具有包容性,是一件可以讓你坐下來與面前的人交流的藝術作品。這種面向無限和新視角的空間包含了所有的生命。
q:
你之前在中國也有過其他展覽,這次在prada榮宅的展覽標記這你與中國另一個非常重要的時刻,你希望來看展的觀眾如何與你的作品互動?
a:
在一個歷史悠久的空間里舉辦展覽是非常有趣的,因為我們都來自於歷史,我們的當代藝術作品所呈現的必然是歷史的結果。中國幅員遼闊,有着非凡的歷史,在世界上舉足輕重。它經歷了由現代性帶來的深刻變革,而這種現代性正是東西方文化碰撞的產物。今天,中國正在走向平衡。這意味着,一直對立並導致戰爭不斷的東西方,也有可能在中國這裡成為新平衡的典範。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可以在某種程度上認識到自己,或者說,我可以用我的“創造 ”符號來認識中國,它使所有對立面達到平衡與和諧。
撰文:c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