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個人對羽絨服沒有什麼追求。
只要它夠長、夠黑、夠暖和,我是不看品牌的。
2019年我們同事在雙十一的時候,給她媽媽精心挑選了一件長款羽絨服,折扣價加上平台滿減,最後660拿下。
她本來就是個精緻的豬豬女孩,她媽更是精緻的豬豬老女孩。
對那件660元的羽絨服,看了兩眼不感冒,讓她退貨。
第二天上班的時候,我沒等到她聯繫快遞之前,就火速給她微信轉賬,那件衣服我收了。
如果單買,雙十一打折完以後需要880元,我間接給自己省了200多塊錢,這筆賬我算得清。
衣服我買下來以後就直接送我婆婆了,她對款式沒有什麼概念,只要不透風就行。
我婆婆硬是塞給我1000塊錢,說不能讓我虧了。
這件事讓我成為二道販子,轉手就賺了340塊錢。
沒過幾天就是雙十二,我這個同事不死心,提前在網上蹲了很久,刷了很多款式的長款羽絨服,他媽媽個子171,體重140斤,指名要那種穿起來寬容但是不臃腫的款式,而且樣子還得時尚的,不能一上身就像個老太太。
她媽媽把我想說的話,都說了。
我和她差不多一個體型。
等我這個同事千挑萬選之後,從熟人那裡拿了一件貨,底價260元。
她媽依然不滿意,羽絨服整體沒得挑,就是袖口那裡是鬆緊帶的,穿起來有點卡手腕,總是覺得不舒服。
第二天她又把這件260塊錢的羽絨服拿回單位退。
我知道她為了這件衣服付出的心血,立馬給她轉了288塊錢圖個彩頭,衣服也不用退了,直接我穿得了。
我這個女同事對我還表示極大的感謝,中午還請我吃了頓麻辣燙。
這件260塊錢的羽絨服我穿起來賊有型,還賊暖和,最重要的是我知道,憑我的眼光和能力,是淘不到性價比這麼高的羽絨服。
2020年年底我去外地開我們行業年會,幾乎一水的大鵝羽絨服,白的黑的藍的紅的灰的。
同屋一個福建來的女同事有意無意,說了下她羽絨服的價格是一萬以上,零下30度的天氣都能抗寒。
我逗她:你要去西伯利亞蹦迪么?你是南方的,在當地用的着穿這麼厚的么?
她說東西要看品質和品牌,這樣穿在身上才算有品,還特意和我強調了一下:太廉價的衣服,我是不會穿的,我覺得冬天的外套一定要貴,特別是雜牌的,我完全不考慮。
我穿的就是一個沒啥牌子的。
她到底啥意思?
我穿着我260塊錢的羽絨服,沒有一點尷尬,人家的衣服比我貴了5倍還不止,可是我真心不去羨慕甚至是嫉妒。
我甚至手插在羽絨服兜里,對她侃侃而談:你別說你身上那件大鵝羽絨服1萬多,我這件衣服才260塊錢我都不覺得冷。再說了,省下的錢我能買真鵝剁了做鐵鍋燉,到了冬天半個月我燉一隻!強身健體滋補身體,我能吃5年的鵝。
她想炫耀沒有成功,很不屑的瞥了我一眼就走開了。
在她的眼裡我就是個土狗形象。
不過我內心夠強大,誰也別想用一件衣服去PUA我。
到現在我這件260元的戰衣還很保暖,我懶得去了解什麼鵝絨鴨絨以及充絨量,買的沒有賣的精。
只要衣服合體乾乾淨淨,別一脫羽絨服裡面的毛衣插滿了白絨,好像在上演雪山飛狐一樣,就足夠了。
不想因為一件衣服,變成財力的攀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