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泡麵番”《非人哉》不過癮?這次合成在《我們的冬奧》看個夠

題記:《非人哉》這次不再是“泡麵番”了,做了個時長超過20分鐘的劇場版動畫,到底還是成就了動畫電影《我們的冬奧》的受眾之一——職場人,如此讓職場人也來看動畫,借動畫把“冬奧”的熱度保持下去。

《我們的冬奧》“非人哉”劇照1

《我們的冬奧》“非人哉”劇照2

大家(尤其是職場年輕人)都或多或少聽說過這部以吐槽“職場”、“家庭”生活為主的四格漫畫和“動態漫”——《非人哉》,《非人哉》與其它國人做的“日風國漫”儘管在造型上還是較為一致,但故事編排上卻是十足的中國特色,而且很接地氣,這次作為《我們的冬奧》的子電影,在大的節奏上比“動態漫”要好,關鍵它還保留了“吐槽”的精髓,不過這次是吐槽 “修改文案”,故事主線是女主“九月”把亂入的“冰墩墩”送回直播現場,卻“反主為客”(不是“反客為主”喲),成了“冰墩墩”來幫助“九月”實現在其繁忙的工作中無法實現的夢想,故事在緊張的互幫互救中展開,笑點淚點爆棚。

在《我們的冬奧》里,《非人哉》秉承搞笑的敘事風格,其中的主角悉數登場——“哪吒”、“九月” 、“哮天”、“小玉”、“烈烈”、“敖烈”、“觀音大士”、“孫悟空”、“楊戩”……人物性格各異,立體、飽滿,關鍵這些神仙妖怪(“非人”化的人,把物人格化),都貼近我們現實中的人,這讓觀眾在觀看電影時,多了認同與共情。

還有一點,值得一提,那就是植入廣告,留心的朋友一定發現了,即使在《我們的冬奧》這樣的奧運主題的動畫電影里,《非人哉》都不忘植入廣告,沒辦法,或許是市場需要吧,但不管怎樣,故事講得好,偶爾挾帶點兒“私貨”也是可以的,畢竟我們的文化本來就是包容的。

最後祝冬奧順利舉辦,賽事精彩紛呈。這裡是觸鬚動漫,原創動漫文化挖掘,請勿抄襲搬運,允許轉載,請標明出處。節約糧食,不要浪費。祝國產動漫再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