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4點的東京澀谷街頭,本該是醉漢與加班族交錯的身影,此刻卻擠滿了緊盯手機屏幕的年輕人。
2025年7月5日,本該是日本漫畫家龍樹諒預言的“毀滅性大地震”發生時刻。社交媒體上,超過25萬人蹲守在直播平台前,等待一場可能吞噬日本三分之一國土的“末日災難”。
然而,時針划過預言中的時間點,日本氣象廳的監測屏幕上,只有鹿兒島海域一次5.3級的普通地震記錄——這場被渲染了半年的“預言”,徹底淪為一場鬧劇。
這麼離譜的預言,是怎麼來的呢?
這要從一本26年前的漫畫說起。
1999 年,日本漫畫家龍樹諒(Tatsuki Ryo)準備退休時,將過去創作的短篇作品合集出版,書名定為《我所看見的未來》。書中收錄了她記錄的 15 個 “預知夢”,內容涉及戴安娜王妃去世、阪神大地震等事件。
封面一行小字: “大災難 2011 年 3 月”,而 2011 年 3 月11日確實發生了東日本大地震,時間上的巧合更是讓這本書在事後被網友追捧。
此外,龍樹諒成功預言了2005年8月的美國卡特里娜特大颶風,不過,對於預言的位置,龍樹諒的手寫標註和實際上的位置相差了幾千公里,
號稱成功預言了戴安娜死亡,然而預言的日期1997年8月31日和實際日期1992年8月31日相差了整整5年。
1976年11月24日,龍樹諒預言了皇后樂隊主唱弗雷迪·默丘里死亡。結果在1991年11約24日,弗雷迪·默丘因感染傳染病離世,
此外還有一些關於自己身邊的預言等等,在事後都被牽強附會的傳預言準確。
2021年,出版社再版《我所看見的未來》時,為了賣書直接在腰封寫"真正的大災難2025年7月降臨"。
關於日本7月大災難,還有其他的佐證。
泰國女預言家普萊在 2024 年 12 月的一檔訪談中提到,神明給她看了一幅畫面,2025 年上半年緬甸將會發生地震,曼谷也會有震動,更準確地說是在三四月的時候。
而在 2025 年 3 月 28 日 14 時 20 分,緬甸確實發生了 7.9 級地震,曼谷也受到了影響,證實了普萊的這條預言。
2025年4月,普萊在訪談節目中提到7月到8月之間,日本和印尼火山會有爆發,並提醒泰國民眾遠離這兩個地方。這條預言被很多人解釋為日本在2025年7月會發生重大災難,從而被用來佐證龍樹亮預言的真實性。
有了多方的作證,這讓人們更加深信不疑。在中文互聯網上,更是被各種博主傳得玄乎其玄。
今年6月,龍樹諒實在受不了,出版了新書《天使的遺言》,在裡面吐槽:"出版社把我的夢改得面目全非,7月5日只是我做夢的日期!"
然而為時已晚,恐慌迅速轉化為對現實的衝擊。
面對愈演愈烈的謠言,日本官方不得不多輪闢謠。7月2日,氣象廳長官野村龍一在記者會上直言:“所謂7月5日大地震,是毫無科學依據的謊言。”
他解釋,當前科技連“一周內東京發生6級地震”都無法預測,更別說精確到幾時幾分的災難 。
東京大學榮譽教授羅伯特·蓋勒更尖銳地指出:“利用科學手段預測地震是不可能的。”
預言破產後,最受傷的或許是旅遊業。
香港赴日航班預訂量在6月驟降11%,部分旅行社的退團率高達80%,更荒誕的是,鹿兒島十島村的居民提前囤積了3個月的物資,東京某寺廟甚至推出“身後事預約服務”,聲稱“為末日剛需做準備”。
儘管日本政府早在6月就通過觀光廳網站用中英日三語闢謠,但7月赴日旅遊業績仍大受影響。
中國駐日使館7月4日發布的防災提醒中,隻字未提預言,而是基於科學數據提示“吐噶喇列島12天內發生1329次有感地震”的實際風險。
現在回頭看,這就是個典型的"倖存者偏差"案例:她15個夢裡有幾個恰巧"中獎"了,但沒人提另外幾十個沒應驗的夢。
事後網友吐槽說:"每天預言'明天地震',總有一天會蒙對,但這不叫超能力。"
結語
這場鬧劇暴露的,正是信息時代災害傳播的悖論:當科學坦誠承認“無法預測”,反而給謠言留下了狂歡的空間。
但是顯然,比起枯燥的地震概率數據,人們更願意相信“百米海嘯吞噬東京”的戲劇性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