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前總統羅德里戈·杜特爾特在國際刑事法院(icc)海牙拘留所中度過了自己的80歲生日。他向女兒莎拉表達了最後的心愿:希望能回到菲律賓,在祖國安息。
杜特爾特的健康狀況一直備受關注,他曾多次提到自己身體欠佳,甚至傳出患癌的消息。如今,他的這一願望不僅關乎個人命運,也成為菲律賓國內政治和國際法律博弈的焦點。

杜特爾特的“禁毒戰爭”與國際刑事法院的指控
杜特爾特的“禁毒戰爭”是其總統任期內最具爭議的政策。
自2016年上任以來,他發起了一場以“零容忍”毒品犯罪為核心的全國性行動。然而,這場行動伴隨着大量暴力執法和法外殺戮。
菲官方稱,有6000人在“禁毒戰爭”中喪生,有人權組織估測死亡人數可能高達30000人。icc據此指控杜特爾特涉犯下‘危害人類罪”。杜特爾特也因此被指控涉嫌嚴重侵犯人權。

菲律賓已退出《羅馬規約》,然而icc堅持認為,對杜特爾特的調查仍然有效,因為相關案件發生在菲律賓退出規約之前。
icc對杜特爾特的指控主要集中在其禁毒戰爭期間的執法方式,認為其涉嫌違反國際法和人權原則。杜特爾特的律師團隊則強調icc無權干涉菲律賓事務,雙方陷入法律和輿論的拉鋸戰。
健康問題與回國願望
杜特爾特在與女兒莎拉的談話中提到,自己年事已高,“隨時可能會死”,希望能回到菲律賓安度晚年。

這一願望不僅是對後事的交代,也被視為他家族政治戰略的一部分。杜特爾特家族試圖通過這一表態激發菲律賓民眾的同情心,為家族爭取更多的輿論支持。
杜特爾特的健康狀況一直是外界關注的焦點。早在擔任總統期間,就有報道稱他可能患有癌症,儘管官方從未正式確認。然而,他近年來多次公開提及身體不適,進一步加深了外界的猜測。
對於杜特爾特來說,回國不僅是情感上的需求,也是避免在異國他鄉離世的無奈選擇。
菲律賓國內的政治博弈

杜特爾特的回國願望不僅關乎個人命運,也牽動着菲律賓國內的政治格局。
目前,杜特爾特家族與現任總統小馬科斯家族之間的矛盾日益凸顯。儘管杜特爾特已卸任總統3年,但他的政治影響力依然強大,甚至在某些方面超過了馬科斯政府。杜特爾特家族的勢力集中在達沃市,他本人曾在該市擔任市長多年,威望極高。
近期,杜特爾特正在準備再次競選達沃市市長,這一舉動被外界解讀為他家族維持政治地位的重要一步。
同時,杜特爾特的女兒莎拉作為菲律賓副總統,正在全力備戰中期選舉,並試圖在彈劾案中扭轉不利局勢。民調顯示,馬科斯政府的支持率大幅下滑,而莎拉的支持率卻逆勢上漲。這種輿論變化為杜特爾特家族的反攻提供了良好契機。
國際刑事法院的權威性考驗

國際刑事法院在杜特爾特案上的堅持,既是對其個人行為的追責,也是對國際法治的一次宣示。然而,icc的行動也面臨著巨大的輿論壓力,尤其是在菲律賓國內。
杜特爾特的律師團隊試圖通過法律程序爭取他的釋放,同時強調icc的管轄權問題。
近年來,icc在多個國家的調查和審判屢遭挑戰,其權威性和公正性受到質疑。杜特爾特案成為檢驗icc權威性的一次重要考驗。如果杜特爾特最終獲釋,icc的國際形象可能進一步受損。這場法律與輿論的博弈,註定曠日持久。
杜特爾特的命運與菲律賓的未來

杜特爾特能否如願回國,取決於律師團隊的努力以及菲律賓國內政治局勢的變化。
目前,菲律賓參議院已對杜特爾特的逮捕提出質疑,要求馬科斯政府作出解釋。然而,馬科斯政府選擇緊急下達封口令,試圖控制輿論。這一做法不僅未能平息外界質疑,反而進一步削弱了其政府的公信力。
杜特爾特的回國願望背後,是菲律賓政治與國際法律博弈的縮影。
這場鬥爭不僅影響杜特爾特的個人命運,也將深刻改變菲律賓的政治格局和icc的國際權威。無論最終結果如何,杜特爾特案都將成為菲律賓歷史與國際法治史上的重要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