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動畫來了,但“三體宇宙”還得再等等

2022年12月11日23:24:08 動漫 1669

《三體》動畫來了,但“三體宇宙”還得再等等 - 天天要聞


作者丨不二

編輯丨堅果


國產科幻巨制《三體》動畫版終於“千呼萬喚始出來”,12月10日11點,國產動畫《三體》正式登陸B站,動畫站內同時在線觀看人數創下B站視頻在線人數新高。在當晚九點,《三體》動畫官方公布,其總播放量已經突破1億次。

《三體》動畫來了,但“三體宇宙”還得再等等 - 天天要聞

這部承載了無數網友期待,又屢次放鴿子的“鴿王”之作,早在2019年就由B站在十周年慶典活動中官宣啟動,但直至三年後才正式面世。

據B站宣稱,《三體》動畫版的打磨時間長達五年,無論是資金、時間還是製作上都被當作B站最大量級的項目,且一開始就被寄予厚望,當作一個長線IP進行開發。時間和資金的沉澱下會打磨出一個什麼樣的作品,網友的期待值早已拉滿。

除了B站的動畫版《三體》,騰訊製作的電視劇版《三體》也於6月份放出了海報和預告片。

《三體》動畫來了,但“三體宇宙”還得再等等 - 天天要聞

張魯一于和偉陳瑾王子文林永健等眾多實力派演員主演,一經發布便備受關注,但很快又悄無聲息。這部早就被列入鵝廠大劇片單的重點項目預計2022年上映,至今尚未定檔,按照騰訊的預期,年底或明年初有希望上映。

Netflix 版《三體》第一季中文特輯也於近期正式放送,雖然視頻里劇透的部分極少,大多是主演們的訪談,但《權力的遊戲》主創 David Benioff 和 D.B. Weiss作為製作人,原作者劉慈欣和英文翻譯劉宇昆擔當顧問,多位名導聯合導演,Netflix一貫的水準、大牌導演國際范兒和致敬原著的態度同樣引起萬眾矚目。

《三體》影視化改編的消息一傳出,各大公司團隊都想分一杯羹,似乎只要跟《三體》沾邊,就能拿捏流量密碼。

可是影視化的消息雖然頻頻放出,卻遲遲未能見真章,在幾次放鴿子之後,直到現在還在“猶抱琵琶半遮面”。而《三體》的電影更是早在2014年就傳出過拍攝消息,至今已經被無限期擱置。

好在,大家的等待終於有了迴音,隨着動畫版《三體》率先亮相,不出意外的話,從今年底到明年,《三體》多元宇宙將集體大爆發,國產科幻的第一IP,能夠從此開創世界級的影響力嗎。


1

改編“三體”沒那麼簡單


提到有國際影響力的IP,國外有《指環王》、《哈利波特》、《漫威》,而中國一直缺少一個享譽世界的IP。

2015年,劉慈欣的《三體》獲得了世界級別的科幻小說大獎雨果獎,就像業內人士評論的那樣:劉慈欣單槍匹馬,把中國科幻文學提升到了世界級的水平。

奧巴馬、扎克伯格、馬雲馬化騰等國內外名人都公開表達過對《三體》的喜愛,甚至連詹姆斯·卡梅隆都親自向劉慈欣求取改編版權。

《三體》有着廣泛的粉絲基礎,將其作為走向世界的中國IP來運營,實在是再合適不過。

但和《三體》IP的炙手可熱相比,要把《三體》影視化落地,其改編難度又遠遠超出想象。直到現在,無論是劇集還是動畫還是電影,《三體》的內容創作一直磕磕絆絆,官方放鴿子放了一次又一次。

這其中的首要原因,是原著並不是那麼容易做影視化改編。

首先,時間跨度長,篇幅甚廣,《三體》三部曲總共有80餘萬字,跨越了1800萬年。如此巨大的體量,想要在片中保證時間線清晰和邏輯順暢,這本身就有巨大的難度。

比較取巧的方式是只選取其中某幾個章節來拍,但這樣對於不熟悉原著的人就有相當高的觀影門檻。而如果全部拍完,無論是資金還是篇幅都實在難以想象。

要知道,《流浪地球》雖然珠玉在前,但花費了四年時間,製作了3000多張概念圖、8000多個分鏡,拍攝的原著卻僅有2.3萬字。相比之下,《三體》三部曲用“鴻篇巨製”形容毫不誇張。

其次,小說中那些氣勢恢宏的“名場面”,雖然想象力爆棚,但描述上過於抽象,大劉又是出了名的文字簡潔,原著里有大量的“留白”。

三體人到底長什麼樣?智子的形態具體如何?瞬間毀滅地球整個艦隊的水滴到底有多麼炫酷?這些大劉的原著里並沒有非常具體的描述。

至於原著中高等文明用“二向箔”對太陽系進行的“降維打擊”之類的名場面,到底如何呈現才能體現原著的不可思議,更是極其考驗創作團隊。

要怎麼樣“空生妙有”把這些文字變成符合人們想象的畫面?這不僅僅是靠錢可以解決,還有整個團隊對原著的一腔熱血的熱愛,天馬行空的創造性,嘔心瀝血的投入,豐富的細節與劇情的融合。

相比這些給人無限遐想與期待的官方團隊,粉絲們“為愛發電”的自製作品反而帶來了一些驚喜。這其中比較典型的是動畫《我的三體》,豆瓣評分三季分別高達9.4、9.5、9.6分。

《三體》動畫來了,但“三體宇宙”還得再等等 - 天天要聞

它的製作方是《三體》小說的一群死忠粉。他們囿於資金和技術,所以只從某一個角色的視角切入,畫面則是巧妙由利用了遊戲《我的世界》做出的方塊人構成,雖然畫面模糊到連是男是女都看不出,但劇情流暢、自然,符合邏輯,又忠實原著。

2016年,《我的三體》團隊正式被“三體宇宙”收編,得到了更多的技術和資金支持。而另一部粉絲的作品《水滴》,時長僅14分43秒,只還原了原著中三體人的水滴探測器摧毀人類兩千多艘艦隊的名場面,其精緻程度甚至得到了劉慈欣本人的高度讚譽。

可見,在內容製作這一塊,技術、團隊、甚至經驗都不是最重要的。對原著的熱愛、熟悉,團隊的用心程度,更能決定最終的勝負。


2

還需給“三體”一點時間


粉絲的作品再好,畢竟不是正規軍,可以做到的程度也有限。《三體》的國際征程,還是要看拿到了官方版權的各大公司和團隊。

動畫、影視、國內、國外……《三體》改編內容製作的各個團隊各顯神通,即將面臨觀眾的審閱。而從各個團隊目前發布的片花、預告片來看,也都各有長短。

本次的B站動畫版《三體》對於真人版的《三體》,確實有可圈可點之處。誠然,這其中有動畫這種藝術形式的先天優越性,可以自由展現科幻小說的內容和意境,尤其在特效的製作上,相對於真人版花了大價錢還是有違和感,動畫顯然可以流暢絲滑許多。

比如國產男頻玄幻大IP《斗羅大陸》,劇版和動畫版的口碑和影響力相差甚遠。同時,製作方藝畫天開代表着目前國產動畫的最高水準,上一部作品《靈籠》的驚鴻一瞥為其圈粉無數,也就奠定了粉絲基礎。

然而,本次《三體》的動畫預告片發布卻也帶來了一些質疑聲音,相當多的觀眾認為其中的角色形象不夠符合原著,甚至有股“靈籠味兒”(即形象與《靈籠》太多撞車之處),還有人認為一些場景不夠驚艷。到底能在觀眾心中打個幾分,還需拭目以待。

騰訊版的超級網劇《三體》,導演是拍過經典主旋律劇《紅色》的楊磊,豆瓣評分高達9.1,相信在劇本編排、剪輯畫面、演員演技上可以讓人放心。尤其當陳謹版本的暮年葉文潔振臂一揮:“消滅人類暴政,世界屬於三體”,簡直讓人高呼“葉文潔本潔”來了!

但隱隱的擔心也有。年輕的葉文潔四十五度仰望天空,似乎有點不對味兒。而且不知是不是剪輯的問題,預告片有點像刑偵劇。至於特效方面目前只看到了“古箏行動”的名場面,最終呈現效果還要打個問號。

《三體》動畫來了,但“三體宇宙”還得再等等 - 天天要聞

曾經許多人寄希望於國際團隊,認為只有有經驗的國際團隊才可能在特效的製作上達到預期。然而,劉慈欣自己就曾表達過,《三體》的故事主題不是那麼黑白分明,並不符合好萊塢的基本原則。

他的擔心在Netflix發布的片花中得到了印證,在該片花中,雖然沒有過多的拍攝場景和片段,但展示了演員對劇本的解讀,而某些演員的理解和原著確實還存在一定落差,看不出團隊把握住了原著的內核。

同時,又由於大部分演員都是歐美面孔,有些讓人齣戲。網友們的預期目前並不樂觀,害怕拍成四不像的大有人在。

《三體》毫無疑問,代表了目前中國科幻水平的最高峰,想要提升《三體》的影響力,打造成世界性IP,不僅是三體宇宙的願望,也是全體中國科幻迷的共同願望。愛之深,責之切,網友們對於幾大版本《三體》的期待也對製作方形成巨大壓力。

但真正的大IP的形成總會歷經坎坷和打磨,不斷迭代發展,科幻作品由於其特殊性,一次性就想拍成經典更是極其難以完成的任務。

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就算特效、拍攝的技巧突飛猛進,但主創們對於原著的理解和演繹各有不同,呈現出來的效果也很難講是否會讓所有原著黨滿意。

粉絲們不妨帶着發展的眼光看待每一版本的《三體》,給《三體》以歲月,靜待花開,讓讀者熱愛的《三體》真正能夠通過更加豐富的媒介走向星辰大海。

動漫分類資訊推薦

“搶人大戰”打到“門戶”里:深圳攜超3.5萬個崗位赴滬挖人 AI崗成新晉“頂流” - 天天要聞

“搶人大戰”打到“門戶”里:深圳攜超3.5萬個崗位赴滬挖人 AI崗成新晉“頂流”

每經記者:黃海 每經編輯:楊夏新一輪城市“搶人大戰”開打。4月13日至14日,2025年N城聯動春季招聘活動(上海站)正式啟動。作為活動承辦城市的深圳,攜超3.5萬個崗位赴滬,在位於上海“門戶”虹橋樞紐板塊的國家會展中心設場,向在滬應屆大學生拋出橄欖枝。據官方統計,參與此次大型招聘活動的企業共751家,華為、比亞迪...
什麼?動漫展也可能是“盜版”的? - 天天要聞

什麼?動漫展也可能是“盜版”的?

近年來,動漫文化蓬勃發展,各類動漫展也成為年輕人展示自我、釋放熱情的舞台,可你想過嗎?你參加的線下動漫展可能是“盜版”的!近日,上海市金山區人民法院(以下簡稱金山區人民法院)審結了一起動漫展侵犯遊戲角色形象、遊戲視頻及遊戲名稱知識產權的糾紛
孫悟空攜手阿童木,茶水博士怎麼看? - 天天要聞

孫悟空攜手阿童木,茶水博士怎麼看?

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會今天正式開幕,會期184天,以“構想煥發生機的未來社會”為主題,圍繞“健康生活的多種方式”和“可持續社會經濟系統”兩大核心探索如何實現社會可持續發展,預計接待訪客2820萬人次。作為最大的外國自建館之一,中國館也於今日正式對外開放。自去年2月2日開工以來,中國館僅用一年多時間完成建設,成...
陳敏,已歸國! - 天天要聞

陳敏,已歸國!

來源:政事兒 寧波東方理工大學寧波東方理工大學(暫名)網站最新信息顯示,曾任美國普渡大學數學系教授的陳敏,已回國,擔任寧波東方理工大學(暫名)教授。據介紹,1978年,陳敏進入北京大學數學系學習,1985年北大碩士畢業後,先後在普林斯頓大學航空航天系、印第安納大學數學系攻讀碩士、博士學位。1991年開始,陳敏先...
上海·煥新|未來生活原型街 - 天天要聞

上海·煥新|未來生活原型街

由上海市委宣傳部、上海市委網信辦、上海市委外宣辦與上海日報聯合出品的《上海·煥新》系列視頻已全網推出。第六集《未來生活原型街》講述了廢棄廠房和“老破小”化身聲學實驗室、擼貓咖啡館與跨界工坊,構建出可觸摸的未來社區生活樣本。詳見(視頻時長:4分34秒)位於楊浦的NICE2035未來生活原型街,是城市煥新的創新...
豆瓣九分,治癒十萬人的動畫原著 | 疾風再起,奔跑不息 - 天天要聞

豆瓣九分,治癒十萬人的動畫原著 | 疾風再起,奔跑不息

《強風吹拂》豆瓣圖書TOP250中,《強風吹拂》是一本獨特的書,它憑藉一項簡單的運動、專註的愛好,純粹、清新、一往無前,在當下紛紛擾擾的焦慮社會中,有着非凡的激勵人心的作用。不少人在讀完這本書後,開始嘗試長跑,又或撿起一項早已遺忘的愛好,在日積月累的堅持與投入中,重新發現自己身上蘊藏的力量。“明明這麼痛苦...
國家安全,人人有責:“小安”文化集市在徐匯濱江舉辦 - 天天要聞

國家安全,人人有責:“小安”文化集市在徐匯濱江舉辦

今年4月15日是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主題是“全民國家安全教育 走深走實十周年”。4月12日,國安文化品牌小安工作室在徐匯西岸夢中心舉辦“小安”文化集市。手拿“小安護照”,學習國家安全相關知識……集市現場,新潮有趣的遊戲體驗吸引了眾多市
正式啟動!英才∞+ - 天天要聞

正式啟動!英才∞+

剛剛!“百萬英才匯南粵”2025年N城聯動春季招聘活動(上海站)正式啟動!此次廣東省以深圳為主力,攜華為、騰訊、比亞迪等751家單位來滬,組成“頂配引才團”,崗位總數3.5萬個,其中年薪50萬—100萬的崗位超4000個,100萬以上的崗位超800個。同時以AI簡歷診斷、AI職業能力測評、騰訊AI職業照拍攝等體驗項目,創新實現數字...
中國MMA名將閆曉楠再戰UFC,遺憾失利! - 天天要聞

中國MMA名將閆曉楠再戰UFC,遺憾失利!

4月13日,中國MMA名將“狂怒”閆曉楠在UFC打響了最新一戰,對手是草量級排名第三位的楊迪羅巴。閆曉楠是我們很熟悉的拳手,她在UFC奮戰多年,如今排名草量級第一位。這場比賽,也被不少武粉視為冠軍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