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彈專家2》中的三個“bug”,你以為的不合理都有跡可循

在觀眾印象里,多數系列片都很難超越前作,《拆彈專家》的第一部雖然是大咖雲集,但評分並不太高,豆瓣6.3分,槽點主要體現在情節邏輯上。

劇本有bug,再大的咖也救不了,所以很多人並不看好《拆彈專家2》,更不理解邱禮濤為何還要去拍這第二部。

墨君在上線第一天去看了這部電影,所處影廳的上座率超過了60%,超出同檔期其他電影許多,上映5天,票房已經達到了4億多,在同檔期電影里排名第一。這個成績超出了很多人的預料。

《拆彈專家2》開畫評分為8.0,好於91%的動作片,觀眾好評如潮。年末,雙劉終於給觀眾交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雖然很不忍心在這個完成度非常高的電影中找邏輯漏洞,但墨君還是要提一下比較明顯幾個點,也是很容易被觀眾忽略並認為是bug的點。

微波爐里的貓咪,是否太過刻意?

劉德華飾演的拆彈專家潘乘風,在和夥伴董卓文(劉青雲 飾)共同拆除炸彈之後,緊張的音樂聲也變得舒緩了起來,此時董卓文已經走出門外,而潘乘風在即將離開的時候聽到了幾聲貓叫。

他退回來蹲下身子才發現桌子底下有一個微波爐,一隻貓咪正蹲在裡面可憐兮兮的求救。

音樂舒緩,情緒放鬆,一向機警過人的拆彈專家居然在此時丟掉了專業素養,隨手就按下了微波爐的開門鍵。

貓咪快速跑了出去,巨大的爆炸聲也隨後響起,現場一片狼藉。預估是微波爐里的盤子失去貓咪的壓力後觸發了炸彈。

這是一個讓人無法忽略的bug,這裡並不是質疑專家是否聖母心,而是涉及到職業操守——在犯罪現場,任何匪夷所思的細節都應該警惕。

但潘乘風沒有,那麼輕鬆的就去做了。

從舒緩音樂里突然炸起的巨響和煙霧確實讓觀眾們都嚇了一大跳,現場的境況也確實很駭人——潘乘風躺在炸出的坑洞里,半條腿都沒了。

觀看效果是達到了,細節經不起推敲?

墨君覺得在此處吹毛求疵其實沒必要。潘乘風的性格轉變,需要一個契機——變成殘障人士。

斷腿在什麼情況下發生才合適呢?換成任何一種方式,可能都無法避免地要歸咎於他的“失察”和“過於輕視對手”,要麼就是解救人質不成功而廢了自己的腿。

所以“救貓”這個舉動還順便刻畫了潘乘風的悲天憫人的性格,不以事小而不為,不以事大而難為。

這反而在之後的劇情里,和他居然想要用核彈炸掉機場的瘋狂行動形成了一個強烈對比。

潘乘風的極端人格

潘乘風裝上假肢後,非常賣力的鍛煉身體,力求儘快回歸隊伍,然而卻被上級告知要安排他去做文職。

此時他的情緒就很反常了,當場斥責董卓文不幫助自己說話。

觀眾不理解的是這一點,拆彈專家是非常危險的工作,已經失去了一條腿之後還不感到後怕嗎?做文職對他來說是非常好的去處了。

有些危險行業,沒了解過的人或許不能夠明白。

拆彈專家是萬里挑一層層篩選出來的,實戰四年才會出師的那種。每一次拆彈,他們都是孤身前往,以減少損失——因為不成功,很可能就沒命了。

這種使命感和責任感令他們不願退卻,別人都要悉數屏退,自己卻要孤勇上前,人格不可謂不高尚。

學了一身專業拆彈技能,卻因為斷腿而退居二線,這口氣潘乘風很難咽下,恰好身邊又有個老夥伴做對比,他被燒傷還可以繼續留在崗位,自己卻要去做文職,浪費一身本事。

拆彈是用手不是用腿!”這就是潘乘風的執念。

但實際情況是,上級解釋“民眾會對殘障人士拆彈感到沒安全感”,這也是真的,並不是上級故意去針對他,或者說歧視殘障人士。

從選拔拆彈技術人員的嚴苛門檻來看,潘乘風的確沒有機會再回到隊伍里了。他的執念和民眾的訴求形成了衝突,卻認為是上級部門對他用完即棄,才有了功勛表彰會上,他突然拉起橫幅的一幕。

做了這種事情,就等於把自己完全逐出了EOD(Explosive Ordnance Disposal Bureau即爆炸品處理組)的隊伍。

他為何性格變得如此偏激?

片中有多次特寫:在潘乘風養傷訓練期間,他就開始服用一種精神類藥物,用於止痛。他的性格變化是藥物造成的副作用也未可知,否則不會多次特寫

得知被龐玲利用,窮凶極惡的他為何仍然選擇繼續

潘乘風摔成重傷失憶後,完全忘了自己在離開EOD之後做過什麼事情,龐玲乘虛而入,騙他是“復生會”的卧底,要求他繼續潛伏在復生會,阻止他們的恐怖襲擊。

潘乘風選擇了相信龐玲,但隨後就在新聞里發現自己其實是個窮凶極惡的犯罪分子,深感被利用的他,摘掉了手上的監聽器,選擇再次融入“復生會”的團隊。

但,在一次親眼見證前同事被射殺的過程中,他突然淚流滿面,頃刻決定繼續執行龐玲的計劃。

他的良知是否回歸得過於快速?

影片沒有忽略這一點,在閃回片段中,有提到過顱腦受損失憶後,相當於一張白紙,植入相應的記憶可能會改變人的性情甚至三觀。龐玲正是利用這一點,才策划了“利用”潘乘風的卧底行動。

儘管在緩慢恢復記憶的過程中,潘乘風逐漸想起了自己失憶之前是什麼身份,但是龐玲植入的美好記憶,讓他良知尚存,完全去掉了當初的戾氣。

這就是他為何甘願被利用,並且犧牲自己拆彈以求贖罪的緣故。

實景拍攝 演員也夠搏命

《拆彈專家2》裡面所有的炸彈,都是參照真實樣子1:1仿造,而機鐵站疏散等等場景,包括機頭內艙,卻都是實地取景。

利用有限的時間拍出了足夠豐富的場景,謝君豪連聲讚歎導演“好厲害”。

由於片中劉德華的假肢過於真實,很多觀眾很好奇,這是怎麼拍攝出來的,看起來就像是劉德華真的斷肢了一樣。

當片方放出花絮時,我們才明白原來劉德華很多戲份都是跪着拍的。

從照片中可以看出,他的左腿膝蓋跪在假肢上,需要特效去掉的部分則穿上了綠色的長襪。

這樣走路非常辛苦,半身的重量都壓在了膝蓋上,何況還有大量激烈奔跑的戲份,片中顯而易見的看到劉德華在演那場醫院逃跑的戲份中,踉踉蹌蹌,卻不失靈活。

記者問他這樣走路適應嗎?劉德華帶着玩笑的語氣道:拿了錢就必須得適應。

為了適應,劉德華戴了幾個月的假肢去練習。不僅演戲夠敬業,在上映之前,他都跑前跑後的幫忙電影宣傳,誰請他演戲都會覺得好划算。

如今想拍好一部兼具票房和口碑的電影實屬不易,觀眾的口味已經被拉到“只要不是太爛都能看”的地步。

而《拆彈專家2》能夠在大場面和細節方面做到完美平衡,邏輯縝密併兼具了深刻的人性思考,令觀眾驚喜連連,堪稱年尾殺出的一匹黑馬。

劉德華一直致力於扶持香港電影,若都能做到如此,又何愁港片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