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砍頭息”再現!央視3·15晚會曝光“電子簽”高利貸,電子簽放款人竟不是活人

在眼下一些平台熱推的短視頻評論區里,密密麻麻的留言映入眼帘,粗略一數,竟有幾千條之多,而仔細翻看就會發現,這些留言中都在反覆出現一個高頻詞——“電子簽”

不僅是短視頻平台,在其他網絡社交媒體上,大量相似的借款成功案例、求借款留言一股腦兒地湧現出來。用電子簽在陌生人之間借錢的方式,真的靠譜嗎?

借款人 洪先生:借5000元,到手3500元,7天內還款,電子簽走的是借貸寶。

借款人 王女士:走的人人信,借了30000元,到賬14000元,約定還30000元,扣除了16000元,說是利息。

2025年年初,洪先生和王女士急需資金周轉,在網絡上找到願意放款的人。儘管對方給出的利率高得離譜,但二人救急心切,還是咬牙接受了。隨後,按照放款人要求,洪先生在借貸寶平台、王女士在人人信平台,分別簽署了具有法律效力的欠條和借條。

借貸寶和人人信都是電子簽約平台,打開應用頁面,“欠條借條”功能入口十分醒目。頁面上還列着“法院認可”“律師函服務”“委託訴訟”等服務。

記者體驗打借條、欠條功能時發現,平台可選的最高利率不超過13%,處於民間借貸合法區間。乍一看,在上面貸款正規又受法律保護。可為何會有人掉進高利貸的陷阱呢?

借款人 洪先生:都是私下微信、支付寶轉賬放款,電子簽平台沒有審核實際放款金額。

借款人 王女士:他們都不是在平台上面做交易,只是在上面簽一個金額,平台沒有核實過真實的借款記錄。

在借貸寶平台簽了正規的電子簽協議,打了電子簽的欠條,但實際交易的時候,真正的交易卻不在平台上進行,借錢雙方都在各自的微信上完成了借錢的步驟,這個變化,讓洪先生感到了意外。

洪先生稱,自己向放款人借款5000元,實際只收到3500元轉賬,可平台欠條上的借款金額卻登記為5000元,短短7天,就要額外還1500元利息,洪先生這才意識到,自己遭遇了赤裸裸的高利貸和砍頭息!

洪先生的遭遇並不是單獨現象,在調查中,多位在借貸寶上籤條借款的消費者告訴記者,在借貸寶這個平台上,既不要求借錢雙方上傳交易憑證,而且放款、收款還隨意由放款人和借款人自由選擇通過支付平台完成,平台根本不監管,也不詢問。但只要借貸行為發生,借貸寶平台每單都向借款人收取“出證費”,但借款人如果還不上錢,借貸寶平台又有什麼辦法呢?

借貸寶平台給出的辦法,就是辦理展期,就是把還款時間往後推,洪先生由於無法按期還錢,被放款人要求在借貸寶平台上支付展期費用,延長7天時間還款,且標明不收利息,這樣的安排表面上看對借錢的洪先生很友好,但如果要達成借款的展期,放款人私底下讓洪先生每天另外轉300元利息,否則不同意延期還款。

無奈之下,洪先生只能辦理了借款展期。由於洪先生在辦理展期時,形成了新的債務關係,借貸寶平台再次收取了洪先生出證費。多次展期後,洪先生髮現自己已經還了7000多元,早就超出了3500元的本金,於是要求放款人銷賬。

借款人 洪先生:如果要銷賬,放款人說要麼給2萬元,把條子銷掉,要麼就繼續這樣逾期。

洪先生一氣之下既不展期,也不繼續還錢,任由這張欠條逾期。可令他沒想到的是,借貸寶平台除了收取出證費和展期費,還會在欠條逾期時收取逾期費。

簡單來說,就是只要放款人沒拿到他想要的全部利息,就不同意把借貸寶平台上的欠條撤銷掉。欠條就會一直留在那兒,就意味着這筆賬一直逾期,借貸寶平台就能夠不停地收逾期費,洪先生的債就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多。

用電子簽借錢,最終借出了一個高利貸,這樣的商業模式背後,究竟藏着怎樣的設計呢?

為了更真實地了解借貸寶平台的意圖,記者以放款人的身份,前往位於成都錦江區的借貸寶總部諮詢。三位業務負責人直言,借貸寶的核心就是借條、欠條功能,公司已經做到了行業頭部。如果記者有錢,可以放心在他們平台上把錢借出去。

借寶科技有限公司 業務負責人:我們有上億的客戶,盈利就是打條收入,一單也就10多元,最多幾十元,就能養活我們公司。

對於放款人使用借貸寶打欠條,故意用砍頭息、展期利息等手段侵害借款人權益的情況,借貸寶平台是否真的知情呢?對此,借貸寶欠條業務負責人沒有正面回應,而是向記者着重強調了他們公司業務上,打借條和打欠條的區別。

借寶科技有限公司 業務負責人:欠條就是線上打了條,你們在線下自己去進行轉賬,走微信的話用欠條就可以。打借條的功能是,轉賬直接走借貸寶。沒有必要走打借條,就走打欠條就好了。

記者:打借條其實就更嚴格了,是吧?因為還要審核。

借寶科技有限公司 業務負責人:對,打借條就沒辦法做利息的事。金額就是3000元、5000元這種。線上利率你可能直接掛零,但你線下肯定會收利息,做這個業務的人,基本上也都在用電子欠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條:禁止高利放貸,借款的利率不得違反國家有關規定。

但從借貸寶業務負責人的表述中能明顯聽出,借貸寶對平台上“打欠條”功能被高利貸利用、借款人利益受損的情況是知情的,但交流中,公司人員不斷勸記者有錢放貸,最好不用受監管的借條功能,最好使用打欠條的功能出借自己的資金。

在和借貸寶工作人員的交流中記者發現,一開始,借貸寶平台就只勸出借方使用打欠條功能,私下不受監管地賺取利息錢,平台自身只掙取借款方的出證費,展期費,以及逾期罰款,全過程里,沒有談及任何保護借款人權益的措施。

借寶科技有限公司 業務負責人:我們掙的是借款方的錢,我們不掙出借方的錢。

多名在借貸寶平台上借錢的消費者告訴記者,電子欠條是具備法律效力的,在平台簽署的雙方都經過實名認證。所以,當借錢的人發現自己遭遇了高利貸放貸之後,第一反應就是用法律維權。但這一點,放款人也早有準備,借款人即使找到了電子簽平台,也毫無辦法,這又是為什麼呢?

借款人 洪先生:我沒有放款人身份信息,我個人是有一天半的時間,被短信轟炸,當時轟炸了2000多條。

借款人 王女士:給我的父母打過電話,說我是個騙子,說我是詐騙犯,有想過走法律這個途徑,但是完全不知道對方的信息。

多位在借貸寶、人人信這些電子簽平台上籤條借款的人告訴記者,即便遭遇了放款人的高利貸和暴力催收,由於不清楚其真實身份信息,根本沒辦法起訴。明明借錢雙方都在同一個平台上登記註冊認證,平台也留存了詳細記錄,借款人卻為何找不到放款人的真實身份信息呢?

帶着這個疑問,記者繼續以放款人的身份,前往另一家電子簽平台人人信(天津)科技有限公司尋找答案。

人人信對平台上線上線下分開操作利率的違規玩法同樣採取了放任不管的態度。當記者詢問如何規避高利貸的監管風險時,李經理介紹了電子簽借錢行業,規避法律監管的“秘笈” 。

人人信科技有限公司 李經理:你要做賬號,不能拿自己名去做。為啥讓你做賬號呢,是因為有一種人他會追息。

記者:他去法院打官司,把他多給的部分要回去,是吧?

人人信科技有限公司 李經理:是的,現在就這樣支持的,一點轍沒有。

記者:你們處理過這種追息的嗎?

人人信科技有限公司 李經理:他連平台都告。

記者:平台在中間起啥作用了?不就簽個條嗎?

人人信科技有限公司 李經理: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只知道平台,他找不着放款人。

人人信的這位產品經理告訴記者,目前他們平台上的放款方,很多都是通過做假賬號來規避法律風險的,目的就是讓受害人找不到起訴對象。但人人信這類電子簽平台要求放款人實名認證,“做號”究竟該怎樣做,才能通過人人信、借貸寶這類電子簽平台的審核呢?

人人信科技有限公司 李經理:你要找一個人,找一個老頭、老太太,找一個村裡的人,或者找一個殘疾人,老人可能還有殘疾,法院肯定帶不走。

人人信科技有限公司 李經理:我們平台目前為止必須人臉認證是吧?

記者:對。

人人信科技有限公司 李經理:但是人臉識別是一種高科技,不需要人在,也不需要人活着。

人人信經理暗示記者,去世人的信息,也能用來做賬號。

人人信科技有限公司 李經理:每個賬號都需要花錢的,去網上去,這個數(2),對方出全套。

記者:後面幾個0?

經理:三個0,做號做好了,成功已經完成了一半多,後邊的事都好辦了。

人人信李經理告訴記者,有了這些辦法,電子簽平台的“實名認證”就成了擺設,即使是被人告,平台給出去的放款人資料,也是無法查證的。這樣設計的商業模式,放款人通過電子簽放高利貸掙錢,平台不斷通過電子簽欠條收借錢人的手續費,出了問題,誰也不用擔責任。

來源: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