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屆奧斯卡絕了,含“中”量超高,主持人說中文,集體緬懷鄭佩佩

文|雲起

編輯|南燭春之晚


說起華語電影和奧斯卡的緣分,從1950年就開始了。

多數時間,都是因為影片被提名。

而今年的奧斯卡,卻以一種特別的方式,與中國觀眾產生了奇妙的聯結。

網友直呼,這屆奧斯卡真是絕了!

01 主持人說中文

今年的奧斯卡頒獎典禮,在洛杉磯的杜比劇院舉辦。

現場大咖雲集,還有楊紫瓊賈樟柯陳冲這三位大家熟悉的華人面孔。

主持人柯南·奧布萊恩作為脫口秀主持人,向來以風趣幽默且善於臨場發揮著稱。

誰都未曾料到,在串場環節,他竟毫無徵兆地說起了中文。

他一本正經地說:

“我欠了一屁股債,請讓我出演你們更多的電影吧!拜託了!”

這話一出口,現場瞬間炸開了鍋。

原本正襟危坐的嘉賓們先是一愣,隨即爆發出一陣哄堂大笑。

也不知道坐在台下的賈樟柯,有沒有聽懂他這蹩腳的中文。

但柯南·奧布萊恩要想演賈樟柯的電影,是真沒戲吧!

畢竟賈樟柯喜歡拍的“縣城文學”,要是有個外國人,多突兀啊。

在中文社交媒體上,他這句中文,更是掀起了熱議。

有網友稱:要不是有英文字幕,他說得還真是一個字都聽不懂!

有人調侃他為了接中國廣告真是拼了老命了,這是在中國網友面前刷好感度?

更有細心網友發現加州山火後,柯南的房子被燒毀,如今可能是真缺錢。

事實上,在奧斯卡的歷史舞台上,中文元素並非首次出現。

當年李安獲獎時曾用中文感謝團隊;

成龍領取終身成就獎時也以中文致辭。

但像柯南這樣將中文融入喜劇段子的設計還是第一次。

這一設計的成功,折射出好萊塢對中國市場的複雜心態。

一方面,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

另一方面,近年中美合拍片的降溫讓歐美電影市場也有點急了。

然而,這場看似無厘頭的插曲,只是當晚奧斯卡含“中”量爆表的序章。

真正的高潮,出現在“追憶逝者”環節。

02 追憶逝者—鄭佩佩

奧斯卡過往的“追憶逝者”環節,還從來沒有出現過中國面孔。

但是今年,華語影壇傳奇女星鄭佩佩出現在了大銀幕上。

當她的身影出現的時候,台下掌聲雷動。

鏡頭掃過楊紫瓊等華裔影人時,她們的眼角泛着淚光。

鄭佩佩去年七月份在美國逝世,享年78歲。

她的離去,是華語影壇的一大損失。

而在今年的奧斯卡舞台上,她再次成為了焦點。

組委會播放鄭佩佩生前電影中的經典片段,帶領觀眾一同回顧了她輝煌的演藝生涯。

1966年,19歲的鄭佩佩在《大醉俠》中飾演金燕子

她手持摺扇、劍眉星目的形象,成為東方暴力美學的視覺符號。

連當時跑龍套的成龍、洪金寶都稱她為武俠教科書。

34年後,她在李安《卧虎藏龍》中飾演的“碧眼狐狸”。

她那凌厲的眼神、矯健的身手,讓人印象深刻。

這部電影在上映後便轟動全球,斬獲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成為首部獲此殊榮的華語電影。

鄭佩佩也憑藉“碧眼狐狸”一角,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女配角提名。

同時,這個角色還拿下了2001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獎。

《卧虎藏龍》將武俠美學與東方哲學完美融合,在國際影壇上掀起了一股“中國風”。

2020年,鄭佩佩還參演了迪士尼真人版電影《花木蘭》,在其中扮演媒婆一角。

儘管戲份不多,但她憑藉精湛的演技,為影片增添了不少亮點。

這部電影入圍了第 93屆奧斯卡最佳服裝設計與最佳視覺效果獎。

鄭佩佩的參演,也讓影片多了一份來自華語影壇的文化底蘊。

她的身影,在每一代人心中都留有痕迹。

在60後的記憶里,她是邵氏片場的“武俠影后”;

在80、90的青春里,她是《唐伯虎點秋香》里潑辣精明的華夫人

在00後的印象里,她是《花木蘭》里的媒婆,是《仙劍1》里的姥姥……

這種持續的文化輸出力,恰與奧斯卡追憶環節的宗旨深度契合。

儘管鄭佩佩有如此成就,但這真的能成為她被奧斯卡致敬的理由嗎?

03 中國含金量還在上升

作為早年赴美髮展的華裔演員,鄭佩佩親歷了好萊塢對東方元素從獵奇到尊重的轉變。

奧斯卡選擇在追憶環節致敬鄭佩佩,也不僅僅是鄭佩佩的優秀履歷。

迪士尼電影《花木蘭》,因鄭佩佩、劉亦菲等華人面孔的加盟,在中國市場有3.6億票房。

奧斯卡是想通過鄭佩佩,向14億潛在觀眾遞出了一份請柬。

中國電影市場早已成為好萊塢的必爭之地。

就像網友調侃的那樣:

“中國電影未獲獎,但每一部奧斯卡影片背後都有中國人民幣。”

如今,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

今年春節檔,一部《哪吒》便拿下140多億的票房,成為全球票房前十。

現在的歐美電影市場,很難再出現像這樣的現象級的影片。

這次奧斯卡舞台上說中文,致敬華語電影演員,絕非偶然。

背後隱藏的,是多重力量的交織與博弈。

阿里影業聯合出品《綠皮書》斬獲奧斯卡最佳影片,證明中國資本早已嵌入好萊塢產業鏈

萬達從收購AMC院線再到賣掉,證明了中美電影交流的盛況已經不再。

這種“以資本換話語權”的模式,讓奧斯卡不得不正視中國市場的審美取向。

奧斯卡為了重新贏得中國觀眾的青睞,必然會作出更多實質性改變。

未來,奧斯卡和中國電影之間的關係肯定更有意思。

說不定下一屆奧斯卡,會出現更多中國元素,從主持人的串場到獎項設置,都可能有新花樣。

結語

電影從來不只是藝術,它是一場關於話語權的溫柔戰爭。

當柯南用中文喊出“求合作”時,好萊塢的焦慮與野心,早已藏在那蹩腳的“一屁股債”里。

資料來源:

新京報|《綠皮書》拿下“小金人” 中國電影的奧斯卡資本局

海峽導報|奧斯卡悼念演員鄭佩佩,曾憑藉《卧虎藏龍》“碧眼狐狸”一角提名奧斯卡最佳女配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