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紅色胎記!是我兒子!”陝西一對夫婦尋子37年後終團圓

陝西​60多歲的賈正朝夫婦用了半生都在尋找丟失的兒子。

​2月24日,在警方的幫助下,他們丟失37年的兒子終於找到。賈正朝告訴上游新聞記者,“這輩子心裡這個石頭就算落地了。”

賈正朝今年68歲,老伴66歲。這對陝西夫婦的身影經常出現在各大媒體之上。無論是電視、報紙、網站還是一些自媒體,這對夫婦總是舉着印有兒子賈博的尋人啟事,一遍遍向人哭訴着自己的遭遇。

賈博母親多次出現在各個媒體上。圖片來源/網絡截圖

賈博生於1984年1月,丟失時只有4歲。

1988年5月23日,這一天改變了賈正朝夫婦的一生。

賈正朝說,1988年5月23日中午11時許,他去山陽縣西關村幼兒園接兒子賈博放學。走到半路,賈博已放學,自行走到了離家不遠的家屬院附近緩坡下。賈正朝覺得,離家已經不遠,便從兜里掏出鑰匙遞給賈博,讓兒子先回家,自己去忙工作。至此,這對夫婦再也沒見到自己的兒子。

兒子失蹤,夫婦想瘋了一樣開始尋找,從村裡到縣裡,再到汽車站、火車站,從陝西再到周邊各個省市,尋找的範圍越來越大,然而,他們兒子始終沒有音訊。

賈正朝說,孩子丟了,是自己的責任,他一直活在愧疚中。

尋找兒子成為這對夫婦的唯一執念。從沿街獨自尋找,到向媒體一遍遍訴說,再到加入寶貝回家跟隨尋親隊伍一起尋找,這對夫婦已經記不清買過多少車票,住過多少旅店、去過多少城市。他們睡過天橋,遇過白眼,有人認為他們瘋了,他們一直在一遍遍向人訴說著自己的遭遇……

賈正朝的妻子告訴上游新聞記者,她曾擔心自己萬一死了,可能就見不到自己兒子了。但轉頭,她又說,只有這樣一直找,或許奇蹟就能出現。

在很多成功尋親現場,賈正朝夫婦都曾出現過。他們高舉着手中的尋人啟事,訴說著他們的賈博,講述着“在一隻手手腕內則,有玉米粒大小一塊淡紅色胎記”。

賈博的胎記。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每次成功尋親現場,賈正朝的妻子說著說著就哭了,哭完繼續說。她說,多一次曝光,她就多一次希望。去的成功尋親現場多了,自己也能沾點喜氣,或許下一個成功案例就是自己。

找孩子久了,賈正朝夫婦對兒子期盼也越來越低:從想讓孩子回家,到想看孩子一眼,再到就想知道孩子好着沒……但唯一沒有放棄的只有尋找。“不找,我怕我沒活下去的勇氣。” 賈正朝妻子說。

漸漸的,賈正朝夫婦在陝西尋親父母中有了名氣。

賈正朝說,今年2月16日前後,當地警方聯繫他們去采血。22日下午3時許,他們得到消息,說孩子找到了。在山東省濟寧市已經成家。

得知這一消息,賈正朝夫婦還是有點不太相信,“我們經歷的實在太多了……”

直到警方傳來兒子手臂上那枚“淡紅色胎記”,賈正朝妻子大喊着說,“是我兒子,是我兒子。”

2月24日,對於賈正朝夫婦來說,是多少次夢裡才會有的日子。這天,妻子專門買了一件紅衣服,他們一家也準備了各項認親事宜:訂飯店、請腰鼓隊、訂做歡迎條幅……“夢裡的事情可算變成真的了。” 賈正朝妻子反而有點錯愕,她說,“想見我兒子,但現在我都不知道跟我兒子想說啥話。”“都不知道跟兒子說啥,37年了,你說我能不開心嗎?”

為了保護兒子隱私,賈正朝夫婦謝絕了媒體採訪。他們感謝警方的幫助,也感謝一路上那些幫助過他們的人。他們夫婦說,只要堅持,每個家庭都能團圓,因為社會還是好人多。

​​​​​​​​​上游新聞記者 賈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