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春節檔電影前瞻:神仙打架的“超大年”

2025春節檔電影堪稱勢均力敵。六部電影從數量上看,比往年略少,但從聲勢上看,則是史無前例,神仙打架——這是難分第一梯隊的一次春節檔,也是春節檔當之無愧的“超大年”。

2025春節檔六部電影的海報。資料圖

這是類型最為豐富的春節檔,涵蓋戰爭、動作、喜劇、懸疑、武俠、動畫、古裝、奇幻等類型;也是ip基礎最為雄厚的春節檔,其中五部電影都有口碑、票房雙豐收的前作奠基,唯一沒有前作的《射鵰英雄傳:俠之大者》也是大ip;這是主創票房號召力超強的春節檔,各片導演此前獨立執導的單片票房成績,餃子50億元+、陳思誠45億元+、徐克40億元+、林超賢35億元+、烏爾善25億元+,主演肖戰、於適等也以新生代頂流的姿態殺進春節檔;也是製作規模上聲勢空前的春節檔,《射鵰英雄傳》《封神2》《唐探1900》《蛟龍行動》部部都是重磅大製作,連動畫類型的《哪吒2》《熊出沒11》也有超大場面壓陣。

2024年8天春節長假,電影總票房突破80億元再創新高,2025年同樣是8天長假,合家歡電影仍然是攫取觀眾視線的利器。如今,預售成績、排片時間、排片份額、特效廳爭奪戰都會一一打響,誰能在與觀眾雙向奔赴的道路上搶佔先機?誰的口碑可以穩如泰山?誰能觸動觀眾情緒快速出圈?大年初一單日票房有無可能突破17億元?會不會有逆襲大戲在蛇年春節檔上演?春節檔總票房能否再破紀錄?

春節檔即將拉開帷幕,預祝所有走進影院的觀眾,都能乘興而來,滿意而歸。

《哪吒之魔童鬧海》

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劇照。資料圖

優勢動畫王者 重磅歸來

在春節檔五部定檔的續作中,《哪吒之魔童鬧海》的前作《哪吒之魔童降世》以突破50億元票房傲視群雄,這便是六年後第二部重磅歸來最大的底氣。

“小哪吒”有着出奇好的觀眾緣,這是《哪吒之魔童降世》引爆2019年暑期大銀幕後積攢下的潛在受眾群,它的意義還在於首次將動畫電影的影響力拉升到可與真人電影相媲美的程度。在此基礎上千呼萬喚始出來的《哪吒之魔童鬧海》擁有春節檔最大的基本盤,因為這是一部全年齡段觀眾都可欣然接受的動畫喜劇電影,是三代人可同入影院、名副其實的合家歡。前作不僅留下觀眾基本盤,也留下了罕見的口碑效應。從《哪吒2》的預告片來看,影片完全沿襲了第一部的設定,黑眼圈小哪吒還是那個破壞力第一的機靈鬼,只是他本次的勁敵有四大龍王,而他與敖丙的命運之戰想必也不可倖免。哪吒與敖丙從第一部建立難得的友情到這一次進行命運對決,自然是觀眾喜聞樂見的一大看點。此外,隨着四海龍王對陳塘關的威脅增強,也讓《哪吒2》中視效升級的大場面蔚為壯觀。導演餃子慢工出細活的態度也讓影片的質量備受觀眾期待,若影片能延續第一部不破不立的設定,在哪吒的親情線刻畫上更進一步,則口碑應該能在春節檔電影中脫穎而出。畢竟,《哪吒》是最不依賴“唯粉”助陣的合家歡類型,而且很有可能成為家庭觀影的首選。

劣勢喪燃扭轉 迎難而上

《哪吒之魔童鬧海》有一個大勢上被動的不利因素,時過境遷,那個曾用“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燃”征服觀眾的哪吒,那個不服輸的小哪吒還能用不信命喚起觀眾的共鳴嗎?是否“我命由天不由我”的“喪”更契合此時觀眾的心境?這一切需要春節檔來檢驗。另外,“哪吒”在題材上與《封神第二部:戰火西岐》迎頭相撞,在類型上與“熊出沒”狹路相逢,能否殺出重圍,還要看自身硬實力。

《唐探1900》

電影《唐探1900》劇照。資料圖

優勢90億系列 全新啟程

陳思誠是高度具備商業思維的中國電影導演之一,三部《唐探》能斬獲近90億元票房,《唐探3》映前預售創紀錄破10億元,都是讓陳思誠引以為傲的市場實績。

2025年,他將一改《唐探》系列變換空間的玩法,在時間線上大做文章,將《唐探1900》安置在百餘年前的舊金山,以期用中國人今時不同往日的地位對比來調動觀眾的觀影情緒。事實上,回望歷史,在《唐探3》中已有端倪,日本開拓團的往事是那一場探案最大的底牌。而在《解密》中,陳思誠同樣對半個世紀前的歷史展開光影凝望。當《唐探3》票房一路凱歌高奏後,他已經證實自己作為導演在商業上的成功,接下來要證實,他也可以走情懷路線。而《唐探1900》中發生在舊金山的謎案,勢必要與文化衝突、種族歧視等緊密聯繫在一起。這一次帶給陳思誠的挑戰是,如何在沉重的命題下,將喜劇、推理和歷史完美嫁接,讓《唐探1900》為該系列觀眾帶去耳目一新之感。

在演員選擇上,除了固定搭檔王寶強、劉昊然,周潤發的加盟是一個亮點,白客、岳雲鵬、魏翔、尹正、李誠儒、王皓等喜劇電影人的到來也有效拉升了春節的觀影氛圍。陳思誠的商業頭腦再次呈現出敏銳的一面,要讓“唐探”的資深粉有熟悉的新鮮感,要讓剛入坑的新粉有不虛此行的驚喜感。

劣勢口碑下滑 擁躉危機

自《唐探3》在2021年春節斬獲45億元票房後,陳思誠作為導演接連交出了兩份讓人擔憂的成績單——《外太空的莫扎特》和《解密》。當然,這兩部是他跳出舒適區的類型探索,但也從一定程度上證實,他的表達與觀眾的需求存在錯位。儘管《唐探3》刷新了該系列最高票房,不過口碑下滑隱憂凸顯,也有一部分擁躉對陳思誠一味做加法的導演思路審美疲勞。《唐探1900》需要打破偏見,做好下沉市場,留住擁躉,力爭成為春節檔購票者的首選。

《封神第二部:戰火西岐》

電影《封神第二部:戰火西岐》劇照。資料圖

優勢築夢神話  視效升級

與《唐探1900》《熊出沒》《蛟龍行動》這三部前作鏖戰過春節檔的競爭對手相比,《封神第二部:戰火西岐》是春節檔的新兵。不過,《封神2》有自身的優勢,2023年暑期檔“封神”在開局icu的情況下,愣是靠口碑效應,被封神脛骨(該片精神股東的諧音自稱)們玩梗出圈宣傳,實現票房逆襲。脛骨們盼星星盼月亮等來了《封神2》上映,一年半前那股精神股東的勁頭如果還在,《封神2》就擁有堅實的基本盤。因為這些脛骨不是跟風的受眾,而是春節檔電影中最稀缺的忠實擁躉。

烏爾善十年磨一劍,以當代視角、世界胸懷重塑神話的誠意經由《封神第一部》已被觀眾感知,金雞獎最佳故事片殊榮亦收入囊中。《封神》大膽創新改編為古典神話注入新鮮血液,再用瑰麗視效穿越三千年的想象,令觀眾大開眼界。論硬件,《封神2》在四部真人電影中可圈可點。第一部上映時觀眾期待的神仙打架,在《封神2》中,隨着殷商陣營和西岐陣營的對決拉開帷幕,應該能用更為恢弘的視效滿足觀眾的好奇心。從《封神》整體的製作規模來看,烏爾善比照國際一線大片製作範式打造,對於中國電影工業化進程有助推意義。

彼時封神質子團乃一眾新人,如今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西岐少主”於適話題度高,雖然有兩部春節檔電影同日打擂,但作為“封神”嫡子,粉絲的傾向顯然是《封神2》高於《蛟龍行動》。

劣勢票房起伏 時不我待   

烏爾善在2023年暑期檔因《封神第一部》揚名,在2024年暑期檔因《異人之下》折戟,可見,導演作品的完成度與觀眾口味的契合度並非同頻共振。回歸《封神2》,應該算是烏爾善的舒適區,但昔日《封神》在暑期是依託長線作戰殺出重圍,才逆襲封神,春節檔留給《封神2》的時間並不多。此外,由於前作的成功被抬升期待值的觀眾,顯然對《封神2》的故事更為挑剔,升級後的視效能否承受住觀眾熱情的期待?第一部出盡風頭的質子團已是過去時,那時的雄性荷爾蒙並不能左右春節檔觀眾手中的電影票。

《射鵰英雄傳:俠之大者》

電影《射鵰英雄傳:俠之大者》劇照。資料圖

【優勢】三張王炸 洶湧來襲

《射鵰英雄傳:俠之大者》有三張王牌,原著金庸、導演徐克、主演肖戰。對於一部影片來說,無論打出哪一張,都有極大的關注度,而三合一的功效在春節檔自然不可小覷。

《射鵰》是2025年春節檔唯一一部非續作電影,雖沒有前作的票房基礎,但在激烈的差異化競爭中,或能給觀眾帶去十足的新鮮感。金庸的武俠小說影響了幾代讀者。《射鵰》在多版影視作品加持下,更是擁有極其可觀的觀眾基礎。金庸筆下的家國大義為讀者所青睞,徐克精選原著第34章至第40章改編,濃墨重彩展現襄陽保衛戰,這也是徐克擅長駕馭的戰爭大場面,只不過從《長津湖之水門橋》走出,變成了江湖豪傑為了家國各施絕招、共御蒙古大軍的恢弘壯觀。新世紀以來,不論是《七劍》還是《龍門飛甲》,徐克的武俠不曾讓人失望。

肖戰所到之處,盡皆熱搜。這讓《射鵰》在六部春節檔影片中擁有宣傳捷徑。據悉,截至映前半個月,《射鵰》微博熱搜數突破100個,領先第二名《封神2》70個。《射鵰》是肖戰自《誅仙》六年後回歸大銀幕之作,粉絲早已翹首以盼,他們的熱情對預售成績有明顯優勢,而預售成績會影響春節期間的排片,只要口碑穩住,《射鵰》的票房前景不俗。

【劣勢】唯粉狂歡 成敗一系

鑒於肖戰火爆的人氣為影片帶來的話題及輿情,不排除《射鵰》陷入“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可能性。一方面,高話題度帶來極大的曝光,對預售和排片有硬性助力;另一方面,肖戰遙遙領先的熱度,壓倒性蓋過原著金庸和導演徐克,使得《射鵰》這一本身具有出圈實力的影片,無法有效撬動潛在觀影需求,最終成為唯粉的狂歡地。顯然,春節檔影片破圈的重點在於爭取龐大的路人粉,而《射鵰》過於鮮明的肖戰烙印,真的是一把見仁見智的雙刃劍。

《蛟龍行動》

電影《蛟龍行動》劇照。資料圖

優勢史無前例 深海對決

作為《紅海行動》的姊妹篇,《蛟龍行動》敢於最後一個官宣定檔春節,從中能看出出品方博納影業和導演林超賢的自信。

這份自信源於《紅海行動》口碑、票房、獎項三豐收。七年後,重磅出爐的續作《蛟龍行動》作為新主流電影的硬核代表,首拍核潛艇戰爭,在當下更具現實意義。自《戰狼2》把新主流電影推向票房高地,《紅海行動》、《長津湖》系列、《流浪地球》系列等探索新主流電影全新表達的影片也都票房飄紅。其中,博納影業更是主導《紅海行動》《長津湖2》《無名》三部風格迥異的新主流電影在春節檔斬獲不俗票房。若論誰能在春節檔死扛不退打硬仗,博納影業當佔一席。

北上的香港導演,林超賢跟徐克、劉偉強都挺進了“30億元單片票房俱樂部”,證實他在類型片創作上精耕細作,特別是與新主流電影的嫁接上,完成度及觀眾滿意度兼得。而《蛟龍行動》則是他第一次拍核潛艇的深海戰爭,好在有《緊急救援》拍水下戲的經驗,這次應能較為順手。蛟龍小分隊老成員張涵予、杜江、蔣璐霞、王彥霖等回歸,新隊員黃軒、於適、王俊凱、韓東君等上線,且看這次配合能否超越《紅海行動》,助力票房更上一層樓。

劣勢票房頹勢 鋒芒難續

《紅海行動》的36億元是林超賢個人執導電影的票房天花板,此後的兩部電影《緊急救援》4.85億元、《爆裂點》1億元,林超賢能否在2025年春節檔上演“紅海”式逆襲大戲,尚是未知數。《紅海行動》的票房大捷是靠硬核撐起來的,從《蛟龍行動》的預告片來看,似乎這種場面不夠足。因其定檔最晚,貓眼和淘票票的“想看”人數也不算樂觀。此外,這部電影是明顯的男性向電影,對於春節檔這種合家歡屬性強的檔期,以及當下女性受眾佔主導地位的購票需求來看,《蛟龍行動》都處在較為不利的因素下。

《熊出沒•重啟未來》

電影《熊出沒·重啟未來》劇照。資料圖

優勢穩定輸出 科幻終章

被譽為春節檔“釘子戶”的“熊出沒”系列,已然完成跟觀眾的“十年之約”,跨入新一輪春節檔征程。它的最大優勢在於,在競爭激烈的春節檔,可以放飛自我佛系宣傳,每年春節檔的對手都在挖空心思爭奪潛在受眾,而“熊出沒”的受眾就擺在那裡,不離不棄。

近兩年,“熊出沒”在春節檔的票房表現芝麻開花節節高。從2023年闖入春節檔票房三甲行列,到2024年票房接近20億元,充分說明觀眾對於這一ip的青睞隨着春節檔年年見不降反升,而且據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它在三四線城市的下沉也相當突出。當然,這與創作者的與時俱進密不可分。2025年的《熊出沒•重啟未來》是該系列科幻五部曲之終章,主創在末日美學、環保責任上狠下功夫,在絢麗與危機並存的基礎上烹調視聽盛宴,力爭打造具有闔家歡樂功效的熊式春節大片。

科幻是當下電影市場的熱門類型,在11部“熊出沒”大電影中,有5部都以此為敲門磚,在孩子心中播撒下科幻的種子,並用可視化的憂患及災難場景讓大家學會注重生態環境、提升環保意識。對於家長而言,這種非小兒科的科幻設置亦具備一定吸引力。

劣勢首遇勁敵 前景不明

“熊出沒”系列的票房一度走高,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春節檔沒有遇到過跟它同類型、同等級的競爭對手。2023年的《深海》曾被視為勁敵,不料技術絢麗的《深海》聚焦抑鬱症,揭開面紗後口碑兩極化完全不是“熊出沒”的對手。不過,2025年情況有所不同,《哪吒之魔童鬧海》從動畫、喜劇兩個主要類型上都跟“熊出沒”正面相撞,而且受眾基本面上,《哪吒》有前作龐大的群體“撐腰”,因此這個春節檔會否出現“熊出沒”系列的票房拐點,值得業內特別關注。

南方周末特約撰稿 張方方

責編 劉悠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