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本山《不差錢》上映就被一星刷屏,觀眾的差評理由出奇一致!

現如今,要說國產電影市場,什麼題材最容易出“黑馬”?

那答案一定是“喜劇片”。

畢竟最近幾年票房大賣的大多都是“喜劇片”,如:《你好,李煥英》《年會不能停!》《飛馳人生2》《抓娃娃》……

而其中由小品改編而來的《你好,李煥英》,更是“黑馬中的黑馬”,該片不僅拿下7.7的豆瓣高分,還狂攬54億票房,直接賺得“盆滿缽滿”。

這一亮眼表現不禁讓人心動,這不眼下趙家班就效仿賈玲,將知名小品ip《不差錢》拍成了電影。

據悉該片立項於21年,且起初導演和領銜演員都是“小瀋陽”,結果三年後,該片的劇照、演員、劇本全變了,主演也從小瀋陽,變成了趙家班新人宋冠澎。

為了捧這個新人,趙本山還找來了楊樹林、程野、文松等知名喜劇演員,為其做配。

然而就算打着趙本山和《不差錢》(豆瓣評分9.4)的旗號,該片依舊“覆水難收”,不僅票房表現低迷,就連口碑也大不如前,豆瓣評論區清一色一星差評。

網友紛紛吐槽:又俗又爛,就算趙家班來齊也無能為力。

確實如此,《不差錢》全片一共71分鐘,時長極短,但劇情卻講的稀碎,東一榔頭,西一棒槌,與其說它是部電影,倒不如說是一部“大型小品”,無邏輯、無看點,簡直白搭“不差錢”這個經典ip。

一、蹭熱度的“大爛片”

單看這部影片的片名《不差錢》,就很容易讓觀眾聯想到趙本山與小瀋陽在09年春晚舞台上合作的經典小品《不差錢》。

然而,這部電影,除了涉及到“打腫臉充胖子”的角色設定外,電影《不差錢》與小品之間幾乎毫無關聯。

此外,《不差錢》作為一部網絡大電影,該片從製作到宣傳,都打着“趙本山”和《不差錢》這塊金字招牌,吸引觀眾。

結果正片卻貨不對板,該片不僅和小品《不差錢》沒多大關係,就連趙本山都幾乎沒有在影片中出現過,甚至說這都不像是一部電影,而是一場加長版的小品。

該片不僅敘事結構鬆散,就連情節推進也缺乏邏輯,該片彷彿就是將一系列小品片段,生硬地拼湊在一起,完全看不懂,這部電影想表達什麼東西?

二、笑點低俗,強捧新人

此外,作為喜劇片,電影的核心就是逗觀眾笑,結果呢?該片不僅沒有笑點,還老是想搞“低俗”,例如開頭男主坐公交車,撲到大媽懷中……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該片還有捧新人宋冠澎的“嫌疑”,趙家班不僅拉來楊樹林、程野、文松為其做配,並用趙本山知名ip《不差錢》為其造勢,結果卻本末倒置,不僅沒有為其博來好感,反倒是被觀眾吐槽演技太差,毀ip。

結語

總的來說,《不差錢》這部片子是一部低俗乏味的大爛片,該片不僅無劇情、無內容、無邏輯,而且還雷聲大,雨點小,打着趙本山和《不差錢》的名頭博噱頭,結果卻恐血本無歸。

對此你怎麼看?歡迎大家到評論區留言。